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好评如潮的纪录片,暴露了华人精英教育缺乏“人味儿”的一面……
“世界有多大,童年就有多少种可能。”
这是《他乡的童年》第二季简介中的一句话。
刚从美国回来的我和小小常,都对这句话都深有感触。这次在美国的夏校经历,让小小常体验到了和北京·海淀·黄庄完全不一样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方式。
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不同的生活理念,很可能会造就完全不一样的教育模式。这一点,在《他乡的童年中》这部纪录片中有深刻体现。制片人周轶君,凭借一个记者刨根究底的工作习惯和一个妈妈对孩子本能的关心,亲自奔赴世界各个国家,体验、追问和思索不同的儿童教育理念,让身在国内的父母们也有机会“睁眼看世界,睁眼看教育”。
这部纪录片在第一季播出时就引起了大量讨论,第二季刚刚上线就频频成为教育圈的热门话题。
目前第二季已经更新完毕,分别探讨了新加坡、德国、法国、新西兰、泰国5个国家的教育模式。
其中,新加坡教育让很多中国父母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我身边有不少亲朋好友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新加坡读书,他们的本意是想让孩子逃离内卷并享受更好的国际化教育,但事实却是,新加坡“卷”的程度一点儿都不比国内好多少。
甚至有一个同事总结道:
新加坡孩子和中国孩子一样精英,一样不快乐。
“怕输”是新加坡父母和孩子最经常提到的一个词。
他们有多“怕输”呢?
新加坡里的每一个商场都有一个标配:补课中心。
最小的孩子年仅5岁,要在这里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
上小学以后,几乎每个孩子都报名好几个培训班。学校下午两点放学后,孩子们就会被送到各种补习班,书包里永远塞满卷子和练习册。
尽管他们如此努力,但考上好中学的几率还是低得可怜。一个班里37个孩子,只有一两个能考入最好的中学。
而他们所在的学校,还是新加坡富人区的优等小学。
他们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进入这所小学,花了几百万新币(相当于上千万人民币)买学区房。但仅靠买房并不能保证孩子一定可以入学,还要看抽签的运气。
一个男孩的妈妈说,入学名额有20个,但报名的孩子有38个。抽签现场她紧张到极点,被抽中的那一刻不由自主地尖叫起来。而没有被抽中的家长则几近崩溃,有人甚至当场哭了起来。
为啥一个小学就让孩子和家长如此拼命?原因就在于新加坡的“分流”就在小升初这场考试里。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有“天才班考试”,招募智力出众的孩子。
六年级时,孩子要参加“小学离校考试”,简称PSLE,这场考试之后,有孩子进入正常的中学进行学术学习,有孩子则进入职业类学校学习技术。
所以,这的确是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
很多新加坡家长都深信,“你进入什么幼儿园决定了你进入什么小学,什么中学和什么大学,最终决定你做什么职业”。
在“怕输”心态下,他们努力托举孩子,追求更高的成绩和更好的学校。
其实,新加坡教育局一直在强调“因材施教”,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那这难道是家长一厢情愿的“卷”吗?
并不是!
新加坡父母的焦虑,源自60年前的生存危机。
1965年,新加坡被赶出马来西亚联盟。作为一个连淡水都要进口、严重缺乏自然资源的岛国,新加坡人有强烈的生存危机。
时任总统李光耀决定将“人才”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建立人才选拔机制,倡导靠自己努力获得幸福,教育就成了“阶级流动的工具”。
学校的标语是这样的:
“新加坡是我们的家,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没有人欠新加坡一个生存。”
“我们自己保卫自己的国家。”
“我来这里不是要成为普通人,我来这里是要成为优秀的人。”
……
这样强烈的生存危机意识已经融入了新加坡人基因里,“卷教育”不过是一种生存策略。
说到这里,作为一个海淀父亲,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奈。最近几年,每当我分享学习方法或资料时,就会有人阴阳怪气:
“你这是煽动焦虑!”
但我想说,只要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考试的选拔本质没有改变、职业收入和阶层差距不缩小,“学习”就依然是普通孩子最好的出路,这也是基于现实和生存的最佳策略。
督促孩子好好学习,是从来不会过时的一种做法。
但很多鸡娃家长的误区在于,把“语数外”视为孩子学习的唯一内容,把“优异成绩”和“幸福人生”划上了等号。
但实际上,人生的一个真相是,好成绩不一定能换来幸福的人生。
有一个很悲伤的消息,自杀已经成为新加坡年轻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那究竟该从何处寻觅幸福人生呢?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第二集,在德国的性教育课堂上,藏着一个答案。
一所小学的孩子正在上性教育课,老师让男孩和女孩一起上课,交流各自的身体变化,学习生殖系统的构造。
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的身体变化,也需要知道异性的青春期会有什么变化。他们要记住哪里是身体隐私部位,要明确“身体是自己的”。他们还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都贴在墙上:
为什么男孩没有月经?
