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存量业务下降,怎么找新客户?
作者 | 吴剑霞
来源 | 智合
最近,有两类主题的内容多了起来,一类与企业破产相关,不少律所连续发布债务危机应对、欠款催收等专题文章;一类与律师拓客相关,一些平台以直播形式探讨疫情之下的律师展业挑战。
寒冬来临已成定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约有60+房企“暴雷”,其中不乏老牌房企,且其即将到期的债券规模不减反增。面对下行的经济,企业率先采取的措施是降本、节流——与律师行业相关的表现是,缩减法律服务的预算。
以企业客户为主的律师,其业务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一方面,是律师收费难、收费低;另一方面,是债权债务类、破产清算类、裁员类等案件数量增加——有律师透露,某地的劳动仲裁立案现在得提前一个月预约,可见案件量之大。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找新业务、新客户?
一、拓展企业客户的天然难点
一般国企、大型民企与外企都有常年合作的法律顾问,并且建有律师库,有特定法律服务需求时会先在律师库中筛选。当然,不少律师的陪跑经历告诉我们,选聘时虽然会公开招标,但在此之前基本已经确定意向合作律所。
服务这类企业,入库是前提条件。在招投标平台中,除了常法、专项法律顾问的招标信息外,也会有企业律师库采购类的信息,入库数量在20~40家不等。不过,也不是入了企业律师库就一定能拿到单子,不少律师入库多年都没能拿到一单业务,原因是库里有多家律所,而企业合作习惯的通常也只有3~4家。
于企业而言,更换中介机构的成本很高,其中既涉及信任方面的隐形成本,也包括人财物方面的显性成本。例如,一家刚刚上市的企业计划再融资,如果把之前的中介机构全部更换,企业就需要重新提供最近三年的全套尽调文件,新的中介机构还要重新梳理企业各类信息,且不同中介机构的收费标准也不同。
基于成本-收益考虑,企业遴选中介机构的默认原则是做熟不做生。即使企业没有法律顾问、没有律师库,企业实控人、高层也有自己的关系网,总能通过推荐找到律师。
当有潜力的小企业在早期成立律所的陪伴下成长为大企业,当大企业已经成为现在头部律所的长期客户,企业客户的拓展越来越难。
二、企业找律师的常见情形与方式
为什么市面上有各种类型的自然人客户磋商平台,并且不少做得风生水起,很多律师纷纷注册成为会员,甚至还有机构为这些平台进行品牌指数排名;但是没有企业客户磋商平台呢?
一方面,企业客户对法律服务的质量与成效有高要求,因为他们需要依据律师的专业意见进行风险预防或止损。企业既希望律师能融会贯通理解法律法规的文本意思、立法逻辑及立法前景,又能充分了解企业所处行业及其业务、产品特点,最后还能给出一个可实操落地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法律服务需求的偶发性、低频性增加了企业的试错成本。商品交易是连续、高频性,一定周期内的产品、销售、营销等策略出现问题,调整之后还有下一个周期;法律服务质量不过关,最后的结果是几乎不可逆或者逆转成本极高,重来的机会几乎没有或者极少。
那么,企业一般在哪些情况下会找外部律师?我们调研了不同类型的企业,主要如下:
某生物医药科技企业A会在有大项目或者重要新项目时会找外部律师;
某大型零售企业B有一个大法务团队,大部分问题都是内部消化,只有遇到特别重大疑难案件或尽职调查需求时才会找外部律师;
某大型消费品企业C有不同分工的法务团队,除了专项法律服务需求会找外部律师外,大部分问题也是内部消化;
某国企D大部分法律问题都会找外部律师,一定金额以下通过三方比价确定合作律师,一定金额以上通过招投标(仅限入库律师);
某外企E大部分法律问题也都会找外部律师或者知识产权公司。
企业一般会通过哪些渠道找律师?以前述企业为例,主要如下:
某生物医药科技企业A一般会通过法务同行、行业会议承办方等介绍找律师;
某大型零售企业B、某国企D、某外企E一般通过法务自己的熟人圈找律师,其中国企D在确定意向后会走公开招投标流程;
某大型消费品企业C会综合业内口碑、榜单表现以及入库律师确定外部律师。
总而言之,企业基本不会直接通过律所官网或者公开渠道找律师,除非有人介绍,此时才会借助官网进一步了解律师情况,遑论第三方律师推荐平台。严格如国企,还会去现场考察律所,充分了解其业务经验、团队情况等后再行合作。
三、传统的拓客方式及其效果
基于此,律师可以怎么去找企业客户?
