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有关散文介绍

有关散文介绍

博客

        有关散文介绍: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中文里有散文家而无随笔家,英文则刚好相反,有随笔家而无散文家。散文无疑特指这样一种不分行的文字,它以抒情为基调,现实和往昔相互交织,包含了较多的情感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随笔就有所不同了,虽然它并不排斥抒情的成分,却以叙事、引述、评论为主,文笔也较为朴素、流畅。

        随笔可谓是散文的现代形式,就如同自由诗之于旧体诗,它因为驱除了华而不实的成分,更适合节奏日渐加快的生活和写作方式,包括对诗歌和诗人的批评。随笔是一种更为质朴、宁静的文学形式。

       互联网时代的“无铅运动”,导致手—手传阅链的断裂,文本可以自由发表,不再经过任何编辑程序的过滤。这种无铅化/数码化运动,令许多网络文青丧失自我估量的能 力。

      散文的五种困惑

       散文的第一种困惑,是它的家族成员究竟有多少。有散文家认为行政公文及各主流大报的社论(政论),都应当划入散文框架。中国五十年代跟苏联交恶时的“九ping”,振振有词,声色俱厉,可算作“政论式散文”的经典之作,可惜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散文选集,会把这些玩意儿装进自己的箩筐。文学内部文体和文学外部文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从未有过正常的分野。

      散文的第二种困惑,在于它在文学中究竟有多少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作家,仅靠散文就能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这是文学史上最吊诡的现象之一。尽管事实上,散文有时候比其他文体更为重要,例如加缪的散文成就,早已超出他的小说,而成为世界文学的一座高山,就连萨特都对此“有所忌惮”。但跟诗歌与小说相比,世人眼里的散文,终究只是姿色平常的侍妾,缺乏独立地位,犹如一道蕾丝花边,环绕在小说和诗歌四周,柔顺地衬托着主体的形象。萨特与加缪的冲突,也许可以归结为“长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对抗。(来自google)只有在中国,散文才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主体,仿佛它就是文学的轴心。中文教育对散文的偏爱,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

        散文的第三种困惑,散文真的应当是中文教育的轴心吗?大致描述出一个现代散文的演化路线图:第一代为鲁氏兄弟(鲁迅的杂文和周作人的随笔);第二代是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人;第三代以则余秋雨为代表。这个“散文演化三部曲”,为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鲁迅体辛辣,杨朔体甜腻,秋雨体煽情,每一种文体,都是语文老师的最爱。

        散文第四个困惑,是找出中国现当代散文的最大弊端,中国散文家很难实现真正的“纯文学”梦想。散文最初是体制的工具,而后又成为市场的工具。“正能量种专门“画黑暗势力的鬼脸”的散文,难以受到当下中学语文老师的鼓励。因此散文的重量,比鸿毛还轻。这种多重的工具人格,瓦解了作家的独立主体,以致他们无法聚结起强大的心灵力量。但那种内在的精神性(独立意志、诗学信念和终级关怀),却正是文学创造力的核心。

       散文第五种困惑是,散文的出路究竟在什么地方?作家的社会角色,一直是文学所无法规避的难题。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者)、“社会良知的担待者”(引领者)、“传统价值的叛徒”(反叛者),到“汉语创新的手艺人”(实验者),所有这些表情严肃的角色,都是文学家为自己设定的形象。跟其他作家群体相比,散文更需要青年天才的诞生、崛起和突围。

       中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网络文学帖子,而且大都以“散文”的形态面世。但它跟文学毫无关系。它不是文学升华的信号,却提供了散文繁荣的盛大幻象。在这样的图景中,我们暂时还看不到散文的真正出路。

(本文内容参考google)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lilac_北美77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