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准备谈论死亡的时候……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 小伙伴们在尹哥书房畅聊对“死亡”的体验和感受
01
读者小路的困境
今年初春的一个傍晚,书房来了一位样貌30多岁的男性访客。因为临近下班,没有其他读者,我们两个便从书籍开始,随意聊了起来。他的名字很好听,叫小路。随着交谈的深入我了解到,小路当时身处一个两难境地:他正带身患恶性肿瘤的母亲在北京寻医问药,纠结是否应将真相告诉母亲。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直到斜照进客厅的最后一缕光线渐渐黯淡。临走前,我把蔡磊先生的《相信》和另一本我很喜欢的小书——一行禅师的《你可以不怕死》推荐给小路,请他在内心艰难的时候,读一读。
小路走后许久,我依然心有戚戚。青年时代,我曾有过丧失至亲的经历,我深知,在面临死亡威胁之时,他人的简单安慰并不能消弭实际问题,对未知的忧虑、对失去的悲伤和对死亡的恐惧,还有掺杂在其中的混乱、迷茫、无助等许多复杂情绪,大部分时间只能自己面对和处理。
02
生命是一场死亡率为100%的性传播疾病
不只是小路。成为尹哥书房志愿者后,我在书房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也曾有缘和一些朋友促膝相谈片刻,谈到他们曾经或正在经历的人生重大转折事件,比如至亲的离世或者自己的严重健康问题时,大多数人会感到茫然和无奈,甚至产生一种虚无感。
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避讳谈论死亡的社会中,我们很难和至亲坦然地谈论死亡。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并没有死亡教育这一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人的死亡或者走向死亡的过程,也不再发生在家庭,而是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医院和专业的照护机构中,使我们对死亡的真实过程越来越陌生。更勿论现代医学的进步,让我们将过多的期望置于其上,认为疾病和死亡是个不该发生的“错误”,排斥死亡,甚至拒绝承认死亡的必然性。
很多年前,我曾听某位医生讲过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场死亡率为100%的性传播疾病。”也许他的表述不够严谨,但我听后大为震撼——一生与死的本质不过如此!诗仙李白诗曰:“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我们知道死亡必然发生,却都不愿相信它真的发生。我们看到别人死亡,却都不愿面对自己和亲人的死亡,更没为它的到来作好准备。以至于当死亡真的发生时,我们无法从容地告别。既然这是我们每个生命的最终归宿,那如何学习直面死亡这一重大的人生课题,并能由此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我想,书房也许该做点儿什么……
03
天上掉下个“甜甜圈”
5月末,尹哥书房志愿者小夏联系上了她的同行——同是律师的贺老师。贺老师在2014年因偶然机会,开始为死刑立即执行人员提供辩护。在一次次直面生死的过程中,他不仅在感性上经历了深刻的体验,也在理性上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如今,贺老师组建了一个推动“生死教育”的团队,致力于通过“死亡咖啡馆”、英语角、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用“生死甜甜圈”公众号作为宣传平台,启发大家思考和探索生死课题。
真是机缘巧合。我和小夏一直思考如何做死亡教育,可这个课题太严肃太宏大,感觉光凭自己的力量驾驭不了,迟迟不敢行动。这遇到了贺老师,天上掉下个“甜甜圈”,小夏还有我简直太开心了!