为什么男孩不会生孩子?
小孩可以怀孕吗?
谁发明了性?
为什么突然没有爱了?
……
德国联邦政府规定,孩子要在四五年级时接受性教育。
而性教育课本上的第一个问题是:
爱是什么?
答案是:爱首先是责任。
要如何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呢?
德国的做法是,在教育上做科学和坦诚。
青春期前期的孩子所接受的性教育,重点在于: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
树立身体自主意识;
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后,要接受关于“性行为”的教育。
节目中有一个细节,那就是上课时,老师会拿出各种生殖器的教具,让孩子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不同人生殖器官的差异,同时老师会教男孩如何测量自己的生殖器、并选择合适尺寸的避孕套。
周轶君当时就问了一个所有中国家长都担心的问题:
“这一做法是否鼓励了他们(过早有性行为)?”
老师的回答是:
“如果你真的是为他们好,那就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情况,让他们更好地决定自己要做什么。”
事实上,德国成熟的性教育反倒让它成为早孕率最低的欧盟国家。
在我看来,性教育不仅让孩子更了解自己的身体,而且让孩子对自己身为“人”这一事实有了更深的体悟。
我们作为个体的人,感受世界就是从感官、从身体出发的。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就是帮助孩子提升作为人的控制感;而让孩子关注自己的大脑,就是引导孩子提升对世界的控制感。
“谈论生活和生而为人的感受”是法国教育的核心。
在第三集,一所小学里,几个5到7岁的孩子围坐在一起,谈论哲学。
老师举着一个苏格拉底的玩偶,带领这群孩子开始进入一个深邃的主题:
什么是幸福?
但这个问题太抽象了,在开始讨论前,老师先教孩子辨认什么是哲学问题。
一个男孩提出问题:我可以去厕所吗?
这个问题是哲学问题吗?
辨别方法正如老师所说的:“哲学问题,就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
“去厕所”这个问题,只有“是”或“否”这两个确定的答案,并不算哲学问题。
明白了这一点,老师又让孩子捏橡皮泥,捏一个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东西。
有孩子做花,有孩子做冰激凌,有孩子做玩具……
完成了作品,幸福就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具象的物品。
有孩子做了一头牛,并强调“它不会攻击”。
老师则带着男孩上升到哲学高度:
幸福就是不做坏事、善良、友好。
对孩子们表达的不同感受和观点,老师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目的是培养孩子质疑和批判的能力。
哪怕是沉默,在老师看来也是“珍贵的”。因为哲学的价值就是让孩子分清概念,孩子沉默时就是在集中注意力思考,寻找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而这正是哲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孩子们在哲学上的领悟,往往让成年人诧异。
比如,在“爱是什么”这个话题上,孩子们的回答是:
“爱一款游戏和爱一个人是不同的,这是一种隐秘的情感。”
“没有爱,我们也能生活。”
“爱是你自己的决定。”
“当我们谈到‘爱是什么’时,我有些喜悦,有些悲伤。”
……
也许他们还没有认真读过哲学作品,但却已经开始用哲学眼光审视人生和生活了。
此时,再返回“卷”到极致的新加坡教育和中国精英教育,我仿佛有种穿越的感觉——同一个世界,但不同国家的孩子童年的样子差别竟如此之大!
我并不认为,照搬德国和法国的教育模式,就是正确的道路。在这点上,我始终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立场。
我们当下经历的教育模式虽然很残酷,但并非没有合理之处。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植根于当地的文化和环境,都是一种生存策略。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策略就是最优解。我并不排斥竞争,但在学业竞争之外,我们真的应该睁开眼睛,更要看到孩子作为“人”的一面,比如,孩子的身体、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思考、孩子的情绪……这些很重要却时常被我们忽略的东西。
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生的“漫长”的一面,求学只是人生一了解自己小阶段而已,走出校门的几十年才开始真正的生活。“什么是幸福”“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是谁”这些叩问灵魂的人生命题,才是决定孩子能否幸福度过一生的关键。
新加坡教育管理者说:
我们把“成功”的定义定得太狭小了。
作为父母,我们也需要时刻扪心自问:
我们的日常所作所为,是不是也把“教育”定义得太狭窄了呢?!
宠粉时间到!
点击下方预约直播,预约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评论文章,我们会抽取5名读者,每人赠送价值169元的美国高端护肤品牌奥伦纳素蛋白水pro 50ml 。
关于奥伦纳素:创立于1927年,是玛丽莲·梦露生前唯一代言的护肤品牌。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