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带娃逛展经验分享:博物馆、科技馆、美术展这样逛才不浪费门票!
我带牛牛去过两次科技馆,第一次2岁,小子什么也没看懂,后悔没给娃提前做功课。第二次6岁,有了一些简单的科普认知,挺感兴趣的,回家还现学现用一些物理知识。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特意跟一位上海的妈妈约稿,她叫Vivian,懂教育爱分享,有一个6岁的男宝宝。下面这篇,是她以自己的经历,分享的超实用带娃逛展经验,干货满满。
人到中年,蹦迪唱K这些早就玩不动了,跟朋友见面除了吃饭,另一项常去活动就是看展。等孩子大了一点之后,我觉得带他一起去博物馆也不错,上幼儿园后,他对世界的好奇心更强了,每天都要问“十万个为什么”,就用这个方法来满足他。还有个原因,这里是吹空调的好地方啊,今年这样经常40度的夏天,白天户外就别想了,泡博物馆吧!
不过带娃去博物馆,我自己也踩过坑,觉得“孩子不感兴趣”“他好像没看懂”“为什么他只盯着一个展区看”,后来我慢慢体会到,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去之前和回家后,我们家长都可以做一些功课,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展出内容。以下是我在这几年里总结出的经验。
推荐这样做
关注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不仅仅是一个预约和购票的工具,一般也会提供参观攻略,推送的科普文章也能给孩子看。
比如我们去过好几次的上海自然博物馆,菜单栏的“展览服务”里就有攻略,是官方推荐的参观路线,给3-6岁的幼儿提供了几条专门的路线,并展示了可以怎样向孩子提问,附上了可配合阅读的绘本和手工材料,可以说是手把手教新手爸妈,照着做准没错了。
自博馆推送的文章,也帮过我一个大忙。我孩子很喜欢博物馆这个窃蛋龙模型(图左),因为会发出叫声,他觉得很好玩,每次都会逗留许久。听名字我一直以为这是种会偷蛋的恐龙,就这样跟他解释了。
直到在推送文章里看到,窃蛋龙并不偷蛋,只是最初发现化石时产生的一个误会。才知道是我自以为是了,于是把文章内容转述给孩子听,纠正了我们许久以来的误解。
自博馆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古生物学者,底下也标注了参考文献,和论文一样严谨,比我们上网随意查到的资料更靠谱。
看绘本或纪录片
有些展,你以为它很简单,但若盲去,会看不懂展品设置的玄妙,乐趣会减少哦。
上海举办过“艾瑞·卡尔展”,我当时很自信,从小读了无数遍艾瑞·卡尔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棕色的熊》《小种子》,去看的话肯定没问题吧。刚进去时,小孩确实很兴奋,一入眼帘就是大大的“棕色的熊”模型,在穿越“好饿的毛毛虫”迷宫时,因为他跑得太快,我都抓拍不到照片。
后面两个区域,虽然他也玩了很久,但没太明白其中的奥义,就是因为没看过相关绘本。
《好忙的蜘蛛》区是让孩子体验蜘蛛织网的过程,虽然跟他解释了一番,他还是拿着绳子原地一通乱编。如果看过绘本,就能知道蜘蛛网最终的形状是什么样,孩子会尝试着自己编出来。
《好努力的甲虫》区,我自己当时也没搞懂这个场景是什么,是甲虫生活的树林吗?后来我们翻了绘本才知道,他钻来钻去的这片绿色是草丛,因为对甲虫来说,小小的草就有那么高啊。
早些年带孩子去自然博物馆时,我想不过就是认识一下动物,照旁边的指示牌说说就好了嘛,结果孩子的问题源源不断,知道了动物名字之后,又问它吃什么,住在哪里,为什么它长这样呢……现场并不是每个动物都有这么详细的介绍,可把我愁死了。
(纪录片《史前星球》中的蛇颈龙)
后来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去之前几天呢,给他看点动物和恐龙的纪录片,提前吸收一些知识点,这样他参观时自己也会比较有目的,会特别留意纪录片里出现过的动物,而我因为陪他看过一遍,他忘记的动物习性和特证,我还能补充给他听。
