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迷茫和中年危机
偶然看到北岛的几句诗: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不太清楚这是他在什么年纪写的,但是看起来貌似是在描写中年不太得志的情景。这几句诗,应该是中年危机很形象的写照。
人到中年,不是所有的人都春风得意。实际情况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春风得意。所幸的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大部分人能够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理解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改变他们所能改变的,接受他们所不能改变的,尽量享受现实的状态。
人有理想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这个问题不能泛泛地回答,实在是因人而异。
首先要看年龄。年轻人应该有理想,而且理想还可以远大一点,因为有了目标奋斗的动力才大。理想过于难于实现也不要紧,失败了还可以重新再来,跌倒了爬起来还是一条好汉。年轻就是资本,未来有的是时间可以拿来去尝试。而且,失败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从挫折中学到的最真切。即使最终真的没能得到自己期待的结果,至少可以对自己自豪地说“我努力了,我尝试过了。”而且,年轻人非常可塑,可以有无限的可能性。学理工的也可以去写歌词,比如最近高调出现在《我是歌手》第三期上的那个李健。发现自己的专业不适合自己,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一个新的专业是非常可行的。
中年就不一样了,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没有太多的余地可以去冒险追求自己的梦想。中年人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继续拼搏,离退休只有二三十年,不可以再花五年十年失败一次,也很难再花几年时间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一个新的专业。还有,中年人有跟年轻人不同的困难:记忆力,体力,精力,斗志,成功的欲望都远不如从前。年轻人就象没有驾辕的小马,草原是辽阔的,身体是轻灵的,梦想是自由的,可以去奔跑跳跃和作各种新鲜的尝试。中年人就象长期驾辕的马,身负重担,低着头,看不到远处。对于中年人,更多的是接受现实,或者作一些小的改变,而不是彻底改变现实。想彻底改变现实,中年反弹,梦想重萌,有成功的可能,但是也有很多就象闹笑话,比如电影“American Dream”(1990)中所描述的那个突然发神经想起练健身的家伙。
其次,还要看自身和环境的条件,量力而行。也要看自己和家庭对失败的承受能力。还有就是自己对成功的渴望到底有多大,自己到底愿意和能够付出多少努力。多大的梦想最合适,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个平衡点是不一样的。梦想远大的好处是有可能很成功,如果实现了会很满足。但是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远大的梦想比较难实现,因失败而不满的可能性也更大。有些人会觉得梦想破灭还不如当时没有梦想。梦想比较实际的好处是这种梦想比较容易实现,可以降低梦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对于有些人,只要有一个梦想,就有希望,这就能支撑他一天天过下去,即使最终梦想不能实现他也可以安慰自己,因为自己一直在梦想,一直在努力。这种性格的人可以接受失败,但是不可以接受没有梦想,没有努力。另有一些人,则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想要达到的目标达不到。他们宁可把目标定得很低,没有远大理想,也不愿意冒那个梦想不能实现而挫败的险。这种人,可以接受没有远大理想,可以接受平凡的生活,但是不能接受梦想不能实现的打击。
所以,是有一个梦想而不能实现更痛苦,还是连梦想也没有更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自己的选择。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理想和现实会有不同的态度?这跟每个人从小到大长大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同学,朋友,亲戚的影响,特别是配偶(或人生伴侣)的相互影响有关。而每个人因为自己性格的不同,对理想的追求不同,也会选择不同的朋友,老师,特别是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配偶。 朋友和配偶是自己选择的,所以朋友和配偶的对自己的影响相当大程度上是自己早先选择来的。父母是不能选择的,但是父母对自己的影响也是一种互动,每个人多少还可以有一点作为。
上面讨论的从青春迷茫和中年危机问题,其实是一个存在哲学(existential)的问题。在心理诊所可以看到不少为existential问题而困惑的人,最多见的是这么三类:一类是十多岁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在困惑自己是谁,自己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想要找到自己的定位(identity),他们甚至会问自己为什么活着,人类为什么存在。另一类是中年人,比如有的人四十多岁了,以前一直干建筑一类的体力活,但是现在岁数大了,体力差了,腰也伤了,肩膀也伤了,不太容易找到工作,又没有其它的技能,他们身负养家糊口的重担,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还有一类是老年人,退休了,孩子们也不在身边,没有爱好,没有事情可做,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不成功,不满意,但是已经彻底没有机会重新来过。有研究表明,老年年龄段的自杀率是最高的。这是因为一些老年人的这种认为自己人生失败,但是已经没办法改变的绝望。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有对于那个年龄段最重要的东西(Virtue),也有其心理社会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对于每个人生阶段而言,对其最重要的人也不一样,比如0-2岁时母亲最重要,13-19岁时同龄人和榜样的作用很大,20到39岁时朋友和自己的人生伴侣最重要。每个阶段的Existential Question(存在哲学问题)是不同的。比如,上面说到的13-19岁时想的问题是Who am I? Who can I be?(我是谁,我会变成什么人)。
人生不同阶段的这些特性,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摸索,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去体验。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去考虑这些显得比较高深和沉重的问题。通常,只有在我们的人生路途上出现了一些挫折或不顺时,或者当我们需要对未来的道路作一个选择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想这些问题。当我们困惑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去读书,或者从网上找答案,或者找老师,朋友,家人或者“成功人士”进行咨询。找心理咨询师咨询近些年来在中国也慢慢增多。
其实,刚才讲到的所有这些事情,如果不是要针对一个具体的个人,只是想泛泛地了解一下的话,这样的知识早就有人研究得很透彻,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大师Erikson的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如果想看更多关于这个理论的介绍,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英文和中文的都有。
