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关于更年期,污名化背后的误解、悖论和诊疗困境

关于更年期,污名化背后的误解、悖论和诊疗困境

健康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因为长期的污名化和认知不足,人们将更年期和更年期综合征混为一谈,使得很多女性既无法坦然面对更年期,也没能正确认识更年期综合征。

而在医学界,一个当前境况的悖论是,一方面,不少医生认为,更年期为什么需要治,过两年不就好了?另一方面,患者虽然普遍存在,但就医意愿低下,一些地方如果真的开设更年期门诊,可能也没有多少病人。


记者 | 彭丽

编辑|王海燕

更年期综合征:一种身心疾病

张和是在停经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身上的变化的。2020年底,她49岁,月经断了三个月后,估计自己应该是更年期到了,于是去医院做了常规的全套妇科检查。最后,医生确认,张和确实进入了更年期。
大家都说,进入更年期,情绪起伏会更大,于是张和开始留心,自己也会这样吗?观察了很久,她发现,一开始,自己情绪倒没什么变化,失眠却变得很严重,比如11点睡觉,凌晨3、4点醒来是常有的事,最夸张的一次,11点睡,12点就醒了,一直睁眼到天亮。

《金婚》剧照

过了大半年,传说中的脾气暴躁也来了。张和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以前是学生眼里脾气很好的那类老师,说话温柔和善,课堂上有人讲小话,打瞌睡,她一般只是盯一盯,还不行才说一顿,最严厉也就是揪人起来站一站。
但这两年,哪怕只是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左顾右盼,张和的火也会一下蹿上来,恨不得把手里的书砸过去。情绪问题她还会尽力控制,更糟糕的是健忘。去年张和带的是高三,班上的学生都带了两年多,却常常在叫学生起来回答完问题后,指着学生想不起名字,“好像断电一样,脑中一片空白,然后突然一下又好了”。教了21年书,以前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张和感到很慌张。
因为高三每周固定要上16节课,加上补习,可能会有20~22节,去年张和感到压力格外大,再遇上身体频频报错,她甚至偷偷想过,再这样下去,以后还能教书吗?
张和的恐慌还来自身体其他部分的缓慢变化,比如膝盖,她家住5楼,以前轻轻松松就爬上去,现在稍微爬快一点,膝盖就开始痛。而且即使在夏天,她也总感觉小腿凉,走路偶尔还发软,所以已经两年没有穿过露腿的裙子了。此外,张和这两年的汗还格外多,并且是透湿衣服,打湿头发那种,气温低时也会出,也出一下又立马褪下去,再出,再褪下去。有时半夜张和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又出了一身汗。
在此之前,张和对更年期的认知只有两个:停经和爱生气,直到经历身体发生变化,她才去网上查资料,线下问医生,发现自己这些症状,全是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
所谓更年期综合征,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蓉教授对本刊解释,指的是女性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分泌的性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后,在女性全身各主要系统中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医学上,另有一个概念与更年期相近,即围绝经期,分为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一年。但因为更年期症状,有时会先于月经改变出现,有时又在绝经后数年才开始,因此相比概念复杂,但指标相对明确的围绝经期,更年期的意涵又更丰富一些。
与大众印象里简单的情绪暴躁不同,现代医学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与更年期综合征相关的症状,如张和经历的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潮热出汗,骨关节疼痛,甚至包括阴道干涩、高血压、假性心绞痛等等,都是其中代表。用陈蓉的话说,“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

《伦敦生活》剧照

虽然并非所有经历过更年期的人都会出现上述症状,但陈蓉说,超过80%的更年期女性,的确会出现一种或多种更年期症状,其中近一半的女性达到中度、重度。有的人更年期可能只需要一两年,有的人则持续长达十年。
而与广泛的发病程度相对的是,人们对女性更年期的生理过程认知极为不足,出现相关症状的女性就医率相当低下。比如2020年,上海妇幼保健中心杜莉等人对上海某社区3147名40-60岁的女性就更年期症状的就医行为进行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大概四分之一的女性会走进医院看病,剩下的女性都在沉默中忍耐。在这个比例背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处于45-54岁的妇女有9800多万人。

