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声叹息,我们的人生像浮萍吗?

一声叹息,我们的人生像浮萍吗?

博客

日前看了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主持的一档节目“非常靠谱”,那一档节目的主题是:“记忆中的老上海”。讲述人生的漂泊,颇有感触。

他们谈到,上世纪5,60年代为了大小三线的建设,从一些大城市,工业发达,生活水准相对比较高的地方,为了国家工业,国防的需要,转战到了一些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的大小三线地区,有些还是在深山老林,人迹罕见的地方工作,生活。不少人在那个地方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们现在都已经有第三代了,对于自己最后的归属十分迷茫。有一位女士谈到自己的处境有下面一段话“我现在算上海人吗?不是。上海那里已经关系淡泊了。算贵州人吗?人家也不承认。说我是上海人。回上海去?儿孙都在这里,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上海人。所以我就跟他们说,以后我死了随便把我的骨灰扔了,不要上海,也不要贵州。”悲切之情溢于言表。

另一位是个作家,现居住在香港,香港人认为他是上海人,上海人认为他是香港人。他说的上海话已经与现如今上海人用的言语有不少差别。他觉得自己像个浮萍,不知归宿在何方!

古人诗词中形容人生为浮萍的比比皆是,这一首陆游的“行路难”我特别喜欢。

《行路难》作者: 陆游

平生结交无十人,与君契合怀抱真,

春游有时马忘秣,夜话不觉鸡报晨。

极知贫贱别离苦,明日有怀就谁语!

人无根柢似浮萍,未死相逢在何许?

道边日斜泣相持,旗亭取醉不须辞。

君贵堂厨万钱食,我劝一杯应不得。

人无根柢似浮萍,未死相逢在何许?”作为同样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漂泊在外,而且是漂泊到了一个文化背景大不相同的西方社会,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番历练。

文化的熏陶是从娘胎出来以后就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前后出国的人,大部分都在中华文化中生活了几十年。要改变,适应新的文化是个艰苦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归属感。浮萍就是对这一类人很形象化的写照。

文化融合的过程,会有曲折或艰难的磨练。就像中国人之间在谈论中,会用一些诙谐打趣话,典故,比喻,歇后语之类的,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别的族裔没有这个文化背景是理解不了的。同样,别的族裔在说一些他们的笑话,我们也经常会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其奥妙的所在。一些不同肤色的人种,出自不同的背景,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别是很明显的。公司里,经常同一族裔的人会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进来了一个不同族裔的同事,这种气氛有时就会改变,或者不自觉地改换话题,继续谈下去双方可能都会感到有些别扭。有些ABC,尽管没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活过,最终也会和亚裔的关系较为热切。

这就是归属感的一个方面,跨越这一障碍是一个长期且艰苦的过程。让浮萍生根发芽需要有个质的飞跃。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匆匆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