Erickson's stage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不太清楚这是他在什么年纪写的,但是看起来貌似是在描写中年不太得志的情景。这几句诗,应该是中年危机很形象的写照。
人到中年,不是所有的人都春风得意。实际情况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春风得意。所幸的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大部分人能够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理解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改变他们所能改变的,接受他们所不能改变的,尽量享受现实的状态。
人有理想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这个问题不能泛泛地回答,实在是因人而异。
首先要看年龄。年轻人应该有理想,而且理想还可以远大一点,因为有了目标奋斗的动力才大。理想过于难于实现也不要紧,失败了还可以重新再来,跌倒了爬起来还是一条好汉。年轻就是资本,未来有的是时间可以拿来去尝试。而且,失败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从挫折中学到的最真切。即使最终真的没能得到自己期待的结果,至少可以对自己自豪地说“我努力了,我尝试过了。”而且,年轻人非常可塑,可以有无限的可能性。学理工的也可以去写歌词,比如最近高调出现在《我是歌手》第三期上的那个李健。发现自己的专业不适合自己,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一个新的专业是非常可行的。
中年就不一样了,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没有太多的余地可以去冒险追求自己的梦想。中年人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继续拼搏,离退休只有二三十年,不可以再花五年十年失败一次,也很难再花几年时间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一个新的专业。还有,中年人有跟年轻人不同的困难:记忆力,体力,精力,斗志,成功的欲望都远不如从前。年轻人就象没有驾辕的小马,草原是辽阔的,身体是轻灵的,梦想是自由的,可以去奔跑跳跃和作各种新鲜的尝试。中年人就象长期驾辕的马,身负重担,低着头,看不到远处。对于中年人,更多的是接受现实,或者作一些小的改变,而不是彻底改变现实。想彻底改变现实,中年反弹,梦想重萌,有成功的可能,但是也有很多就象闹笑话,比如电影“American Dream”(1990)中所描述的那个突然发神经想起练健身的家伙。
其次,还要看自身和环境的条件,量力而行。也要看自己和家庭对失败的承受能力。还有就是自己对成功的渴望到底有多大,自己到底愿意和能够付出多少努力。多大的梦想最合适,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个平衡点是不一样的。梦想远大的好处是有可能很成功,如果实现了会很满足。但是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远大的梦想比较难实现,因失败而不满的可能性也更大。有些人会觉得梦想破灭还不如当时没有梦想。梦想比较实际的好处是这种梦想比较容易实现,可以降低梦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对于有些人,只要有一个梦想,就有希望,这就能支撑他一天天过下去,即使最终梦想不能实现他也可以安慰自己,因为自己一直在梦想,一直在努力。这种性格的人可以接受失败,但是不可以接受没有梦想,没有努力。另有一些人,则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想要达到的目标达不到。他们宁可把目标定得很低,没有远大理想,也不愿意冒那个梦想不能实现而挫败的险。这种人,可以接受没有远大理想,可以接受平凡的生活,但是不能接受梦想不能实现的打击。
所以,是有一个梦想而不能实现更痛苦,还是连梦想也没有更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自己的选择。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理想和现实会有不同的态度?这跟每个人从小到大长大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同学,朋友,亲戚的影响,特别是配偶(或人生伴侣)的相互影响有关。而每个人因为自己性格的不同,对理想的追求不同,也会选择不同的朋友,老师,特别是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配偶。 朋友和配偶是自己选择的,所以朋友和配偶的对自己的影响相当大程度上是自己早先选择来的。父母是不能选择的,但是父母对自己的影响也是一种互动,每个人多少还可以有一点作为。
上面讨论的从青春迷茫和中年危机问题,其实是一个存在哲学(existential)的问题。在心理诊所可以看到不少为existential问题而困惑的人,最多见的是这么三类:一类是十多岁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在困惑自己是谁,自己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想要找到自己的定位(identity),他们甚至会问自己为什么活着,人类为什么存在。另一类是中年人,比如有的人四十多岁了,以前一直干建筑一类的体力活,但是现在岁数大了,体力差了,腰也伤了,肩膀也伤了,不太容易找到工作,又没有其它的技能,他们身负养家糊口的重担,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还有一类是老年人,退休了,孩子们也不在身边,没有爱好,没有事情可做,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不成功,不满意,但是已经彻底没有机会重新来过。有研究表明,老年年龄段的自杀率是最高的。这是因为一些老年人的这种认为自己人生失败,但是已经没办法改变的绝望。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有对于那个年龄段最重要的东西(Virtue),也有其心理社会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对于每个人生阶段而言,对其最重要的人也不一样,比如0-2岁时母亲最重要,13-19岁时同龄人和榜样的作用很大,20到39岁时朋友和自己的人生伴侣最重要。每个阶段的Existential Question(存在哲学问题)是不同的。比如,上面说到的13-19岁时想的问题是Who am I? Who can I be?(我是谁,我会变成什么人)。
人生不同阶段的这些特性,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摸索,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去体验。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去考虑这些显得比较高深和沉重的问题。通常,只有在我们的人生路途上出现了一些挫折或不顺时,或者当我们需要对未来的道路作一个选择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想这些问题。当我们困惑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去读书,或者从网上找答案,或者找老师,朋友,家人或者“成功人士”进行咨询。找心理咨询师咨询近些年来在中国也慢慢增多。
其实,刚才讲到的所有这些事情,如果不是要针对一个具体的个人,只是想泛泛地了解一下的话,这样的知识早就有人研究得很透彻,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大师Erikson的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如果想看更多关于这个理论的介绍,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英文和中文的都有。
Erickson's stage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river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