于是一个初夏的上午,在青砖黑瓦的桂花小院里,我们和贺老师的团队见面了。贺老师特别真诚,首次拜访就带来了四个小伙伴。除了博学儒雅的贺老师,温婉坚定的傅老师,还有三个年轻人:活泼开朗的VV,梦想成为诗人的利昭,和热爱奔跑的阿当——这些优秀又乐于奉献的年轻人,就像古老胡同里郁郁葱葱向阳而生的植物,令人感觉充满希望。
△ 贺老师(右四)和小伙伴们的合影
看着这些真挚的面孔,我心中忽然浮现泰戈尔《飞鸟集》 里的一段诗:“生命有如横越大海,我们都相聚在这小船上,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是的,生死甜甜圈的同伴们,我们也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同舟渡过这生命的汪洋大海吧。
04
当你学会面对死亡,你就学会了面对生活
“请介绍你的名字和来这里参加活动的原因。”
“在沙漏流完之前,你有3分钟时间,这3分钟只属于你。你将决定如何使用它,甚至可以沉默留白。”
“大家可以自由发言,分享关于生死话题的任何内容。”
在贺老师的轻声引导下,围坐一圈的读者们慢慢打开心扉,开始讲述。因为活动报名时读者群非常踊跃,超出了一场分享最多12人的上限,贺老师团队为此特地在7月连续举办了两场活动,确保报名的书房读者都能参与到本次活动中。
分享借鉴了“死亡咖啡馆”的形式,“死亡咖啡馆”的概念由瑞士社会学家伯纳德·克瑞塔兹提出,英国人Jon在2011年组织了第一次现场活动,参与者一边品尝咖啡,一边表达对死亡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对其所在生活的文化、社会现象、他人的生命故事和信仰的交流,确立自己面对死亡或生命的态度。
这是两场关于“死亡”的畅聊。贺老师作为主持人保持中立,读者们互相尊重,分享观点,彼此倾听,获取反馈。在这里,有人思考死亡的意义,有人怀念逝去的亲人,有人流下哀伤的泪水,有人鼓励大家走出悲伤,勇敢前行。在我看来,这很像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心理学中,倾诉本身也是疗愈的一部分,因为大家在面对面的倾诉和倾听过程中,也获取到团体的真实慰藉与支持。
△ 尹哥书房活动现场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说:“当你学会面对死亡,你就学会了面对生活。”我想,死亡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此,要明白生命的无常和活着的意义。意识到自己会死,并在有限的生命里时刻作好准备,才能摆脱混沌的状态,体验真正的生命——在死亡的参照下,学会做选择,去做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唯有这样,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我没有虚度,我真正活过了我的一生。
05
尹哥书房想成为这样的一个“附近”
在这两场死亡教育之前不久,桂花小院曾请社会学学者瑜瑜老师,为读者做系列主题的讲座,从社会学的宏观视角来观察人的一生各阶段:出生、成长、生育、衰老、死亡。在第一堂课上,瑜瑜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社会学中“附近”的概念。即不同立场和背景的人们在生活常态下频繁相遇的生活空间,“附近” 的存在可以不断增加人们看到多维世界的能力,同时这个空间又是情感、精神、文化网络的联结所在。
我们的尹哥书房就想成为这样的一个“附近”。互相倾诉和倾听彼此的生命故事,一起思考死亡和人生意义,如果这样面对面的真实联结能给你带来一点改变,那就是我们相聚在这个“附近”的意义。我们在这个“附近”创造过朋友间的爱,创造过关于爱的记忆。即使有一天个体的肉体消逝,这些爱和记忆会依然存在。就像贺老师在总结里写的那样:“因为有了能打开心扉、畅谈生死的彼此,死亡就不再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将来当必须说‘再见’的时候,纵然我们的身体渐冷,心却因曾经的爱温暖依旧。”
我们也知道,真正的死亡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不是我们两次分享活动完成的,不是我们读几本死亡教育的书目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保持持续的学习、体验和思考,它是贯穿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项修行。我们尹哥书房愿意和所有想追寻生命终极意义的小伙伴们,一起探索下去。
06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来过桂花小院的读者都知道,小院里没有桂花,却有一棵参天的构树。初春的时候,这棵雄构树会长出毛毛虫似的花序,一周不到,花序便开满芝麻粒那么大的白色花朵,一朵挨着一朵,仔细看你会发现无数个细小的绚烂世界。再过两周,花序落尽,树叶便开始疯狂的生长起来——根系深深扎根于土地,枝干努力伸向天空。到了盛夏,构树便成了一棵大大的遮阳伞,把小院护于它的荫凉之下。
院子里还有两棵枣树,在书房搬来之前就已干枯死去。听邻居大爷说,打小他就吃这树上的枣儿,枣树长了一百多年,可惜死了。大爷又说,院子里有死树不吉利,建议找园林部门给锯了。其实,在租下小院子之前,我特地跑去问过尹哥这个问题:“你介意院子里有死树吗?”尹哥笑了,说:“死亡是世间最公平的程序,也是生命的一个必然阶段,如果忌讳死亡,那我算什么搞生命科学的?”
愿我们每个人:生,便如夏花之绚烂,死,则如秋叶之静美。
唯此此生,才了无遗憾。
尹哥书房志愿者YY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