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洲志》《海国图志》
《四洲志》--林则徐
《海国图志》--魏源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不只是一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廉吏,作为鸦片战争的亲历者他还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的时代。在与列强的战争中,如林则徐这般的中国人把眼光瞄向了海洋,对准了世界。有一批与他同声相应的朋友,其中当数魏源、龚自珍了。林则徐主持编纂的《四洲志》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此书影响巨大,开风气之先,此后中国人撰写的研究外国史地、探索中国海洋的著作逐步增多,这些著作汇成了引导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时代思潮,林则徐也因之被后人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鸦片战争战败后,林则徐预感自己没有机会继续编写《四洲志》了,就把在广州时搜集、翻译、出版的一部分外国资料及《四洲志》的手稿交给了魏源,嘱托他进一步搜集研究外国的情况和资料,只争朝夕,迅速编撰一部合乎中国人需求的世界概览。魏源接受林则徐委托,以《四洲志》为基础完成了《海国图志》。《四洲志》不足九万字,魏源编《海国图志》,以《四洲志》为基础,广搜新旧资料,并利用了多篇魏源自撰的论文,先后征引了历代史志14种,中外古今各家著述70多种,还有各种奏折和一些亲自了解的材料,系统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海国图志》的体量和内容深度,都超过了《四洲志》。《海国图志》初成50卷,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扬州出版;此后数年,魏源再接再厉,在地理学家邹汉勋、汪士铎等人协助下,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增补为60卷本;咸丰元年(1851年)扩充为100卷本,次年刊行于世,“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源于此书。
魏源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寄托了极大的希望,希望通过这部书找到让国家富强的办法。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相反,许多守旧派骂声却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腐败守旧的清政府眼中,《海国图志》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由于《海国图志》在国内没有销路,于是,一些商人便打起了到日本扩大市场的主意。
而同时期同样因西方列强入侵日本,国难当头,日本的有识之士苦苦探寻着解救国家的良方。而《海国图志》的出现,为日本维新变革人士擦亮了眼睛。当时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在读到《海国图志》“以夷制夷”的主张后,在魏源思想的引导下,佐久间象山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人到发展与西方的关系的重大变化,他主张从全球的形势出发思考日本的方略。另一位维新志士横井小楠,也是在读了《海国图志》后得到了启发,与佐久间象山共同提出了日本“开国论”的思想。他们在吸收归纳《海国图志》的精髓后指出,日本发展之路必是“东洋道德与西洋技术的结合”。
日本的维新派人士认为,《海国图志》的核心内容是“制夷”,“制夷”的核心思想是“调夷之仇国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唯有“师夷之长技”才能抵制其殖民扩张。要做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不仅要发展本国的工业,开展对等的对外贸易,更重要的是推行民主制度,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1868年1月,日本的维新派势力在“王政复古”口号下,发动了对德川幕府的战争,装备了大量西洋新式武器,维新军队虽然人数少,但依靠武器优势,结束了德川幕府对日本长达200多年的统治。此后,以天皇睦仁为首,由改革派武士掌握的明治政府,开始着手实行维新,推进变革,日本逐渐摆脱了西方列强的肆意欺辱,并一跃成为东亚第一强国。半个世纪后,梁启超先生在回顾这段明治维新的历史时,曾这样评价说,日本维新派前辈“皆为此书(《海国图志》)所刺激”,最终完成了改革图新大业。
戊戌维新期间,伊藤博文辞去日本首相,到中国游历,在当时是个重大事情。看到日本维新十几年后,成为强国打败大清,向日本学习维新,变法图强成为举国形成共识。李鸿章与之会面时,讨教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伊藤博文给出的答案是:“可以去看魏源的《海国图志》。”
这个结果不知林则徐泉下有知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