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狙神回家了!
俄乌战争爆发不久,加拿大一个化名瓦力的程序员去了乌克兰。这个看上去文文静静的男人一下子惊动了圈内人。接着又说他在乌克兰阵亡了。接着瓦力现身了:“我没死,但也不是‘狙神’,就是个程序员。”
额滴个娘呀,这个一惊一乍!
让瓦力一战成名的,据称是他曾在3450米外用狙击步枪射杀了一名极端组织成员。这一战绩在距离上刷新了狙击作战的世界纪录,因此他获封“全球最顶级狙击手”的称号,人送美名“狙神”
最新消息,瓦力回来了!
代号为“瓦力”的他已经回到魁北克,在家中接受了加拿大媒体的独家采访。一脸沮丧的瓦力透露了自己对乌克兰的失望。
挺俄派当然要宣传此事,本老太不想当吹鼓手。
想起了另一位“狙神”,芬兰狙神西蒙·海耶。二战期间,被他的敌人苏军称为“白色死神”。
西蒙·海耶出身猎手,参军服役10年后,赶上二战。
维基说:“西蒙·海耶于1939年至1940年在冬季战争在冬季中对抗苏联红军,用SOKOM/28-30步枪KP-31索米冲锋枪在98天内创下505名至542名经确认的击杀记录,是史上杀敌数最高的狙击手。1940年3月6日,西蒙·海耶脸部中弹重伤昏迷,等他清醒时冬季战争已经结束。”
西蒙·海耶在战场上共待了98天,击杀了505名至542名敌军,是二战期间也是史上击杀数最多的狙击手。
西蒙·海耶战后回归猎人本行,並在芬兰一小镇安度晚年。2002年4月1日,逝世于一所退伍軍人護理之家,享年96岁。
又想起了之前看的电影,张艺谋的《狙击手》。
挺好。尤其比较同期的《水门桥》,后者之夸张之炫技,不是一部严肃的战争片,充其量大号游戏!完全忘了初心。
《狙击手》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中一个狙击班对战美军一支精英狙击小队的故事。张艺谋启用全新班底,这些“娃儿”不负张望,表演朴实,该哭则哭,该慌则慌,没有刻意拔高,反而令人起敬。
美军的狙击精英部分由张艺谋女儿张未负责,美军狙击手精明冷静,故意放走被俘的志愿军侦察兵做诱饵,不料他身上果然有重要情报,聪明反被聪明误。争夺侦查员增加了影片悬念。
故事聚焦战场上一个小小的角落,一场无名的战斗。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天,但是打动了人心。
《狙击手》的原型是被称作“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的张桃芳。张桃芳十三天用二百一十二发子弹毙敌一百四十名,平均每三发子弹杀敌两名,每天干掉敌军一个班,合计在三十一天内,用四百三十七发子弹毙敌二百一十一名。
志愿军的狙击武器远远不如对手。据说使用的是老毛子1891年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在200米距离上精准度较高,尤其是老兵使用,能打出不次于专业狙击步枪的高精度。志愿军会集中一些枪况好、精度高的枪支供神枪手使用。
在志愿军之前,使用莫辛纳甘步枪成名的狙击手是苏军上尉瓦西里·格里高叶维奇·扎伊采夫。他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一个多月里击杀225名德军,(包括11名狙击手),因此一战成名。真实数目可能更高,部分学者认为甚至可能高达400人左右。
有意思的是,战后瓦西里就在基辅度过一生,1991年去世,享年76岁
很早一部狙击手电影是《大敌当前》(英语:Enemy at the Gates)就是根据瓦西里·扎伊采夫事迹改编的。饰演苏联狙击手的是裘德·洛(Jude Law),饰演德军狙击手的是爱德华·阿伦·哈里斯,( Edward Allen "Ed" Harris)。
两个大牌明星,一个来自英国一个来自美国,为瓦西里歌功颂德,算是当年北约给苏军狙击手拍的一个宣传大片
刚刚看了一部关于狙击手的纪实片《狙击手的战争》,写来自塞尔维亚的狙击手德基在乌克兰。起初,他斗志昂扬。还被邀请到顿涅茨克一家中学做演讲。
学生问:
你杀人什么感觉?
没有感觉,我从来不向手无寸铁的人开枪。
那时的德基自信满满。
但是三年后,当他离开时,他说,战场上没有好人,你每杀一个人,他们都有家庭,还有父母、兄弟、还有妻子。狙击手是军队里最艰难的角色。
记者问:那你当兵想干什么角色?
我宁可当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