去不去医院看病

陈蓉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副组长,专攻妇科内分泌领域已经19年了。她曾经遇到一位患者,52岁,已绝经两年,因为早上起来手关节有点僵,到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医生做完检查后,确认她不是器质性的疾病,并按经验判断,与更年期综合征有关,建议她转诊妇科内分泌科,并且帮这位病人挂了当天上午同一诊疗时段内陈蓉的号。
陈蓉说,她明显能感觉到,病人走进诊室时,因为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已经有些不耐烦,被告知自己可能是更年期综合征后,不耐烦更是变成了抗拒,一直到离开都没有接受陈蓉的诊疗建议。
作为绝经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陈蓉对这种情况并不陌生。“在踏入我的诊室前,哪怕只是对更年期有一丁点了解,都会更容易接受我的诊疗建议。如果她压根没有心理预期,我突然跟她说她到了更年期,她往往很难接受”,陈蓉说。
在陈蓉看来,这是因为在大众眼里,更年期往往代表着歇斯底里和衰老,是一个骂人的词语,因此很多女本能地抗拒这一说法。但实际上,陈蓉希望强调,作为一个自然而然的生命阶段,绝大多数女性都会在45-55岁之间经历更年期,部分女性可能早在40岁出头,就进入更年期了。而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其情绪变化,也不止有暴躁、抑郁一类的负面情绪,还可能有更加平和的正向变化。
陈蓉希望人们认识到,和人要长大,就要经过青春期一样,人要长寿,也必然经历更年期,因此更年期应该是一个中性词,而需要治疗的,只是更年期综合症。不过正因为人们将更年期和更年期综合征混为一谈,使得很多女性既无法坦然面对更年期,也没能正确认识更年期综合征。
在陈蓉多年的接诊经验里,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就诊,第一原因是睡眠障碍,这并非因为睡眠问题最普遍,而是睡不着觉,尤其使人忍无可忍。她遇到的最严重的病人,曾三天三夜无法睡觉,请求使用麻醉药缓解痛苦。
根据陈蓉的临床经验,一些人的睡眠状态并非一开始就如此严重,而是“睡眠不好可能引起潮热出汗,一潮热出汗,更睡不着,更难受,看哪都不舒服。包括记忆力下降,情绪也会受影响,这些症状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才形成了恶性循环”。而这种恶性循环的起点,往往来自人们对更年期综合征认知的一个常见误区:忍忍就过去了,不选择就医。
《了解的不多也无妨,是一家人》剧照
陈蓉接诊的患者中,有人因为没有注意到钙的流失,患上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有人因为阴道干涩长期不适,夫妻生活产生嫌隙;还有人因为长期的严重失眠和情绪障碍陷入极度抑郁状态的。正是在见到如此多的严重病例后,陈蓉建议,“只要你有不舒服的地方,并且这个不舒服影响了日常生活或工作,你就应该来看病”。
而看病的一个难题是,更年期综合征的根本原因在于,女性体内雌激素减少,进而通过几乎遍布患者全身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受体,引发多种症状。因此要对更年期综合征进行系统诊疗,目前最合适的科室是挂号内分泌科。
但正因为雌激素的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年期症状也复杂多样,可能是头痛、关节痛,也可能是失眠、情绪起伏大,很难有患者一开始就意识到,应该到内分泌科室挂号。上文提到的上海某社区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对更年期综合征进行就医治疗的女性中,39.43%去了内科,22.17%去了妇产科,还有42.93%去了其他科室。
陈蓉说,她接手的病人中,从其他科室或医院转诊过来的比例占10%~15%,其中心血管科、骨科,甚至变态反应科(过敏科)等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医生,经常会向她转诊病人。也就是说其他专科医生拥有一定的更年期综合征知识极为重要,但因为这个学科在中国发展时间短,属于新兴学科,有相关经验的医生实际并不多。
陈蓉曾接诊过一位病人,至今印象深刻。她记得,这位病人有严重的常见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包括乏力虚弱,体重减轻、潮热出汗,睡眠质量差,记忆力减退等。生病之前,她靠体力劳动为生,生病之后没办法干活,和丈夫关系变得很差。来到陈蓉的诊室之前,这名患者已经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但始终没有找到疾病根源,都不见效果。

