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是这样炼成的(二)--- “熬鹰”
《纪念册》的照片文字比例大概是六四开,而“主编”的“灯油”花费,则近乎四六开。花在文字上的精力要多许多。
一字千钧
文字当然马虎不得。拿人名来说,上了纪念册,白纸黑字,写错名字,没有谁会高兴。可偏偏中文的特色之一是同音不同义的字特多,思与斯,凡与繁,小与晓,弘与洪,……有些同学当年自己也混着用,还有与时俱进的。年代一久,本人不出面,别人还真有点含糊。《纪念册》却不能含糊。还是“讨论会”管用,众人拾柴,没有搞不定的。加上保持前后一致,通篇统一,也算尽了“慎重”之职吧。(中文的另一特色是形似而音义不同的字也不少。像鸿鹄(hu)之志,而非鸿皓(hao)之志,…… 。不少名人大腕不“慎重”,必会露怯。抱歉,扯远了。)
来稿踊跃。考虑篇幅和平衡,长的要精简,短的要充实。文字文章的编辑虽然花时间,但“读书如行路”也是极好的学习过程。老夫平时喜欢读书,偶尔手痒也动动笔。可真要“动”别人的文字,还是有点怵。像是初上阵的“理发师”,“化妆师”。先要绕着不说话的“客人”转上几圈,反复端详修哪里,描哪里;细心琢磨怎么修,怎么描;然后慎重下手。幸亏“客人”没脾气,禁折腾。一次不行,从头再来。总要把“客人” 捯饬得更精神,更漂亮,而且一看仍然还得是本人。
当然,除了折腾“客人”(来稿),也没少折腾自己(的文字)。可能比折腾“客人”下笔更狠些。虽然还狠不过古人吟诗作对时“炼字”或“一字千钧”的造诣,但老夫“字斟句酌”的过程还是有的。不瞒您说,老夫还挺享受为找一个合适的字而折腾的过程,成功的感觉挺爽的。
中国速度
国庆节前北京的“誓师聚会”如在昨日,美酒佳肴依旧口齿留香。然而,光阴似箭,一晃五六个月过去了。各种节假日玎玲当啷,一个赶一个。国庆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元旦,春节,元宵节,复活节。《纪念册》的编辑工作,抢在清明节前,终于杀青了。之前,同学们比较了中美两地的印刷厂,及各种条件,决定在北京印。于是,老夫将整册的文件(FILE),分开一一电邮给在京接应的Z同学(北京某“211”重点高校,XXX学院院长)。令老夫印象深刻的,是印刷厂的速度和服务水平,几乎全面碾压美国同行。Z同学谓之曰“中国速度”,但老夫隐隐感到,除了资金到位外,其中绝离不开Z同学的人脉和影响。
“熬鹰”时刻
原本以为,杀青交稿,接下来应该是高枕无忧了。不料,老夫一脚踏进了“熬鹰”时刻。
“熬鹰”,很小时就听说过,但从未见过真的。百度如是说:熬鹰,老北京话,训练猎鹰的方式之一。就是不让捕获的野鹰睡觉,熬着它,使它困乏,一连几天,鹰的野性被消磨。如此调驯成为猎鹰,协助捕获猎物。熬鹰并不容易。熬鹰也是游牧民族狩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猛禽均是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熬鹰是违法行为。老夫此次“熬鹰”,无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鹰,因此怎么“熬”也不违法。
前面提了北京的印刷厂十分给力。老夫交稿后第三天,收到院长同学的微信,说有电邮。下班回家打开电邮,吓了一跳。一页一照,洋洋洒洒四五十幅照片。原来是《纪念册》的小样!老夫惊喜之余,掐指一算。扣掉时差,印刷厂应该是在36小时内拿出了小样一(简称小一)。速度好像跟中美两国的高铁建设成正比。草草吃了晚餐,沐浴更衣。端坐在27吋的显示屏前,仔细审阅小一。因是手机拍摄,边角处的图像字体略有变形。好在清晰度够好,屏幕够大。对照原件,仔细校对。因为稿子太熟了,快了是看不出毛病的。而且,有时要近看,有时要远看,就差没倒着看了。字体大小,标点符号,空格空行,…… 随手将意见记下, 回头还要再确认。不觉夜里两点多了,只搞了一小半。想到早上公司还有会,赶紧鸣金收兵。
第二天准时准点,摆下阵势,接着校对。太太见老夫又是一动不动,目不转睛的跟显示屏上的照片较劲,甩了一句:又熬。熬什么呢?答到:是,熬呢,“熬熬熬......鹰”。一连三晚,终于完成了小一的校对复核。将勘误修正意见列表寄回。大约又是两天后,小二出现,而且是专业相机在专业台面所摄。这回毛病少又清晰。两晚就做完了。只列了4条意见。到了小三,近乎完美,一举拿下。最后是样书,依旧完美,水到渠成。
想想挺有意思。小时候就听过的“熬鹰”传说,如今竟有幸在鲜有人知的异国他乡,自编自导自演了两周时间的“真人秀”。唯独不知谁是其中的“鹰”,老夫?小样?抑或两者皆是。看来,老夫已经被熬晕了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