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日清晨,在横跨刻赤海峡的刻赤海峡大桥(又称克里米亚大桥)的铁路上,一节装有燃料的火车油罐车车厢起火,多节货运车厢受损。目前大桥上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暂时中断。刻赤海峡航运正常。事故救援调查工作已经展开。
多段现场视频显示,燃料罐车起火燃烧,火势凶猛蔓延至桥梁,现场浓烟冲天,桥梁部分路基垮塌,桥体落入海中。据初步信息,一辆装有燃料的油罐车在克里米亚大桥上突然发生爆炸,引起大火,火势非常猛烈,而且冒出大量浓烟,遮天蔽日,远距离也看到浓烟升上半空。当局正在灭火,桥梁部分路段断裂,大桥上的交通暂停,横跨海峡的火车交通也暂停。另外,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克里米亚大桥紧急事件下令成立政府委员会。
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8日表示,克里米亚大桥事件仅仅是一个开始,所有非法的事物都将被摧毁。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承认乌克兰应对爆炸负责。
对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解读称,这是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承认乌克兰方面对克里米亚大桥的恐怖袭击负责。
此外,乌克兰真理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炸毁刻赤海峡大桥是乌国家安全局的一次特别行动。乌国家安全局对此尚未发表任何声明。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10月8日发表声明,披露了当天发生的克里米亚大桥起火事件的细节,称卡车爆炸导致桥上火车油罐被引燃。声明称,8日早上6时7分,一辆来自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塔曼半岛方向的卡车在克里米亚大桥的汽车通行处发生爆炸,引燃一辆前往克里米亚半岛方向的火车,火车上7个油罐起火。大桥两个汽车渡口的桥梁出现部分坍塌。大桥陆地部分上方的拱门未受损。
据《卫报》报道,克里米亚大桥的公路桥于2018年通车,铁路桥于2019年通车。这座大桥对俄罗斯具有高度象征意义,也是俄军在克里米亚及俄方所控制的乌克兰南部其他地区的重要补给通道。
克里米亚大桥每天可通过 40,000 辆汽车,每年运送 1400 万名乘客和 1300 万吨货物。根据俄罗斯官方的说法,它的开通声称标志着克里米亚与俄罗斯大陆的物理“统一”。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全民公投,超过九成投票者同意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当年3月18日,普京与两地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不承认上述公投,反对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并入俄罗斯,西方因此对俄实施经济制裁。2016年2月开建的大桥是普京重点监建的标志性项目。该大桥由建筑业巨头阿尔卡季·罗滕贝格负责承建。造价将近40亿美元,全长达19公里,它将连接起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本土,落成后是欧洲大陆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开通当天,普京驾驶一辆卡玛斯卡车,率领一支由30多辆卡车、起重吊车、水泥车和油罐车等车辆组成的车队,从大桥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塔曼半岛一侧驶至对岸克里米亚半岛刻赤市,全程耗时16分钟。而在俄乌爆发冲突后,乌军多次宣称计划摧毁这座大桥。6月15日,乌克兰少将德米特里·马尔琴科接受乌媒采访时表示,乌军计划摧毁欧洲最长桥梁克里米亚大桥,称该大桥为乌军的“头号目标”。在4月21日,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21日受访时声称,乌方不排除会对克里米亚大桥发动袭击。俄罗斯当时回应,此举是恐怖声明。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奥列格·莫罗佐夫对此表示,此次事件是一次“宣战”行为。“一场毫不掩饰的恐怖主义战争正在向我们发动。”来自统一俄罗斯党的莫罗佐夫对俄新社表示,“此外,(乌克兰)长期以来宣称的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不再只是一个挑战,而是一种没有规则的宣战。”莫罗佐夫称,如果不进行“充分反应”,此类事件会更加频繁地发生。目前,俄副总理胡斯努林将尽快飞往克里米亚,亲自检查克里米亚大桥的受损情况,并在现场决定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大桥运作。
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