《实习医生格蕾》剧照

最后,患者的高龄父亲掏了2万块钱,帮女儿北上看病,挂了陈蓉的特需号。在陈蓉的诊疗下,这个病人身体慢慢恢复更年期之前的水平,每月医药费不过一百多元。陈蓉说,了解情况后,她特别替患者心疼钱,也忍不住设想,如果当地就有好的专科医生,这位患者也许不必被折磨两年,更不必年迈父亲掏钱就医。
在陈蓉看来,这可能是一个当前境况的悖论,一方面,不少医生认为,更年期为什么要治,过两年就好了;另一方面,患者虽然普遍存在,但就医意愿低,一些地方如果真的开设更年期门诊,可能也没有多少病人。

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难题

因为膝盖不适、小腿发软,张和曾去骨科门诊看过病,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并未发现任何症状,只能向她解释,年龄到了,身体机能下降,不需要特别治疗,连片子都没让她拍。但日常生活中,爬楼、走路、吹风时,张和还是感觉痛,除了按时吃钙片,没有别的办法。
今年夏天,因为出汗实在太多,造成脸、脖子部位的皮肤变得非常粗糙,一碰水就痛,张和在朋友的建议下去看了中医,被诊断为气血两虚,拿了几剂中药。喝药以后,张和的出汗症状并没有缓解,她在心里也接受这一现实,“可能这个东西就是治不好,毕竟我身边很多朋友也是这样的。”
受限于医生的认知与水平以及病人的接受程度,陈蓉说,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目前在中国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疗理,甚至正念、冥想等。星状神经节阻滞也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即通过局部注射麻醉药,阻断所支配区域的交感活动,从而改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循环障碍、痛觉过敏、异常出汗等。
而在国际上,目前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主流治疗方法还包括绝经激素治疗,即以补充雌激素为核心的综合疗法。这一疗法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因效果显著,在当时就迎来第一个应用高潮,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数据表明,激素疗法使得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上升,绝经激素治疗随即迎来低潮。随后医学界发现,在补充雌激素的同时相应添加孕激素,既能保留激素治疗的益处,又能规避新的健康风险,激素疗法才又迎来第二个应用高潮。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一项基于27347名健康绝经后女性的大型研究发现,雌孕激素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超过了预定标准,绝经激素治疗再次陷入低谷。这项调查的随诊时间后来被延长至20年,截止2020年的随诊结果显示,雌孕激素治疗从数值上增加了乳腺癌发生率,但没有明显增加乳腺癌死亡率;对于切除了子宫,仅使用雌激素治疗的患者,则降低了乳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
绝经激素疗法在本世纪初传入中国,陈蓉也是在这个节点进入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在陈蓉看来,针对绝经综合征,绝经激素治疗属于系统性的针对病因治疗,也就是大众理解的“治根”治疗。但直到目前,中国的绝经激素治疗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使用的医生和病人都不多,在各项数据中,都不足接受更年期综合征治疗所有患者的5%。陈蓉说,一方面,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听到“激素”一词,都有畏惧心理,很难接受;另一方面,绝经激素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风险之一正是来自于对乳腺癌的担心。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比欧美女性要早,40多岁发病率就开始升高了,正好与更年期重合。但陈蓉强调,绝经激素治疗造成乳腺癌的风险并不如人们想象中大。比如美国2022年关于绝经激素治疗的最新指南上就提到,以葡萄酒来类比,激素治疗引发乳腺癌的风险会略高于每天喝一杯葡萄酒,但低于每天喝两杯葡萄酒。
关于乳腺癌,陈蓉提到,“体重过胖,抽烟喝酒,甚至长期的情绪不好,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因此需要首先提醒女性,到这个年龄了要注意筛查乳腺癌;其次,我们要优化药物,降低风险,而不是简单拒绝这种治疗方式。这种简单拒绝可以理解为因噎废食。”
《小欢喜》剧照
陈蓉提到的优化药物和治疗,实际上涉及人们对绝经激素治疗的另一重现实担忧,即激素治疗的治疗时机、用量都很重要,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必须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水平极为关键。“专科医生也要去专门培训,不能想当然。一个普通的妇产科医生,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也很难完成绝经激素治疗具体的操作”,陈蓉表示。
中国目前能用好绝经激素治疗的医生并不多,陈蓉认为,培训学习的过程本身并不难,难在绝经激素治疗的发展历程很复杂,很多医生还停留在历史上负面的研究结果中。“我们这个领域发展很快,后面很多证明绝经激素治疗益处的研究不能被大家及时发现、跟进,也容易形成认识误区。”
最后,陈蓉也强调,“绝经激素治疗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需要综合措施,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特殊的人生阶段

