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芳华》不是电影,是回忆
和电影里的主人公们差不多的年纪,《芳华》带着我又走了一遍当年的岁月。从《草原女民兵》的熟悉曲调开始,到《沂蒙颂》,《英雄赞歌》,《送战友》,和最后的《绒花》。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曾经有过的风华正茂的岁月,是消逝了的简单纯净的青春足迹。几首记忆中永不磨灭的歌曲,几个当年每个部队文工团都在表演的舞蹈,把那一段美好记忆用一根无形的线串了起来。
看过几个片段以后我就知道不管电影的细节如何,其他观众的评价如何,演员是否表演到位,这部片子都不会让我失望的。因为剧本是我喜爱的作家写的,导演是和我一样有着部队文工团记忆和情结的,内容更是我年轻时目睹过的,加上70,80年代的历史背景,这就是为我们这一代人拍的电影。尽管没有高大上,尽管没有特别耀眼的明星,但我却喜欢里面每一个主要演员,包括那个政委和排舞教练。
上大学以前我有过六年时间生活在有部队文工团的大院里。每天看他们去食堂吃饭,看他们傍晚在操场上集合乘车外出表演。女兵们经常成群结伙叽叽喳喳,迈着舞蹈演员特有的小八字步。乐队的男兵经常带着乐器来去匆匆,唱歌的一开口说话就能听出声音的共鸣。我家的楼下就住着一对文工团的夫妇,女的是舞蹈教练,男的是唱歌的。他们的女儿比我小不了几岁。
在我的中学也有几个文工团的子弟。奇怪的是我们和他们仿佛有一道界线横在中间,基本不来往。他们几乎每人都有个一技之长,比如唱歌,拉提琴等等,女孩往往已经是少年文工团员的样子了,走路一律小八字,挺胸抬头,目光直视。学校里的宣传队也被他们占领了,演出时主要节目也都少不了他们。在我们担心插队的年代里,他们俨然已经拿到了铁饭碗,凭着一技之长再加上后门就可以混进一个文艺团体。那曾经是一个令人向往,令人羡慕的群体。直到高考,直到为我们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送行的庆祝会上,我才看到了他们羡慕的眼光。
影片中的歌舞都是当年异常熟悉的。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舞蹈也是每个团必演的,那就是《艰苦岁月》。里面有个红军小战士只能由女兵扮男装来跳,因为太多被托举的动作,这个演员必须非常瘦小。记得看过几个文工团演的这个舞蹈,我每次就盯着这个小战士,这个女兵的水平决定了这个舞蹈的水平,因为她的动作最多,难度最大,给人印象最深。
一代芳华已经老去。感谢严歌苓给我们留下了这部美好的记录,感谢冯导为我们定格了这些纯洁的画面。瑕不掩瑜,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