租用讲解器
博物馆现有的资源当然要好好利用起来,讲解器就是其中之一。一般历史文物类的展出,属于我们家长的知识盲区,我去上海博物馆时就租借了亲子讲解器,一个机器配两个耳机,我们都可以听。
展品旁边有编码,按下讲解器上对应的数字,就可以在耳机里听解说了,小朋友超级认真,如果周围有人讲话,导致他没听清,还会自己再听一遍,听到喜欢的内容还跟我复述呢,这样我也能了解他的兴趣点,暂时看不懂的展品,我们就等大点再来。
还有种讲解音频,在现场购买,回家后能反复播放。之前的莫奈印象派画展实在太火爆,现场人超多,孩子个头小,挤在后面都看不到,幸亏一进场就买了讲解套餐,我们回家后还能自己慢慢研究。
里面不止有音频,还有详细的图文,不需要我自己再回到手机相册里去找照片给他看,一段音频3分钟左右,小朋友能耐心听完。
报名馆内活动
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有儿童活动,类似参加一个小旅行团,讲解员就像导游,会带领大家参观,进行互动。
我们去古埃及黄金木乃伊展时就报名了,讲解员会向小朋友提问,还会提示他们去观察展品的细节,提供的蓝牙耳机能保证每个小朋友都听清讲解员的对话。
在此之前,孩子以为木乃伊就只是缠着白色绷带的躯体,看完展才知道他们的棺木长得不一样,随之埋葬的物品不同,原来动物也有木乃伊。我原本担心,孩子看到木乃伊会不会害怕?其实并没有,讲解员穿插讲了不少古埃及神话故事,孩子挺感兴趣的,以至于忽略了有些木乃伊可怕的形态,回家后还让我再搜一些古埃及壁画给他看。原本单纯为了满足他对木乃伊的好奇,现在可以说是对古埃及文明有了不小的兴趣,是个意外收获,如果只是我自己带他看,肯定没这个效果。
带上速写本
如果是喜欢画画的孩子,看美术展时可以带上速写本,让孩子现场临摹喜欢的画作。这是我以前在东京看画展时,看到一位妈妈让孩子这样做的,那个展览不能拍照,她就让孩子画下喜欢的画作,并记下画作的名字。现在很多名画在网上可以搜到高清版本,可以放大细节观赏,能让孩子对比一下,大师的作品出色在哪里。
最近在看孙艺萌的《在巴黎的每一天》,原来插画师们也正是这样做的呢,图为作者参观毕加索博物馆时画的速写。
推荐图书
北京故宫是很多孩子特别想去的地方,故宫特别大,藏品非常丰富,要想一次看全不容易。书里汇总了建筑、瓷器、名画,书法等,还科普了雕塑上的神兽,历代皇帝,皇子们在宫中的生活等等,都是小朋友感兴趣的内容,画风也很可爱。送了一本打卡护照,去游览的时候可以用哦。
我们家的北京之行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小孩很失望,这本书暂时弥补了一点他的遗憾,要全部吸收也得花上一段时间呢,能翻阅很久。
《你好,艺术!》
一套13册,每本介绍一个画家,所配的文字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小朋友很快能领略画家的风格,是去美术馆之前很好的启蒙绘本。
我孩子看完后比较喜欢梵高、莫奈和高更,每次在别的地方看到梵高的《星空》,他就会脱口而出“旋涡转呀转”。莫奈因为我们去看过画展,所以他特别有感情,睡莲系列他最喜欢,因为展馆中睡莲的展厅很大,很震撼,书里有画作放大的细节,能更好地观察色彩。
相反,他觉得毕加索和夏加尔的画风比较奇怪,有点害怕,我也没强迫他再看,这两位画家的展览也暂时没带他去,等他大一点再说吧。
《和孩子一起去艺术博物馆》
这本大人小孩都能看,小孩最好是6岁以上。语言简练通俗,浅显地教大家如何欣赏名画,告诉我们这幅画的含义,构图,值得关注的细节。像是有一位专业引导员,带着我们提前做攻略。
内容页里的“艺术小侦探”是让小朋友寻找画中的“彩蛋”,会很有成就感哦,我孩子最喜欢这个版块。“趣味小常识”能帮助了解画的创作背景,画家生平。这样我们以后去看画展,就不会一头雾水,像无头苍蝇一样瞎看了。
逛博物馆这事看似轻松,但并不是买了票进去兜一圈就完事了,尤其你希望孩子从中获得乐趣和知识的话,是需要花些心思的,曾经的我也是因为想偷懒才踩了坑啊。后来看到孩子求知欲被激发,有兴趣去了解更多的事,会觉得我们家长做这些都是值得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