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即可免费领书哦👆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全球市场是一个多元但充满变数的舞台,企业出海是一个复杂但极具潜力的过程。疫情之后,国内制造业成功抓住了全球供应链中断带来的机遇,承接了全球供应链停摆缺口带来的需求转移。疫情之后我们就持续关注出海的投资机会,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2023年初对出海的潮玩标的进行了投资布局,随后又增加了出海设备企业的投资。2024年上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家电、机械出海企业的投资比重。这一策略是基于国内经济的复苏未能达到预期,投资机会有限。与此同时,海外市场的需求显示出更强的韧性,出海企业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投资价值,估值性价比突出。当前中国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寻求在更具潜力的海外市场中实现持续增长。邻国日本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经验。20世纪70-80年代,日本GDP增速显著下降,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日本企业对外投资加速,对冲其内需的放缓。出口与出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出口是将商品销售到海外市场,而出海则是将生产能力转移到海外,两者都是寻求更大的外部需求市场。产能出海通常发生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考虑生产要素成本或为规避贸易摩擦。日本当年通过优势产品出口,随着目标市场需求上升和生产要素成本下降(形成了优势产业产品出海→成熟后产能出海→新产业升级→下一轮产品出海的闭环),逐步实现了产能出海。从日本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纺织到家电、机械、汽车,再到文化和零售等多个领域的企业都经历了这一过程。尽管日本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30年”,但那些能够实现海外扩张的企业,尤其是成为世界级公司的企业,其股价表现仍然能够给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经济规模:90年代日本的GDP占全球的比重达到了18%,与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的占比相似,显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出口竞争力:中国目前的出口竞争力与当年的日本相似,均展现出强大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产能利用率与国内需求:与日本当时面临的情况类似,中国当前也遇到了国内产能利用率下降和需求放缓的挑战,这促使企业寻求海外市场以实现增长。
④贸易摩擦与外部挑战:中国目前面临与日本当时相同的贸易摩擦,但当前外部挑战更为严峻,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中国企业在制定出海战略时,可以吸取日本的经验,应对挑战,并在全球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中国企业也需要关注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当前出海的必要性尤为迫切。国内GDP增速不断放缓,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这一支柱产业经历了重大调整。疫情过后,由于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明朗,居民消费意愿与信心不足,国内经济的压力显著,这促使中国企业必须寻求海外市场,以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同时中国企业的出海也具备很好的时代契机,我们观察到几个关键的驱动因素:从需求端来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在这一背景下,产业供应链迁移成为新的常态,这激发了中国企业出海投资的强烈需求。企业不仅在寻求新的市场,也在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以适应这一变化中的全球经济环境。再者,新兴市场以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巨大的需求潜力和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热点。这些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商业机会,尤其是在消费升级和工业化进程中。从供给端来看,中国制造业拥有无法复制的独特优势。我国拥有一个完备的供应链体系,覆盖了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中国制造业的深度和广度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企业出海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另外中国庞大的工程师红利正在推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这一工程师红利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口红利,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我们正站在全球经济的新风口,出海企业往往具有国际化人才和更高的准入门槛。相信凭借中企在需求端的敏锐洞察和供给端的坚实基础,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创造更好的价值。结合中国当前的优势产业,深入研究目前出海环境,包括全球市场的需求动态、国内经济状况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我们聚焦于更具备比较优势(例如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和模式创新等)的出海中企,这些企业不仅能够抵御国内市场的波动,还能通过海外扩张实现长期的增长和盈利。我们将目光锁定在两个主要方向:1.中端制造业,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明显的全球贸易优势。中国中端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明显并且不断扩大。例如汽车、家电、光伏、电池、消费电子、通讯设备、工程机械、化工等。
