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逃离别,唯有“真情”二字最贵
文 | 有书芝芝 · 主播 | 赏新晴
有书君说
提到武汉,就不能不想到“武汉十大景”之首的黄鹤楼。
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因特殊的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和承载的文化底蕴,黄鹤楼又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1800年间,黄鹤楼经历了27次修复和重建。
在历史中消亡不见的建筑何止千万,何以它却能屡毁屡建,历久弥新?
提到武汉,就不能不想到“武汉十大景”之首的黄鹤楼。
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因特殊的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和承载的文化底蕴,黄鹤楼又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1800年间,黄鹤楼经历了27次修复和重建。
在历史中消亡不见的建筑何止千万,何以它却能屡毁屡建,历久弥新?
三国时期,孙权在东吴称帝,据江险而守。
临近万里长江的夏口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其中重中之重的地理位置是黄鹄矶。
“鹄”是个通假字,音同“鹤”,故而黄鹄矶又称黄鹤矶。
建立在黄鹤矶上的楼,遂称黄鹤楼。
黄鹤楼上发生过很多三国往事,周瑜就曾在这里宴请过刘备。
赤壁之战后,曹军惨败,被迫撤退。
为巩固军事战果,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出于合作战略考量,孙权答应了。
后来,刘备在荆州发展越来越好,没有一点要还地的意思。
孙权授意周瑜去把荆州要回来。
不日,周瑜就请刘备于黄鹤楼一叙。
刘备收到请帖,猜想这黄鹤楼之约大概是个鸿门宴,不欲前往,但又怕伤了两军和气,引发冲突。
正踌躇之际,诸葛亮回信让他准时赴约,并把一根竹节交给护送刘备的赵云,嘱咐他:
“危难之时可打开。”
宴席之间,周瑜劝刘备归还荆州,刘备推拒不肯。
随后周瑜借故下楼,派兵围住黄鹤楼,吩咐士兵说:
“没有本督的令箭,不准放刘备离开。”
安排妥当,周瑜便回到营中以候佳音了。
被围困的刘备焦急万分,奈何兵力悬殊,无法突围出去。
这时,赵云突然想起诸葛亮给的竹节。
他打开竹节,里面竟是周瑜的令箭。
这令箭原是孙刘合作,草船借箭时,周瑜给诸葛亮的,没想到竟在此时发挥了大作用。
刘备和赵云定了定神,持箭下楼。
守卫士兵一看,真是周都督的令箭,不敢阻拦,便放他们离开了黄鹤楼。
尔虞我诈,纷乱复杂,群雄各显神通。
黄鹤楼,是三国乱世的见证者。
复旦历史系副教授姜鹏老师
带你读各朝代的历史见证
走进历史之美
掌握历史脉络
构建底层思考逻辑
活动限时1天,仅需0元
戳下方图片领取👇
黄鹤楼大厅内有一幅彩色壁画,名为《白云黄鹤图》,画的是辛氏卖酒的神话故事。
传说在蛇山之下,长江之滨,有一酒楼,老板姓辛。
辛老板勤劳经营,酒也酿得醇香绵厚,但是生意一直是不好不坏。
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道人循酒香而来,想要喝酒却身无分文。
辛老板看出了他的窘迫,不仅不嫌弃他衣衫褴褛,还请他喝了一杯酒。
没想到,这道人竟从此惦记上了,每日都来酒楼。
辛老板也从不为难,日日请他一杯酒。
约莫半年之后,这位道人喝酒时问:
“我该如何报答您的酒呢?”
此时正是橘子黄的季节,桌子上有客人吃剩下的橘子皮。
道人沉吟一声:
“有了。”
顺手拿起橘子皮在酒楼墙壁上画出一只仙鹤。
鹤本白色,因橘子皮汁黄,画出的鹤就成了黄鹤。
道人说:
“从此,只要客人拍拍手,黄鹤便会闻声起舞。”
如此奇妙的事情,自然吸引了很多人来酒楼观赏,酒楼的生意日复一日好了起来。
辛老板为表达感激之情,在蛇山之巅建了一座楼,这便是“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首《黄鹤楼》让崔颢才名远扬,也让黄鹤楼四海皆知,成为天下第一楼。
诗仙李白曾登楼看见此诗,自叹不如,说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虽然如此,李白还是在黄鹤楼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曾在这里送别好友孟浩然,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成了千古名篇。
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很有意思。
李白二十七岁的时候认识的孟浩然,那时的孟浩然已经诗名满天下,李白却没什么名声。
但英雄惜英雄,才子重才子,两人志趣相投,跨越了年龄和身外之名的隔阂,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写: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明白地向全世界宣告:孟浩然这人真不错,我崇拜他!
与真诚坦荡的人交朋友,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幸事。
相识三年后的一个三月,孟浩然要去广陵,即今天的江苏扬州。
李白得知消息,急忙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黄鹤楼再见一面。
是日,孟浩然应约而至。
人生好难得遇到知己,因此,更要珍重每一场相聚和告别。
李白在黄鹤楼送别了挚友,并挥笔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繁花似锦的三月,好友去了繁华的扬州。
我不舍别离,目光一直跟着他的船,直到碧空尽头的帆影再也看不到。
黄鹤楼陪在李白身边,见证了这份真心相交的友情。
没有利益交换,没有精打细算。
人与人之间的最舒适恒长的关系,是不掺杂利益的知心之交。
悠悠岁月,千年古楼,古人观景,今人阅史。
三国的阴谋和阳谋,古人对仙人同乐的向往,唐朝诗人间的真挚友谊……
黄鹤楼上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岁月的坎坷与从容。
就像李白和孟浩然的告别一样,历史与现在,游人与黄鹤楼,难得相聚一场,却也逃不过分离。
但古今同样,分别在即,也无需过多感伤。
因为,万事万物,只要付诸了纯粹的真情,就永远不会以物理距离遥远而结束。
参考资料:
冯天瑜《黄鹤楼志》
《元和郡县图志》
阎伯理《黄鹤楼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