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30年,徐峥迎来了他职业生涯里最尴尬的时刻。
自编自导自演的《逆行人生》,一部讲述中年程序员失业后为了生计去做外卖员的现实题材电影,从还未正式上映起就遭遇了近几年华语影片常会遇到的一个舆情“噩梦”:几乎每条物料或者提及该电影的评论下面,总会有网友热心留下一句画风相似的留言——
“富人演穷人,还来割穷人韭菜。”
这句看似“抖机灵”的话,好像拥有比病毒视频更病毒的传播力,不管你在哪个社交平台上发布跟这部电影相关的内容,只要这句话一出,电影就如自带“原罪”一般,成了挥起镰刀霍霍向牛马的“割韭菜”之作。
但……杀伤力强的话,未必就是逻辑正确的。这句话背后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符合当下部分民众情绪的时代思潮。毕竟细思量一下现实,又有多少影视/文艺作品不是“富人在演穷人”呢?
要知道,当年只凭一部《爱情公寓》小有名气的十八线王传君,发现自己太穷了必须出去接戏的时候,卡里都还剩100万多呢。
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所有演员都只需要去演有钱人的影视剧就好?那前几年不还在批判,国产影视剧太悬浮,里面都没得穷人吗?
不拍穷人是错,拍了穷人是富人演穷人利用穷人赚钱还是错……国产电影的处境,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
而出现这种怪奇式尴尬现状的原因,可能跟本片的导演徐峥,也有一定关系。
先来说一下这部《逆行人生》吧,其实主角高志垒(徐峥 饰)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穷人”,他依然是徐峥演技舒适区里的人物——一个有点发福、有点倒霉的窝囊城市精英形象。刚出场时,啃着人参加着班,是魔都大厂高管,虽然每天累得要死,靠打针控制血糖,但至少表面还算光鲜。
可正因为是“高管”,公司裁员优化的屠刀还是很快落到了他头上——根据高志垒此前为公司人力写的算法软件,高资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他,最不具备性价比。所以45岁的高志垒,给公司当牛马十几年后,被自己写的算法,“优化”掉了。
不巧,高志垒还刚好凑齐了“中产返贫三件套”:家有全职太太(辛芷蕾 饰)、还养着一个马上要上国际学校一年学费20万起的女儿、以及高杠杆买房后每月1万5的房贷,再加上之前投资理财遭遇P2P爆雷,失业被发现后老父亲气到病发进了ICU……电影一开局,就以悬疑片的节奏非常爽利地戳破了中产阶层的梦幻泡影。两代人努力拼搏实现的阶层跨越,时代洪流中随便几个风浪就把你打趴在地……你能怎么办?高楼大厦里生活了半辈子的精英,这一次真正得用肉体去丈量城市里错综复杂、斑驳破败的狰狞一面。手上的抢单软件,像个无形中的操纵之手,指挥着他一刻不能停歇地骑行、奔跑在巷弄、后厨之间,驯化着他的肉体和身心。车骑得不溜、路不熟、摸不透各种大厦稀奇古怪的外卖员专属通道、保安刁难不放行、用户不接电话找不到人、排队取餐总是比别的外卖员多花时间、接到的都是费力不讨好的“垃圾单”……面对各种接踵而来的难题,徐峥那张总是倒霉兮兮的脸上,写满了崩溃和慌张。“您有新的订单了/您的订单即将超时/您的订单已被用户取消/您有一个新的差评……”透过银幕,都能感受到被这串魔音支配的心酸和恐怖,人被异化得不再像人,而是被AI操控的跑腿工具。
借着高志垒的眼睛,一个外卖众生相也开始在观众眼前展现。“单王”、“抠神”、“快乐小伙”、“单亲妈妈”……每个辛苦跑单的外卖员背后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只是这种不容易和高志垒的故事一样,都太典了,像是直接从热搜新闻里扒拉出来的案例,也让整部电影,愈发像一篇工整的命题作文。像王骁演的“老抠”的故事,家有白血病儿童,因为要给孩子筹集治疗费用,所以拼命送外卖,对自己抠到极致,出了车祸就拿胶带缠伤口……不是故事不感人,是素材用得“太热搜”了
高志垒向每个厉害的同事取经,记下站点范围内那些不为人知的近道、每栋大厦隐蔽的进入通道、可以规避的红灯路口……再用专业知识,将这些信息输入电脑,设计出“路路通”的外卖员专用导航小程序,方便站点同事们找捷径、提高送单效率,然后被平台赏识,发来再就业邀请,请他到平台开发算法软件。一方面,美好积极正能量,给乐观者以希望:高志垒通过他的努力和专业技能,回到大厂,未来可能带着家人重新过上中产生活。是家人和对家人的爱,给了他为人生逆行的动力,用努力赢回了被系统操控的工作之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另一方面,也埋了“暗扣”:当高志垒回到平台,用研发的更成熟更强大的“路路通”软件,助力外卖员以更快的速度送单,那么一个更卷的、需要大家跑得更快才能获得和以前一样收入的未来,迫在眼前。
