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

健康



Cervical Spondylosis


病因:

颈椎退行性变、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慢性劳损

01




往期推文中曾讲到,治疗颈椎病的最佳季节是春夏,同时也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分析了颈椎病的几大问题,相信大家已对“什么是颈椎病”有了清晰的认知。今天我们结合临床典型案例再做具体阐述,进一步认清颈椎病的危害,从而摆脱原有认识——误以为颈椎不舒服就是颈椎病。

早在2012年下半年美国等医疗权威机构的医学报告提及,15年后全世界50%的帕金森病人将集中在中国。而目前全世界40%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在中国,那么帕金森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是否也有着密切联系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帕金森跟颈椎病存在着密切相关,而国际上目前对颈椎病还是个空白,把它归为脊柱神经这类。今天就对帕金森病与颈椎病间的关联做个简单介绍。









「帕金森」

关注帕金森患者

让生命不再颤抖

 

从临床上说,帕金森病是神经性系统疾病,大多是由于脑部基底神经节内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的缺乏导致,少部分是药物、脑瘤、脑炎或外伤造成。西医一般是采用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制剂、多巴胺催动。类似处理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一样,需要终身服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剂量不断增大。

中医对此却有着明显不同的处理方式,中医认为此病症属于“颠颤”,要从肾脏脾脏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多巴胺缺乏的问题。具体来说,肾亏空造成肾上不荣于脑,脑髓肌肉失养;肾脾两虚,造成痰湿内盛、肝风内动。因此用汤药以补益肝脾肾三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目前西医反对中医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在于:他们认为中医不讲究科学,拿不出客观存在的影像数据等。多巴胺的缺失,你们不补充还用各种中药,中药里难道有多巴胺吗!其实中医更多的是需要找到导致此病的病因,也就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多巴胺的缺失,然后才去治疗,中医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明得各中趣

方为医中杰


02




笔者在这些年的临床治疗中发现,帕金森病的患者,一者肾脾二亏,其中又以肾亏为主;二者肾到达脑部的通路(即脊椎)需要通畅,否则远水解不了近渴。另外,负责脊椎这一“通路”的各关节、软组织与肝脏密切相关,同样需要进行调理。但这些调理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不是立杆见影的。


传统医学认为,针刺头部的相应区域可以促使多巴胺的迅速生成。为什么?因为针刺可以增加脑部供血量,而帕金森类患者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明显脑供氧供血不足。所以要想根治此病,使患者尽快康复,最好在精通中西医的基础上,内外兼治一起调理。也就是外调脊柱、针刺头部,用传统的针、灸、罐、砂、导引、方剂的方法内调肝脾肾,这对医者的要求很高。








“学医道者,不可不明乎经络。”   《十四经发挥·序》





这里我们提到了脊柱,大多数中西医很少考虑到帕金森病与颈椎病之间的关联。此病来说,颈椎第4~8这5对颈神经受压迫和刺激,使得小脑供血不足、血循环减弱,造成瘀血和脂肪在小脑顶端的运动神经元处堆积。


而与这5对颈神经相关的运动神经主要分布在上肢的皮肤肌肉,如果是5对神经同时受压,患者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造成头前倾、躯干伏曲、膝胯关节屈度等强迫体位,因此动作缓慢,移步困难,走路前冲呈碎步。如果是部分神经受压,受压神经对应的相关机体部位会有疼痛、麻木的感觉。这些症状与帕金森病的四个最主要临床表现即运动迟缓、肌肉强直、禁止性震颤、姿势异常,完全吻合。


一个人

逞强的日子

太难熬




03



案例

患者:男性 60多岁。

症状:步态不稳,颈部、手部不停颤动,说话口齿不清。

诊断:颈椎第2~6颈椎盘膨出,黄韧带钙化,椎间狭窄。

分析:颈椎第4~7对神经受压,引起后脑长期供血不足,导致小脑运动神经失调,患者双手颤抖和行步不稳;颈椎第2、3对神经受压,引起面部浮肿、口齿不清。

治疗:3个多月,外敷膏药,针刺穴位:百会、风池、风府、大椎、后溪、足三里、太溪加点穴,最后配合颈椎拉伸法将颈椎盘复位,患者症状完全消除、活动自如。后期加以2个月巩固治疗,并结合方剂(如济生肾气丸、天麻钩藤饮)调理肝脾肾。




Postscript

颈椎病又称“不死的癌症”,2019年世卫组织将之列为十大疾病之首,它将是21世纪仅次于癌症的重量级危害,因此不容忽视。




Cervical spondylopathy









 END

文 | 小医生

校稿 | 菜根

排版 | 央金拉姆

审阅 | Monica

看诊咨询




解密新冠

患者反馈

护生救助

中医养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