那个白露不是这个白露 I 人文
“《蒹葭》读了二十年,才发现自己错了”
人文 I 节气 · 阅读时间8分钟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四句诗词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我们的祖先一张口一起笔就留下了几千年来难以超越的东西。其朗朗上口之气让至今孩童也能铭记于心。
可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自从记住了这几句诗的一刻,就认为它是关于秋天的,似乎所有的考试题里也奉它为正确答案,直到偶然一次听到台湾交通大学刘龙勋教授的讲述才发现,古代文学不仅仅是文学,还是一门容历史、地理、考古、气象学等为一体的综合学术。介此不禁感叹:自己过去对这首诗的理解是如此偏颇,以至于误用“概括”思维,丢失了阅读最重要部分——探索未知的乐趣。
这首诗是发生在秋天吗?
读这首诗的人,当读到第二句“白露为霜”就在心中打上了秋天的标记。课堂上老师们也是如此教给大家的。很多权威的著作如《左传注疏》也是如此解释的。但是,古代文学的趣味在于探索和推论,而非想当然地照搬字面意思。对此,刘龙勋先生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探索的路径——
他认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这四句诗发生在暮春时节。为什么说前四句写的是暮春而不是秋季呢?我们继续看——
刘教授先从文学角度入手,《蒹葭》是出自“秦风”。在《诗经》中,有十五国风,主要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民谣,共160篇。
这些“风”其实就是每个地方的民歌。秦风,顾名思义就是从秦地选来的民歌了,这些民歌体现了秦人的风俗,也书写着当时秦地的气候特征。
解读前半句“蒹葭苍苍”:首先,我们要清楚“蒹葭”这种植物是什么。名词解释中提到:蒹葭是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蒹,是没长穗的荻。葭,初生的芦苇。
也就是说,蒹葭是芦苇或者狄还是幼年的时期。芦苇的生长期就是四月发芽,五月展叶子。如此,第一句写到的蒹葭,可见是幼年的芦苇了。
再看“苍苍”二字的意思:
《说文解字》中,解释“苍”字:艸色也。段玉裁注解,引申为凡青黑色之称。
结合半句,我们其实可以知道了它的意思,幼年时期的芦苇也就是蒹葭呈现青黑色。也就可以判定,是四月份时期的蒹葭了。
当然,有一些人会追问,后面几句也提到了“蒹葭”,那其实是诗歌中“反复”的写作手法。还有人问,后面写的“白露为霜”怎么解释,白露是节气,所以不是暮春。
那么我们继续追问“白露为霜”这句话。白露这个词,不仅是节气,还是一种气候现象。白露形成的条件是温度持续下降到冰点,可以冻结,这就是冻露,俗称白露。
如果按照白露这个节气来看,那是在八、九月份,显然那个时候芦苇不是蒹葭,也不是青黑色。所以这里的白露不能理解为节气了。只能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
那么暮春时节,就没有白露形成了吗?
刚才我们提到《蒹葭》出自秦风,既然是秦地的气候,也就是陕西、甘肃一带的气候。我们寻找秦人生活的具体地带,要看考古。
在甘肃礼县考古发现了大堡子山秦公墓。这里是秦族的发源地,秦文化的发源地。在礼县附近还有一条河那是西汉水。我们知道芦苇喜欢生长在河边,结合历史地理,所写的内容也就在这一地带了。
甘肃礼县四月份历史最低气温在零下6度,一般情况下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也就是说这里四月份是可以出现零下气温的,具备白露的形成条件。
以上推论可以得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的是暮春时节!
诗里的“伊人”是谁
这首诗歌中前人对“伊人”的理解五花八门。在当下最盛行的解读便是“爱情”说了。这个解读是从哪里来的呢?
刘教授告诉我们,曾经在《郭沫若诗集》中,有这样一首诗歌《秦风蒹葭》:
我昨晚一夜没有睡觉,清早往河边上去散步。水边的芦草依然青青地,已经凝成霜了,草上的白露。我的爱人呀,啊!你明明是住在河那边!……
郭沫若在用现代诗歌重写《蒹葭》时,将“伊人”写成了爱人。后来很多人便陆续认可了这样的说法。然而,在民国之前,文人对“伊人”是另外的认识——
比如杜甫曾经在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写了一首诗《蒹葭》:“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他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贤人失志的情怀,希望得到明君的垂青。那么“伊人”也有求贤说和明智说的说法。
刘教授对“伊人”又是如何理解的呢……他认为“伊人”是盐神。先从几句表述来看: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样飘忽不定的位置,朦胧而含糊,这个人一会儿在水里,一会儿在水岸。
为什么是盐神呢,因为盐在古代十分的重要。有盐就有财富,就能够养马炼铁。古代有一本书叫做《盐铁论》,盐和铁是当时国家经济的命脉。而西汉水那里,其实出产盐。
史料记载,生活在西汉水一带的先民,很早就发现这里的水含盐,并且开始用井盐生产盐。正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秦人从这里发家。芦苇生长在西汉水旁,那么伊人很有可能便是盐神了。
笔者从读小学开始背诵《诗经·秦风·蒹葭》如今都二十多年了,如果不是因为工作原因要重新去阅读《诗经》,恐怕一生都会认为《蒹葭》是发生在秋天的故事,认为伊人写的是爱人,毕竟本人不是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从来也没有质疑过。
可当听到不一样的观点并能将其自成解释的时候,才发现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不是一个简单的概括就明晰其中奥义的。
作者:宋之渔
编译:Mr.Friday 框舅
图片:Gaopinimages.com.cn
本文转载改编自公号“星期五文艺”
伸出小手
点下“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