他从一个系统被淘汰,进入另一个系统,被驯化成头破血流依然在准点准时送外卖的“单王”,他再优化算法,催生新一批更卷更廉价的“单王”的诞生……无限循环,螺旋式上升到更难更卷的又一段征程。科技一边为人服务,一边进一步奴役、压榨着人类的价值。午夜钟声响起,刚刚遭遇车祸满脸带血的男人无知无痛地把单送到夜店客户手里的这一段,是全片最魔幻的一段隐喻
对于这部片子的评价,就像这个结局的双重打开方式一样,看你get到哪种。看到第一层的,可能会觉得这就是一个中年男性面对阶层滑落,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努力自救、最终自洽的故事,像煲给中产阶级的一碗暖胃鸡汤,在寒风里饮几口下肚,哪怕不管饱,也有片刻的抚慰。只是故事讲得太过温和和理想,这片刻的“抚慰感”对一些人来说,也是难免漂浮和虚妄。看到第二层的,会觉得电影像恐怖片,导演在他的温情下包裹了一片锋利的暗刀,讽刺暗藏。当所有人都没有问题,那问题出在哪里呢?而这种“温和”和“隐蔽”的表达特性,恰恰也是电影目前没办法摆脱“现实批判力度不够、消费民生苦难”这一质疑的原因。
它拍得不够锋利,明面上一派温情脉脉,各种尖锐问题处理得圆滑又通融,再加上又是公众形象一贯精明的徐峥产出的作品,多层刻板印象叠加,就有些难逃被质疑用心的命运。设想一下,如果电影导演名字变成文牧野,那么这片充其量就是又一部《奇迹·笨小孩》,不会在上映前就遭遇舆论反噬。或者电影如果是在《我不是药神》上映后的不久就推出,彼时的徐峥还被大家伙亲切地叫做“山争哥哥”,公众形象还没有因为卷入张庭传销风波而受损,那么这部电影风评也不会面临如今这样的尴尬。但经历了张庭的传销门风波后,徐峥夫妇给外界的印象是会投资、有钱,有钱的人去演外卖员是不是消费这个人群的苦难……几个因果推断,逻辑链很快就串起来了。
而电影是导演作品,一旦打上导演的标签,人和作品的品牌形象就会紧密捆绑,构成命运共同体。
其实年初贾玲的《热辣滚烫》热映,当时也面临过一波很大声的质疑:有钱人减肥,凭什么让穷人买单?
当时这股声音也很大,同样是高概念高流行度的话术,比起电影本身想要表达的内核(一个丧到极致的女孩是怎么捡拾起破碎的自我,走上自救之路的)可能要更通俗易传播得多。但《热辣滚烫》当时是扛住了这股质疑声量的,大概率也要多亏贾玲这些年来积累的路人缘,以及影片内外所展现的强大女性力量,足够震撼人心。也有扛不住这样的质疑风浪,而被一句“判词”定生死的,比如2021年12月上映的《雄狮少年》。
当时是被指责电影里三个少年的形象设计小眼睛、宽眼距,刻意丑化国人形象,后来主创团队出来解释,说不想套用模版,要去掉网红化、滤镜化审美,但这番解释引来更大的反弹,后面这部电影虽然凭借过硬的质量实现了小幅逆跌,但最终止步于2亿+,多少是被这场舆论影响到了最终票房成绩的。#最初业内对电影的票房预估是20亿左右《雄狮少年》后来网络上线被更多人看到,豆瓣50多万人打分,口碑依然坚挺在了8.3,电影虽然总体叙事依然是商业套路化的,但故事燃,有文化,有内涵,三个少年既接地气,又鲜活真实,宝贵的品质透过故事闪闪发光……看过的人大概都能懂,看了那么多故事,为什么依然会被少年们克服内心深处的恐惧、追求梦想的坚持所打动吧。这是一个很容易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个刻板印象就阴差阳错形成滔天舆情的时代。一句判词裹挟一种社会情绪,像轰天巨浪,能把一部电影猝不及防地打趴下。不可能要求每个观众都不被情绪所裹挟,理智客观地去评判一部电影,因为观众没有义务花钱去电影院审判每一部电影到底是否值得观看。但面对这样一个极容易被情绪引导的舆论场,还是想对有进影院观影习惯的观众说一句,不妨多给电影一点耐心,观望一下口碑,再去评判这个题材、这样的处理,是不是自己愿意去看的。没上映前,就被解读成“站在前排的演员都在假笑,后面背景里不笑的才是真干活的”,成为演员“富人演穷人、消费苦难”的罪证之一。但看过故事的观众会知道前面这群人的笑容,可以是有很多重寓意的。剧情里有一段外卖平台为了提升外卖员服务质量,要求外卖员必须微笑服务的情节设置。外卖员每天都得对着手机微笑打卡,如果笑容不达标,没通过手机认证,就会被封号三天。刚开始大部分人都是不情不愿地努力着“假笑”。
有一次高志垒在送外卖没时间吃饭,低血糖,连人带车摔倒在路上,摔得满脸血污,但他仍一心想着完成微笑打卡,对着手机龇牙咧嘴了十几次,依然被系统判定为不合格,然后遭遇惩罚。而一旁他送的外卖——一条摔出袋子的活鱼,还能蹦哒着跃入苏州河,开始自己的“旷野”。被系统操控着的人,从最初的假笑、刻意的笑,到最后为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被彻底驯化,从假笑变成发自内心的微笑,遵守着系统层出不穷的游戏规则——一整个流程,充满了规则怪谈般的克苏鲁式恐怖。电影里有很多类似隐喻,只是拍了却没明说,至于怎么看待这些隐喻和意象,还是取决于观众,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