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对羊肉
羊肉是冬令进补首选的主要肉类之一。药物学上记载,羊肉性味甘、温,其功能补中益气、温补脾肾而壮阳,且能滋补强壮,适宜体质虚弱、阳虚怕冷、手足欠温、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脘腹冷痛,以及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和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小腹冷痛。
关于羊肉用于疾病治疗的记述,在历代医药学著作中多可查获。如东汉张仲景在其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中,用当归三两(9克)、生姜五两(15克)、羊肉一斤(500克),加水煮取汤液,名为当归生姜羊肉汤,用治妇女产后腹中绞痛及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载甘草汤,即以甘草、芍药、通草、羊肉组方,治疗产后腹中绝伤、寒热恍惚、狂言、脏气虚;尚载羊肉汤方,以羊肉配大蒜、香豆豉等制作服用,治疗产后中风、久绝不产、月经不调及男子虚劳冷盛。元代名医及食疗养生家忽施慧著《饮膳正要》,所载的木瓜汤、瓠子汤中均用到了羊肉。
可见用羊肉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食疗方甚多,其服用、食用和制作烹调方法各异,但流传使用历史久远,既可用于治疗又常引为药膳,且宜于冬令进补的应首推当归生姜羊肉汤。因方中当归能补血、养血,其味辛香而略有甜味;生姜能温暖脾胃而散寒,其味辛辣而能矫正羊膻之气;羊肉能补脾肾阳气,补益虚弱之体,故能达到冬日温阳补虚和祛寒作用,确系一道药食两用的良方,如能酌加油、盐和适量佐料,即可成为美味无穷的菜肴。
值得注意的是,羊肉系温补之品,在感冒发热期间,或体内湿热壅盛者,患痰火、疮疡者应禁服;孕妇不宜多食。
羊肉炖吃营养好
羊肉经过炖制以后,更加熟烂、鲜嫩,易于消化,且肉汤也是滋补身体的佳品。再加上合适的中药或营养上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品,滋补作用会更大,如当归羊肉汤、枸杞羊肉汤、黄芪羊肉汤、羊肉萝卜汤、羊肉豆腐汤、猪蹄羊肉汤等。而烤羊肉因为温度过高,容易损失羊肉中的很多营养。
合理搭配防上火
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茭白、笋等;吃羊肉时可搭配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豆腐中的石膏还能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羊肉和萝卜同吃,萝卜性凉,可消积滞、化痰热。
涮肉片的时间不宜太短
涮羊肉能够较好地保存羊肉中的活性营养成分,但应注意选用的肉片越新鲜越好,要切得薄一些,在沸腾的锅内烫1分钟左右,肉的颜色由鲜红变成灰白才可以吃,时间不宜太短,否则不能完全杀死肉片中的细菌和寄生虫虫卵。火锅汤温度要高,最好一直处于沸腾状态。
涮羊肉的汤不宜喝
有很多人认为涮羊肉的汤营养丰富,实际恰恰相反。吃涮羊肉一般要一个小时以上,这期间,配料、没捞出来的羊肉等很多物质在高温中长时间混合煮沸,彼此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研究证明,这些食品反应后产生的物质对人身体不仅没有益处,甚至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如高尿酸血症等。
不宜与醋、南瓜及茶同用
《本草纲目》称,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羊肉大热,醋性甘温,与酒性相近,两物同煮,易生火、动血。因此羊肉汤中不宜加醋。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后马上饮茶,会产生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容易引发便秘;若与南瓜同食,易导致黄疸和脚气病。
一天吃羊肉不超过二两
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会促使一些疾病发展,加重病情。另外,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摄入后,如果肝脏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而加重肝脏负担,可导致发病。经常口腔溃疡、眼睛红、口苦、烦躁、牙龈肿痛者及腹泻者均不宜多食羊肉。一般一天食用50克~100克。
忌用铜器烹饪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以铜器煮之:男子损阳,女子暴下物;性之异如此,不可不知。”这其中的道理是,铜遇酸或碱并在高热状态下,均可起化学变化而生成铜盐。羊肉为高蛋白食物,两者共煮时,会产生某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不宜用铜锅烹制羊肉。【万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