制造业通常生产环节多、产业链长度长,而我国拥有完善的要素禀赋,能够支撑起复杂的生产环节。产业链越长,出海的潜力越大,其他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如此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例如,印度若想发展工程机械产业,不仅需要市场,还需要钢铁、泵阀等相关行业的支持。制造业的优势是中国几十年积累的结果,当前国际环境下我们观察到以下几个出海的方向与机遇:①中美脱钩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重构再配置: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中国制造业的“资本品”展现出强大的性价比优势。随着本土企业加大海外直接投资,中国资本品如通用设备和工程机械等,已经展现出显著的出海趋势。工程机械领域,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已经充分证明了自身的实力,近两年在海外市场也展现出巨大潜力。各大核心产品土方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矿山机械、工业车辆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出口,其中挖掘机、叉车、装载机出口金额较大,2023年出口金额分别为83.19亿、68.65亿、36.26亿美元。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超过2200亿美金,其中欧美市场占比接近50%。在最新YELLOW TABLE 2023排名上,徐工机械和三一重工分别营收134亿、118亿美金,份额仅为5.8%和5.2%,只有小松规模的一半。未来仍有长期成长且巨大的空间。叉车行业随着全球物流运输需求的增长,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份额也在迅速攀升。中国叉车品牌以其卓越的性价比在海外市场日益受到青睐,依托中国成熟的锂电产业链,叉车行业正在加速电动化转型。中国企业有望借此机会替代传统的欧美、日韩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加有利的竞争位置。②中国优势产业的全球竞争力遥遥领先:中国在新能源等优势产业中展现出强大的全球竞争力,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绝对的性价比优势已经触发了海外市场的强劲需求。同时,全球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为中国提供了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以汽车行业为例,我国汽车出口自2020年开始迎来井喷式增长态势,不仅是抓住海外供应链受阻的契机,更是凭借领先全球的电动化与智能化的产品力,一跃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出口国。2024年以来汽车出口延续其强势,无论乘用车还是商用车,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均是全面崛起,汽车出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深耕海外市场,从产品代工走向品牌出海:中国企业正从传统的代工出口模式,逐步转型为品牌出海全球化阶段。这一过程虽然相对缓慢,但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长期价值增长的机会。例如家电行业,受到国内地产下滑增长放缓。但其通过深耕海外市场多年,技术升级、并购海外品牌或渠道,逐步导入自有优势,海外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
由于国内家电保有量提升及更新量提高,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盈利能力反而稳步提升。同时海外发展中国家待释放的需求为企业出海发展提供了成长空间,海外品牌输出成为下一阶段家电龙头的主要成长路径。2023年以来家电出口市场不断回暖,冰洗空三大板块出口销售量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并在24年延续积极表现。
2.依托中国产业链优势与效率,中国创新消费具备出海机会:①创新零售:主打性价比与新消费模式,通过新颖的商品和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创新零售在海外市场的渗透率相对较低,这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出海潜力。例如,POP MART和名创优品等品牌在东南亚、北美、南美和欧洲市场广受欢迎,预示着这些企业未来在海外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市场对其盈利信心度提高,估值提升也将逐渐展开。②互联网平台出海的价值链重塑:中国优质供应链和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全球市场。以拼多多和TikTok为代表的企业,已经成功地将短视频和直播电商输出到海外,它们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企业出海是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通过发挥中游制造业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优势,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不断优化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中国企业的投资价值正逐渐被全球市场所认可和重视。通过评估企业的出海潜力,我们制定了一套明确的投资策略和选择标准:1.选择行业空间大的市场:可触达市场规模*潜在市占率。我们优先考虑那些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行业,避免选择市场规模有限的小众领域。目标市场不仅要规模庞大,而且企业在当地市场的潜在占有率也应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更关注产品导入型行业:对于那些渗透率低、竞争优势明显的行业,如电动化和智能化产品。这些产品通常不会侵犯目标国家原有的既得利益,因此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且具有更强的增长爆发力。3.寻找内外周期共振的行业:我们偏好那些国内外需求周期能够形成共振的行业。例如,工程机械行业在过去两年股价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海外出口增长未能抵消国内市场的大幅下滑。我们寻找的行业需要避免国内业务处于高点向下的周期。4.评估出海盈利能力:如果企业的海外盈利能力高于国内,出海业务结构可以提升整体ROE。相反,如果企业仅依靠代工且产品缺乏竞争力,其ROE和估值难以提升。5、关注关税风险:在当前的全球贸易环境下,关税政策可能对企业的出海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特别关注那些可能受到关税政策影响较小的行业。当前时代大背景下,整体经济环境类似17/19年,我们认为在出口和制造业投资的拉动下,今年中国经济将逐步从困境中走出。2016年中国经济复苏靠棚改拉动内需,但目前房地产仍然需要较长的磨底时间。本次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依靠出口拉动的外需。相比14亿人口的内需,70亿人口的全球市场是星辰大海。能走出去的中国优势产业,能全球化的优质企业,会成为新一轮牛市的核心资产。风险警示:全文若提及行业或个股只做举例说明,不作为投资建议。
《雪球参考》是雪球团队精心推出的机构内部专供杂志,每月一期,汇聚行业内最前沿的研判与观点。像这样优质的内容和热点深度剖析,在雪球基金第一课和雪球基金会员俱乐部群内每天都会分享。如果您也想进一步提高认知、掌握更多的投资信息和投资策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雪球基金第一课。从浅入深,搭建(巩固)一套完善的投资体系,小雪还会1对1亲密陪伴式教学,希望帮助您明明白白地认识投资!现在扫码,进群后还会有原价59元《雪球基金第一课》配套课程书籍,免费送给大家。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课程为雪球基金发起,仅作为投教科普,不构成投资建议。
雪球基金是获证监会核准的持牌基金销售机构,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