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拖延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拖延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博客

  这几年因《拖延心理学》的热销,拖延也被人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然而无论怎样的讨论,似乎并没有多少作用,该拖延的依然拖延,这点可能在孩子身上特别的明显。

  许多父母反应,自己的孩子无论怎样催促,就是快不起来,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好话歹话说尽,孩子依然故我,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1、主动拖延带来的好处:

  我们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原因,即便其原因是隐含的、潜在的,并不为我们所感知的,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当我们采取拖延的策略,正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决定采取这一措施。

  拖延从外人的角度来看,缺点多多,但是从拖延本人来看,好处却不少,比如可以增加时间进行详细的思考、比如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比如感觉并不重要,优先把时间分配给其他的事物等等。这些好处有时候是不能与外人言说的,比如我们无法告诉领导,我们对手头的事情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更没有办法说自己手头在处理另一个领导交代的任务,身处在职场上的人,说话前多个心眼儿,以及适当的学会拖延,可不是坏事。

  2、被动拖延的缺点:

  拖延当然不是好事,拖延容易让我们颓废、失去时机、丧失机遇,更进一步甚至逃避责任、逃避社会、逃避自我。对轻度拖延者而言,他们能够认识到缺点,也会努力的去改变,但是当期望和现实差距过大时,拖延变成一种不得已的措施。

  对重度拖延者而言,拖延是逃避的简便手段,外界的催促变成了压力和折磨,惯性的原因,即便他们认识到拖延的缺点,但是要改变似乎看上去更加艰难,既然外界环境不会变得更坏,那就继续拖延吧。

 

  3、获得快乐与逃避惩罚的冲突:

  拖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当环境出现变化时,或者转换另外的工作,拖延就消失了。所以,拖延没有多么复杂,十有八九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不喜欢做,一个是没能力做,之所以采取不断的向后推移的策略,不过是为了减轻内心的焦虑感和压力,即便未来的压力和惩罚更多更大,但是我们总是短视的,而且不断期望外在条件的改变,比如妈妈一定要让孩子多做两页额外的课外练习,直接反抗将招致责骂,慢慢的拖延或者先借口干点儿别的,就有可能到晚饭时妈妈改变主意,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想法,都是在不断的寻求快乐并且逃避惩罚(寻求快乐和逃避惩罚,是理享撰写原生心理学的四个基本自然法则的两个)。

  4、我们内心的天平:

  我们内心的需求和动机,时刻在进行着对比和判断,双趋、双避、趋避冲突时刻上演,就好像一架不断调整的天平,我们总是谋求内心最舒适的平衡感,即便这种平衡从外在的角度来看,是倾斜的。

  所以,拖延背后的原因,不过是外在压力不够强大、内心需求和动机不够强烈、不拖延的立刻行动无法带来快乐、拖延不足以招致严厉惩罚……是我们心理权衡利弊的结果。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一点即通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