律师的工作流程通常可以拆解为四个环节,研发(法律产品或定制化法律服务)-销售(找案子+谈案子)-执行(做案子)-售后(客户维护)。找客户的环节其实就是“销售-找案源”。
在这个环节,目前通行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做品牌。打造律所/律师专业形象,吸引客户找上门来或者作为主动找客户的“敲门砖”,常见方式包括:
拿荣誉、上榜单,包括申报行业协会、评级机构等机构的各类荣誉、榜单等;
写文章、报告等,包括运营公号,发布Newsletter、行业白皮书等;
做培训、演讲、直播等,包括给所内合伙人做培训树立专业形象、去行业或客户内部做培训或分享,用专业分享向台下参会者展示业务水平;
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去案源网站答疑;
加好友、运营朋友圈,例如转发业绩、专业文章等。
2、攒人脉。拓宽社交网络,认识更多直接客户或者能介绍客户的“中介”,常见方式包括:
组织或参加活动、课程(带社交属性)、饭局;
担任社会职务等;
加入各类微信群等。
3、找线索。如果说前述都是潜在业务机会,这里就是获取直接业务线索,常见方式包括:
与能直接介绍案源的平台合作;
订阅招投标网站信息;
组建招投标中心、客户中心等拓客团队(通常适用于有一定规模的律所)。
此外,还有部分律师具备市场敏锐度、主动性也更强,会特别关注潜在目标客户动态,比如关注财经媒体、信用平台等。
在前述方式中,一部分是律师主动出击,例如有确定目标时通过各种人脉关系和客户搭上线,没有确定目标时参加能被客户看见的各类活动,如参加客户参加/举办的线下活动、参加客户组织的招投标、关注有潜力但尚无常法的客户并陪伴成长;但更多时候是被动等待客户主动找上门来,或者等着同行、客户、亲友介绍——有部分律师仅依靠这部分就不愁案源,主动拓客的意愿就更弱。
这些方式有没有效果呢?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是有一定成效的,并且对于不愿意主动拓客的律师而言,或许被动的更有效——不需要去跑(la)客(xia)户(lian),做好专业研究,客户就找上门来了。
在客户有钱或者付费意愿强的时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们鼓励律师更专业,不管是业务方面还是其他与业务相关的方面;但在客户资金周转存在问题的时候,其付费能力和意愿都会下降,律师就不能再只用传统方式了。
四、从客户的业务流程节点切入
企业不主动时,律师需要主动。在报价之前,需要先找到客户;新环境之下,要更新客户服务形式。洞悉企业的实时或潜在需求,是律师们当前要做并且要需要花时间做的事。
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不少文章都有过总结与概括,一般有几方面需求:业务风险和合同审阅,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科技型公司相对更重视),劳动用工,诉讼与仲裁,投融资相关业务,合规管理等。
但是,不同类型企业,其法律服务的切入点不同,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
以私募机构为例,其核心工作是找到有投资潜力的项目,通常会涉及如下流程:找项目-签署投资意向书-尽职调查-内部投资决策会-签署投资协议、交割、打款-投后管理。其中涉及外部律师的环节,有进场尽调、投资条款拟定与谈判、投后管理中涉及诉讼仲裁的。律师如果要拿下私募机构的法律服务单子,首先要知道在什么环节切入。
但是,大部分律所或律师都做不到这个程度,为什么?
这里头的问题比较复杂。一方面是专业本身的问题,比如律所/律师的业务精专度、专业品牌的塑造程度,另一方面是行业研究能力,律师不能仅仅只懂专业而不懂行业。但要做到这两方面,需要有相关机制(资源)的支持。
一些做得好的律所/律师,会先打通专业关,用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匹配企业某一板块的法律需求,进而用此撬动其他板块——到这儿还没结束——再从其他板块需求出发,对涉及法律问题、行业问题进行研究,最后能形成“核心业务+拓展业务+特定行业”的法律服务格局。
怎么按照这个方向走出第一步,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继续探讨。
END
编辑 / 顾文倩Aro
分类 / 原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