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德州印象(3):红色的乡村与蓝色的大城市

德州印象(3):红色的乡村与蓝色的大城市

博客
众所周知,德州是共和党的天下,并且历史上产生过三位美国总统,他们是第36任总统林登·约翰逊,第41任总统乔治·HW布什和第43任总统乔治·W布什,其中后两位共和党总统均来自布什家族。当前参选2016总统选举的J.布什如能当选将是第三位来自布什家族的共和党总统。
 
无论从面积,人口还是GDP(见拙文德州印象(2):宁愿相信联邦军事入侵传言,德州都是美国第一大红州,也是共和党的选举票仓(与之对应的当然是加州)。但是德州的主要大城市却是以民主党为主蓝色城市。据统计,奥斯汀,达拉斯,休斯顿和圣安东尼奥等德州的主要大城市,分别在2012和2014两次美国总统选举中均投票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其实这一奇特现象并非只是德州局部的现象,在美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显示着一种美国的城乡之间的政治分化。
 
事实上,红州-蓝城的现象遍及整个美国,如今城乡之间的这种政治分化的鸿沟也越来越深。 因此,如果说城乡的分歧导致美国政治分裂(Politically Divided)并不过分。统计发现当城市人口在超过10万以上,就会有加快变蓝趋势。2012年总统大选中除少数大城市,如凤凰城,俄克拉何马城,沃斯堡,和盐湖城等投票给共和党外,多数投票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下面这张选举地图清楚地显示“红州-蓝城”的政治分歧如此的鲜明。
 
图一:美国城乡政治差别明显。一些美国蓝色大城市还位于其深红的以共和党为主的州,而德州最为明显. 选举地图清晰地表明:突起的城市逐渐变得更蓝而其他乡村地区则变得更红。(Curtsy to Robert Vanderbai for the photo)
其实,蓝色的城市与红色乡村之间的这道政治鸿沟一直在加深, 特别是近30年。自198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各大城市变得更蓝。例如2012年,30个人口最多大城市中的27个城市均投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票。从地理分布上看,过去的20年中,民主党强化了沿海特大城市,工业中西部和密西西比河和新南城市, 而共和党更加巩固了西部山区,草原腹地和圣经地带(Bible Belt). 
 
密歇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马克·纽曼制作统一张统计计地图(图二)。 该图基于选举中人口密度,分析了为何深蓝的县数量比红县少许多,所占地域面积也比红色的县小许多,但是却能在选举中取得优势的原因。
 
图二。马克将蓝区选票分散化后,解析蓝-红对垒中的不为人了解的内在影响因素和揭示稠密人口但区域小蓝县胜出的现象。 (Curtsy to Mark Newman for the photo)
 通常居住于城市的人们比居住在乡村更自由化,而城市自由化对于相对保守的乡村是产生政治分歧的主要因素,这包括对社会问题的普遍看法。诸如赌博卖淫,吸毒合法化(大麻),死刑与协助自杀,同性恋及婚姻,种族歧视与冲突及其它方面(如,堕胎,枪管,移民,医改,教育与税收等)。对这些社会问题看法不同也通常是产生城乡或者是兰红之间政治分歧主要原因,而这些分歧看法有时可以变得非常激进甚至血腥。当然这些议题最终会刺激和推动国家的立法,经最高法院裁决后,以推出新的联邦法律。如最近通过地允许同性婚姻的法律。
 
不过,一部分人担心”红州-蓝城“之间日益加深地政治鸿沟会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例如,那些不能容忍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红州居民可能会请愿,要求退出联邦请求独立。事实上,2012年到白宫请愿独立有50个州,其中7州发独立宣言,有约66万人签名. 各州中自然以德州当仁不让,呼声最为高涨,该州签名要求独立的人数超过10万。白宫回应德州要求独立的请愿也自然是,坚持国家统一,拒绝闹独立。在是否因政治分歧最终会导致国家分裂问题上,也有不同看法。另一部分人认为, 城乡兰红政治歧见说到底还是“驴象之争“。 而民主党和共和党持不同政治主张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认为这种由于政治分歧导致而国家分裂的担心实在是没道理,太过虑了。
 
 图三。奥斯丁市的德州首府市政厅,该市人口约100万。 据说当有三位总统以上来自同一个州,这圆屋顶可以涂上金色。如果真如此,J布什要是当选这圆屋顶有望涂上金色。


图四。 奥斯丁街景, 吉他。奥斯汀号称是“现场音乐之都”(the capital of live music)。 市区内音乐活动主要集中在第六街,晚上有几百个小型乐队在各种酒吧内演出。



图五。奥斯丁街景,大尾鹩哥。 一种街上常见的黄眼黑鸟,在笔者的椅子旁等吃的。


图六。 奥斯丁街景,似墨裔小伙子。 坐在笔者对面午间休息。


图七。 奥斯丁街景,旅游观光车。 市内多见的小型观光车。



图八。 街景。 街头酒吧。 市区内有很多酒吧。

图九。 德州的烤牛排不错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Yz_river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