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老秦和小妹的故事(一)

老秦和小妹的故事(一)

博客

笨死了”和“你神经病” 

“笨死了”是老秦对他老婆小妹的口头语,“你神经病”是小妹对老秦的口头语。有一次,老秦和小妹在家里请客,老秦又在嘴里念叨那个“你神经病”的咒语,朋友们听不过去了,说“老秦,你怎么这么说你老婆,也太不给人家面子了。”老秦还是不依不饶的,“她就是神经病!我们今天出去买菜回家路上,她突然喊起来“啊呀,没油啦!”我正在开车,心里就是一慌“什么?没油了?不是刚加的油吗?怎么这么快就没油了,难道是漏油了?还是没有机油了?”赶紧问她,她说是家里炒菜油快没有了。你们说,正开车呢,瞎嚷嚷没油了,吓唬人玩儿,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再看人家小妹,一边做菜一边气定神闲地听着老秦讲故事,一点儿也不生气。 

要说,老秦跟小妹真是天生的一对儿。两个人整天就象互相骂人一样,话都是不经过脑子横着就出来的,挨贬挨骂的人却一点儿都不生气。这个肚量,这个脸皮,让旁观的朋友们不得不折服。有一次,几个人在一起打牌,八十分,叫朋友的那种。庄家叫了后出的大猫,老秦看看庄家不行了,不想跟庄家,但是也不忍心让自己的大猫碰死。结果老秦后面的那个人很果断地把大猫碰死,老秦就很无奈地跟庄家一起输得很惨。小妹随口喊出:“笨死了你,你就不会把大猫碰死吗?” 这一句名言在那个朋友圈子里流传了很久。 

有一次,朋友聚会去一家中国餐馆,老秦一如既往地最后一个赶到,原因当然还是迷了路。老秦很委屈,说“我打电话问了老河,到那个250号出口往左还是往右?他说你看路标,反正最后是往西,也就是往左。哪知道那里是一个转盘,我转到最后往左一转,正好就开反了。”小妹一点也不给面子,“你看看,人家牛校的都到了,就你智商不够,上不了牛校,连路也找不对。”哥儿几个一听,这也太贬人家老秦了,赶紧圆场“小妹你这就不对了,人家老秦这不是总算自己找到了吗。就算开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带这么损人的。这开车找路的事儿跟牛不牛校完全没关系嘛,开车用的是小脑,不是大脑,不需要智商的。”老秦一点儿也不介意,“人家牛校的确实是牛。我来晚了,自己先罚一杯啊。” 

其实,老秦也有他小聪明的地方,不过,有时候运气不好,虽然机关算尽,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那是老秦一家刚来美国没几年时,为了汽车保险便宜,老秦找了一家不太正规的保险公司。一般的汽车保险都是自动就给夫妻双方保险,老秦耍小聪明,说是老婆反正也没有驾照,所以保险上专门写上小妹不在保险Policy上,可以稍微便宜一点儿。偏偏在小妹学车时,一不小心蹭了别人的车。被蹭的是个马上要报废的破车,但是就讹诈上了老秦,小妹没有保险,理屈词穷,搞得相当被动。以后几年,虽然小妹有了驾照,但是老秦也没把小妹加上保险,因为小妹出过事故,保费会大幅度提高。所以,有好几年都是只有老秦能开车,小妹不能开车,生活非常不方便。 

说到小聪明,小妹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小妹能开车后(过了几年,换了一家正规的汽车保险公司,两个人都在保险的Police上),可能是由于开始开车时年龄偏大了吧,总之是动作有些生疏,加上紧张,小事故不断。比如,有一次开车回家后,老秦发现怎么车右边的耳朵(发光镜)耷拉下来了。这肯定是路上撞的,一问小妹,人家小妹根本就不知道发光镜已经被撞得耷拉下来了,当然也不可能记得是怎么撞的了。什么倒车撞在垃圾箱或者电线杆上这种事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车撞瘪了不要紧,小妹发现,正规保险公司虽然保费贵一点,但是赔偿起来可痛快了。小妹索赔上瘾了,连索了三次修车的费用,人家保险公司都痛快给赔了。但是,等到续保险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老秦的汽车保费将近翻了一番。小妹这才发现自己赚了小便宜,现在开始要偿还了。跟保险公司斗智,怎么可能斗赢呢。 

短期内索赔三次是有些过分了,索赔一次总可以了吧。老秦一家就是有这种什么都敢踹(Try),什么都要踹的精神。有一次,老秦家的厕所有点儿漏水,老秦已经麻烦朋友无数次了,所以这次决定自己踹DYIDoit yourself)。老秦TYI的结果用脚丫子想都可以想出来,当然是出事情了。厕所的水管喷水了,墙和地都淹了。老秦把总水闸关上,打电话给装修公司。装修公司估价一万,老秦觉得这个钱可以让房屋保险公司出。你还别说,这次让老秦抄着了,保险公司真的给出了,也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看来,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在美国,有些事情就是要去踹。老秦这种什么都愿意踹,什么都敢踹的作法虽然有不少失败的时候,但是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其实,这么踹来踹去的,有时候赚了,有时候赔了,跟不踹的总体结果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踹得多了,人生经验就丰富了,故事也多了,还是值得一踹的。只不过很多人懒得去踹,或者没有勇气去踹。不去踹,人生固然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波折,但是也失去了很多的体验和成长的机会。仿照ShakespeareHamlet中的名言“To be, or not tobe: that is the question”,也可以这样说“To try, or not to try: that is the question 

(本文绝对是搞笑虚构,而且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有雷同,纯属偶然。)
(本文曾在2011-2012海外原创圣诞及新年文学作品大赛起哄凑数)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riverside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