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数决的问题在多数决的优化方案中,最简单的是增加一轮投票,而更正规的则是给排名计分(第1位计3分,第2位计2分,第3位计1分)的博尔达计数法。它们都能抑制选票分流带来的影响。那么,这两种方法中,哪一种更为民主呢?说到底,民主的决策方法是什么样的呢?民主的决策方法是所有人(for-all)的民主主义而非多数人(not for majority)的民主。多数决的选票上没有填写“第2位以下选项”的空格。在多数决的选举中,选民只能在选票上填写一个人的姓名,即只能写下候选人心中的“第1位”。换句话说,“第2位以下的选项”均不能写到选票上。这一点和空白票无异。从这个角度来讲,多数决相当于强制选民给第2位以下的所有候选人投空白票。然而,人们心中的“第1位”不代表全部想法。假设“一个民进党支持者最近对共产党的好感越来越强”。他支持的排序本来是“张三第一,第四第二,王五第三”,但现在第二、三位发生对调,变成了“张三第一,王五第二,第四第三”。他心中的排序产生了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是否会体现在多数决中?答案是体现不出,或者说无法体现。因为根本没有对应那种变化的窗口。包括多数决在内的所有决策方法都是“计算盒”。输入选票信息就会自动输出选举结果。而多数决只容许输入最少限度的信息。都说“选举体现民意”,但多数决选举做不到这一点。毕竟选民只能输入少量信息,好比嘴被堵住的人无法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选民只能在选票上填写最支持的候选人,这对于参加竞选的候选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候选人之间存在竞争——一场让更多人在选票上写下自己名字的竞争,也就是争取让更多选民把自己作为第1位的竞赛。就算某位候选人在所有选民心中都能排到第2位,他在这场竞赛中还是一票也得不到。对候选人来说,选民把自己排到第2位还是最后一位没有区别,都没有价值。这样一来,就只能关照特定群体,让他们选自己做第1位,或者通过非难特定群体引发关注,让人们选自己做第1位。这些动机将驱使候选人的行为。这与其称为政治家的伦理问题,倒不如说是多数决这一游戏的规则所导致的结果。二、“二轮决选”与“博尔达计数法”,哪个更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让我们来思考在多数决的替代方案中,增加一轮投票和使用博尔达计数法哪个更好。准确地讲,二轮决选是指,如果第一轮多数决中无人获得过半数选票,则针对前两位进行第二轮多数决,从中决出胜者。第一轮多数决中分流的选票能够在第二轮投票中回流。法国总统选举采用的便是二轮决选,通常第一轮多数决中多名候选人林立,第二轮投票才能选出总统。来看一个事例。2002年的法国大选共有16名候选人参加。在第一轮多数决中,主要候选人之一的保卫共和联盟代表希拉克以19.9%的得票率名列第一,极右政党国民阵线代表勒庞以16.9%的得票率名列第二。被认为与希拉克实力相当的社会党代表若斯潘则以16.2%的得票率借败,排名第三。极右政党进入第二轮选举的事实震撼了欧洲社会,被媒体称为“勒庞危机”。这是选票分流造成的结果。国民阵线没有与其相似的政党,因此集中获得了右派的选票。而在选票回流的第二轮投票中,希拉克以82.2%的得票率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第二轮投票也会出现不相上下的惊人结果。2016年的奥地利总统选举便是一例。在第一轮多数决中,极右政党自由党的候选人霍费尔以35%的得票率占据首位,而处在第二位的是得票率21%的中左政党绿党的候选人范德贝伦。在第二轮投票中,范德贝伦的得票率为50.3%,霍费尔的得票率为49.7%,范德贝伦胜出。范德贝伦原本是维也纳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主要研究决策方法,尤其是决策方法中的路径制作方法。所谓“路径”,就是决策方法的流程。比如二轮决选首先进行第一轮多数决,然后前两名进入第二轮投票。年轻时的经济学者范德贝伦或许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通过自己的研究对象当选总统。极右政党(在多数情况下)没有与其相似的政党,其他政党之间发生的选票分流使它容易在第一轮多数决中名列前位。进入第二轮投票后,即使没能胜出,政党也能得到一次很好的宣传,为今后的人气造势。“极右”一词或许让人望而生畏,但其实欧洲极右政党的主要主张是排斥移民和否定同性婚姻。日本本来就不接受移民,也不承认同性婚姻。可以说,欧洲极右政党的理想国家和日本有相似之处。日本的政党代表选举也经常采用二轮决选。来看两个事例。2012年9月民主党执政时,在野党自民党的总裁选举共站出了5名候选人。由国会议员和地方选举人进行多数决,占据前两位的分别是获得199票的石破茂和获得141票的安倍晋三。没有人得到过半数的选票。于是,国会议员针对排在前两位的石破和安倍进行了第二轮投票。最终安倍获得108票,石破获得89票,安倍胜出。而在2015年1月举行的民主党代表选举中,第一轮投票的前三位依次是细野豪志、冈田克也和长妻昭。没有人得到超过半数的选票。于是,排在前两名的细野和冈田进入第二轮投票,最终冈田胜出。另一方面,“第1位计3分,第2位计2分,第3位计1分”的博尔达计数法由法国海军科学家让-查理斯·博尔达(Jean-Charles,chevalier de Borda)于l8世纪后期提出并首次进行了数理分析。博尔达计数法的原理很简单,在博尔达之前也曾有人提出类似的方法。15世纪在神圣罗马帝国担任布里克森红衣主教的库萨的尼古拉Nicholas Cusanus)就曾建言在选出神圣罗马皇帝时采用今天的博尔达计数法,以“寻觅神的意志”(最终未被采用)。库萨的尼古拉没有像博尔达那样分析这种方法,但认为“该方法可规避无限产生的谬误”。“无限产生的谬误”的真意已无从得知,但库萨的尼古拉身为著名的贤人,指的或许就是选票分流。在博尔达计数法的规则下,选民可以在选票上同时填写“第2位”和“第3位”,因此不会出现选票分流的问题。中欧斯洛文尼亚的少数民族代表选举,是博尔达计数法在国家政务中的一个应用实例。博尔达计数法和多数决看似差异很大,其实在分类上都属于“计数法”(scoring rule)。计数法是按排名赋予分数的决策方法,而多数决相当于“第1位计1分,第2位以下均计0分”的极端倾斜的计数法。三、“博尔达计数法”选出“受到广泛支持的人”二轮决选与博尔达计数法对选票分流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那么,二者的本质差异是什么?是选民对待第2位以下支持者的方式。假设存在多名候选人,一名候选人在所有选民心中均排第二。虽然选民们支持的第1位各不相同,但所有选民均把该候选人作为第二支持的对象。在图表2-1的事例中,该候选人即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