50岁这年对张和来说并不好过,除了自己进入更年期外,她的母亲也患上了梨状肌综合征,右脚不能下地。张和的母亲在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后,腿已经可以走路,但还是经常无来由发麻,加上腰椎不太好,只能接受张和父亲的照顾。张和如今每个星期去看看父母,“老人身体不太好,情绪也就不好,看着挺可怜,但我也没有办法”。
父母以外,家庭生活也让她感到疲惫,比如经常和丈夫吵架,需要照顾读高三的女儿。女儿和她吵架时,女儿总抱怨张和“更年期”到了,对她发泄情绪。张和感到冤枉,“其实不是的,是我说太多次她不听,我生气了。”
张和还发现,以前哪怕手头钱不多,也不觉得有负担,因为反正上班有工资,但现在,她忍不住会想,再干不了几年了,要考虑养老,钱也不敢花了。最重要的是,她常常对一些事感到无能为力,觉得没有改变的机会了。“这两年,一下就觉得自己老了。一算,已经50了,后头的日子不好过了。”张和轻轻地说。
在陈蓉看来,张和的这种状态很普遍,“很多女性一直受的都是比较传统的利他教育,要去帮助家庭、帮助丈夫、帮助孩子,为他们付出。也就是说,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按照别人的期望和社会的期望在往前走。”但到了这个年龄段,陈蓉觉得,更年期带来变化,恰恰是在提醒女性,要把目光转回自己身上,怎样把现有的生活变得更好,才有能量去辐射他人。

《请回答1988》剧照

以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为例, “治疗是一个综合措施,女性自己积极地应对也很重要,甚至你对更年期这个问题的认知,都会影响疗效。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健康饮食、多运动、保持体重,找到调节心情的办法。如果能活到80岁,其实后面还有30年的人生要继续。”
(文中张和为化名。感谢上海长海医院顾仲毅医生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参考资料:

《更好更年期》,陈蓉,2022

Menopausal Symptoms and Perimenopausal Healthcare-Seeking Behavior in Women Aged 40–60 Years: A Community-Bas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Shanghai, China,Li Du , Biao Xu , Cheng Huang , Liping Zhu , and Na He , 2020   









排版、审核:小风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古巴对美国污名化的反制成年男女之间最深的误解TOP5你们苦等的“家庭月历”,终于更新了2023最新版!家家都需要的时间观培养神器创建你自己的知识地图: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潮热与愤怒,闭经和情欲:女作家如何重新书写更年期?结束精神疾病污名化!《柳叶刀》发布重大报告有关买房政策的误解和对米歇尔奥巴马的污蔑:歧视非裔引发了多少假新闻?水容量最小的湖--伊利湖持续进化背后,家用打印市场迎来「奇点」时刻被污名化的福奇医生漳州云动岩上个今年吃的第一个月饼这个关于「避孕」的误区,骗惨了太多姑娘!刚刚!AI 2023插件终于更新了,新增一百多种功能! [ 第311期 ]“卡塔尔小王子”爆红背后的中文互联网贫瘠困境当更年期遇到青春期——康妮育儿吐槽贴酒、茶、水与人生-随想点滴总演坏女人,是对她最大的误解各位对同性身体的误解,是真TM令人卧槽啊……Livehouse是如何被污名化的?别的简报|为避免污名化,猴痘将改名为“M 痘”美国四好友一同离家后失踪警方:遭枪杀、肢解、投河SIGIR 2022 | 集理解、策略、生成一体的半监督预训练对话模型关于更新赴华人员申请健康码要求的通知国内105座大城市名单出炉!城市化背景下,这个专业“钱”景无量!在美国196.自学成才,天赋勤奋义和团运动不应被“污名化”限时3天,半价微课,多位多元化背景导师带你备战申请、面试!神吐槽: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都想到“更年期”了!美财长喊话中国:要稳定中美关系,首先你们要消除对我们的误解月经到底是怎么被污名化的?8/12 波士顿新闻汇总|CDC取消隔离和社交距离建议 吴市长亲测橙线接驳巴士线路 麻州猴痘患者因检测和治疗困难投诉DPH暴躁、发疯、歇斯底里....更年期,让女人第一次直面死亡增28702例!明日交通计划有变,五条地铁停运!证件换发有新举措!法国参议员也遇窃!警方:勿对外国人污名化拒绝「更年期」污名化,从了解「更年期」开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