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装着满满回忆的弹硌路!

装着满满回忆的弹硌路!

博客

在我的童年时代,上海市区里还有不少用石子或石块铺成的小马路,叫“弹硌路”。我家花园的小径也是用石块铺成的弹硌路。弹硌路的一边是竹子做的篱笆,另一边是修剪整齐的瓜子黄杨树。整个布局让院子显得小巧玲珑,充满了园林的色彩。

弹硌路在上世纪中期是上海常见的路面。据记载:早在明清时期当时的上海县城就已经有这种路面。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时,上海的弹硌路近4000条,总长80多万米。我猜想江南一带其它城市也会有这种道路,我印象里仿佛苏州就有。

当时的社会,各方面还不太发达,铺这种弹硌路,取材方便,低廉(人工几乎可以不计)。我看到过,工人们先拉来一车车的石块,堆在一边。地面用木制的刮板整平,再在上面撒上一层细沙。把石头放在沙上,用一种特别的榔头固定位置。这种榔头一头圆形,一头宽扁。扁状的用来刨沙、撬石、调整石头间距缝隙。再用圆圆的另一头敲实。然后在所有缝隙中填进细沙,再浇上水。等待数日之后,就可以行人行车。过一段时间,尤其是下过几场雨之后,石沙的结合更为紧密,路也越发坚固,就成了弹硌路。

弹硌路透气、容易翻修。哪里坏了,重新填进去石头泥沙就可以使用。要修地下设施,只要挖开路面,修完以后再把细沙,石头填回去,快速恢复路面。下雨天排水也很快。

但是骑自行车经过这种路面,坐在车座上感觉到的跳跃和震动的滋味可是不太好受。所以每当遇到这种路面,能绕道的就绕道,实在绕不开的就减速经过。老上海人称坐车经过这弹硌路为“吃弹簧屁股”,很是形象。这种感受伴随了上海好几代人的生活。

那时,在我家居住地附近也有好几条弹硌路。

安义路,是一条100来米的小路,上面铺的就是石块。这是个露天菜场。每天清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都是忙着购买一天菜蔬的家庭主妇,或保姆(以前叫娘姨)。他们差不多在菜场天天见面,一路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也有人买完菜,顺便把家里要上班和上学孩子的早饭(大饼,油条,粢饭,羌饼等)也买了回去。一天的早市结束以后,肉摊和鱼摊还要洗刷案板把地上弄得湿漉漉的,但是不会积水。

另一条是和平路,也是一条100多米长的小马路。在一边错错落落地开着各种小吃摊贩,大饼油条,羌饼,豆浆,小混沌,生煎馒头,菜馒头,菜肉馒头,肉馒头等,从早到晚人流不绝。马路另一边还开设了街道的地段医院,方便居民就诊。

这些都是老上海人的共同记忆。如今上海市区存留的弹硌路已经很少,而且有的已经面目全非了。改之以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熟悉的弹硌路却渐渐消失不见。

黄浦区新天地新修建的弹硌路

看到这个如同水泥地一样的平滑的弹硌路,总觉得,这些新时代的弹硌路毕竟不是老上海的弹硌路。它没有岁月的积淀,以及人情的打磨。那些曾经的弹硌路上,每一块石头都记忆着上海人的情感。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匆匆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