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第一次做远程精神医疗的经历

第一次做远程精神医疗的经历

博客

讲一讲我第一次做远程精神医疗(Telepsychiatry)的经历。远程精神医疗是远程医疗(Telemedicine)的一个分支,而且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分支,因为精神科的诊断通常不需要有身体接触的查体,也不需要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只需要病人和精神科医生之间的视频会议(videoconferencing)。作为题外话,其它比较成功的远程医疗有放射科,病理科等。远程精神医疗还有一些分支,比如forensic telepsychiatryhome-based telepsychiatryemergency psychiatry via telemedicine,还有就是有些缺医少药地区可以建立远程精神医疗来解决问题。 

视频会议,不太了解的人会觉得没什么太困难的,因为用iphone或者用skype等软件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做到。从技术上讲,最难的部分不是声像的传送,而是网络安全。精神医疗涉及病人的隐私权,所以声像的传送必须高度加密。另外,不同的远程医疗采用的传输速度也不同。传输速度越快,声像越清晰,但是费用也越高。 

我做远程精神医疗使用的设备是传输速度快,而且高度加密的,属于比较高端的。我们这个机构里有十多个医生在家里或者医院里有远程精神医疗设备,在十多个医院的病房或急诊也设有供病人用的终端,所以专门有几个做IT的人帮助建立和管理这套庞大的系统。荧光屏不大,大约13寸,挺清晰的。有个遥控器进行开关和拨号等简单操作。我这个终端设备有一个号码,另一端病人用的终端也有一个号码,可以由护士或者技术人员给我拨号,也可以由我往那边拨号。 

为了做远程精神医疗,我要在将近十个不同的医院申请进行远程精神医疗的“医院特权”(hospital privilege)。哪个医院有病人需要会诊时就给我们的呼叫中心打电话,呼叫中心再呼叫我。我给呼叫中心打电话,呼叫中心告诉我是哪个医院的病人,他们的终端号码是什么,我需要联系的护士的电话号码是什么。呼叫中心还会通过Fax或者内部的Email把相关的病历发送给我。我用差不多10分钟看病历,然后给护士打电话了解一下情况,再让护士或者技术人员把终端接好就可以开始看病人了。

通过远程精神医疗看病人跟面对面看病人差别不是太大。由于音像效果比较好,感觉就象在跟病人面对面说话差不多。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通过远程精神医疗进行诊治。有些病人不能做远程精神医疗,比如有严重精神症的,病人正有幻觉和错觉,觉得电视里的人在跟他/她说话,你现在居然真的弄了一个视频会议系统(或者叫可视电话)去跟病人说话,病人会更分不清现实和幻觉了。还有就是如果病人拒绝远程精神医疗,你也没办法给他进行远程诊治。 

我看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住院病人,在家里迷糊了就被送到医院。让我会诊的目的是看病人当时是不是服药自杀,现在还有没有自杀的想法,能不能让病人回家,还是需要让病人住精神病院。我最终的结论是病人是药物成瘾者,当时是用药用多了,但是没有自杀的危险,这个病人需要进行药物成瘾方面的治疗。我需要写一份会诊记录,通过Fax发过去。 

看的第二个病人是躁狂症,前一天刚出院,回家后在家里又胡闹上了,家里人就叫警察来把病人带到急诊部。在急诊部有一些做精神疾患筛查的人员,他们获得初步资料后认为病人应该住院,但是病人坚持说自己没有问题不需要住院。于是他们就要找一个精神科医生做鉴定。按照合同,我们负责通过远程精神医疗为这个医院的急诊提供医疗方面的服务,于是我就通过远程精神医疗看了这个病人。最终我决定病人需要住院,写了一份文件把病人送入精神科病房。这份文件先通过Fax发过去,再把有我签字的原件通过Fedex送到那个医院。 

看的第三个病人是一个严重抑郁症病人,在急诊室的精神疾患筛查人员觉得病人应该住院,病人也觉得应该住院。那就住院去不就行了吗?不行!还要先做医疗保险的预认证(Pre-certification),就是说要把资料先给医疗保险公司发过去,医疗保险公司的人员同意付费才能住院。很不幸的是,医疗保险公司不同意这个病人住院。于是,那些筛查人员就要找一个精神科医生鉴定一下,再去跟医疗保险公司交涉。 

我看了病人以后,认定病人有自杀危险,不住院不行。我把会诊记录Fax给他们,他们再把我写的会诊记录发给医疗保险公司。如果医疗保险公司还是拒绝付费,那就需要我打电话跟医疗保险公司的精神科医生直接商讨。如果还不成功,那还需要试着向州里或者其它资源申请让病人能够不付费就住院。还好,医疗保险公司看了我写的会诊记录,同意付费了,后面的那些麻烦手续就都可以免了。看来我写的会诊记录不错,自己拍拍脑门高兴一下。 

记得以前有一次,我还真的跟一个保险公司的精神科医生交涉过,但是最后还是被拒了。那个病人不是我要收的,是周末值班的医生收的,护士发现保险公司没有预认证就我要去为病人的住院必要性去辩论。病人告诉我他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是没有任何计划去实施,也没有真正想死的意图,现在没有自杀想法了,只是觉得抑郁而已。我自己都觉得很难说这个病人需要住院,最终被拒当然也就不奇怪了。但是,辩论失败还是觉得灰溜溜的,都不好意思跟护士交代。最后病人说,让我每天自己付那么多费用我实在受不了,还不越住院越抑郁,还是让我回家吧。第二天,病房主治医生就只好让病人回家了。 

这一天看了三个远程精神医疗的病例,分别来自三个不同医院的病房和急诊,病人的病情不一样,最后的处理也各不相同。让我体验了一下远程精神医疗的感受。总的来说,远程精神医疗还是很可行,很方便的。不好的地方,一个是毕竟隔着屏幕不如当面说话,有些肢体的细微动作看不到,也没办法递一盒纸巾安慰病人。还有就是不方便找家属谈话。 

对于我来说,还有一个非常令我不愉快的情况,但是这跟远程精神医疗本身无关。我的主要工作是管着一个“筛查和危机干预组”,那里有好几个工作人员随时需要找我商量事情,或者要求我看病人。在进行着这样一个“救火队”工作时,硬要挤出一个小时左右看一个远程精神医疗病人很不容易,看病人的过程中时常会被电话打断。但是,那些电话我又不能不接。这一天,我第一次做远程精神医疗,连设备和程序都不熟悉,他们居然让我看了三个病人,资本主义国家用人之狠可见一斑。呼叫中心的说法是,有几个能做远程治疗的医生有的有事情,有的设备坏了,我是Backup,所以一定要帮忙。 

不管当时怎么着急,怎么痛苦,反正这一天也顶下来了。觉得就象生孩子,生的时候很痛苦,生完了,痛苦结束了,孩子在手里了,感觉也很有成就感。知道怎么做远程精神医疗了,也算一个新的经历吧。而且每看一个远程精神医疗病例还有一点额外收入,可以出去吃一顿大餐奖励自己。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riverside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