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恩仇录》之琴童魔咒
“女孩儿项目在我所成长的区域和年代是零,在我成长的环境,享有着最方便的教育环境,比较让人羡慕的是有机会学习舞蹈和乐器,并且参加各种演出,而这种学习往往以女孩儿居多,但谈不上是对女孩儿品质的系统教育。从教育的角度讲,对我个人来说,学习乐器是童年的噩梦,觉得非常浪费时间。但最终不得不承认从中受益良多,包括我所有对梦想的执着都受益于对噩梦的挣脱与反叛。”-from <美式教育看不见的决定性力量>之传统公益组织力量的延伸。
以上这一段是草稿的边角料,还没有想好要不要拿掉。有群友感兴趣琴童那一段儿,有简短讨论,就顺着思路把自己的悲催的琴童岁月理了理。
我是我们家族,包括我爸这边和我妈那边四代以来第一个学习西洋乐器的孩子,当时学习的是小提琴。
现在回想选拔过程就是,80年代末我们市青少年宫选琴童,我们学校的音乐老师在几个适龄启蒙的年级里挑选了几个看起来还算机灵的小学生带去面试。青少年宫的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再看看手,就算面试了。有些小孩学习小提琴,有些学习钢琴,还有学习大提琴和小号的。
但凡这种选拔,我都“厄运难逃”。记得当时几个小孩从舞蹈室通过,我还被舞蹈老师揪过去问要不要学舞蹈,幸亏被后来的同学们冲散了。不过抬头不见低头见,那老师大概记住我了,一连好几年在少年宫或者演出时巧遇都会追着要我学习舞蹈。现在想来,我是我们那一批孩子里最小的,也是眼睛最大看起来蛮灵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然萌。可能也是同期孩子里阅读量最大,又刚搬到那个新城市没多久,总和别的孩子散发出不一样的气息,于是总会“在劫难逃”。虽然总被舞蹈老师拽进舞蹈室,但死撑着没有专门学习舞蹈,否则可能是另一场“噩梦”。那天之后,爸爸喜洋洋地在家里宣布,女儿要开始学习小提琴了。之后就是每周二、周四傍晚雷打不动地上小提琴课,持续了五年,和我妈磕磕绊绊间又“藕断丝连”了一两年。
那时大部分孩子直接用3/4的琴,前面绑i一截,想着能多用一段时间。而我的是2/4的,爸爸妈妈给我选了刚刚适合我的琴。当时教材用的是《启蒙》和《霍曼》,还是当时爸爸写信,读北大的哥哥大老远从北京寄过来的。可想而知全家人一开始对我学琴这件事儿有多么重视(殷勤)。
启蒙老师是北大荒文工团的乐队总指挥,擅长小提琴和钢琴。他女儿当时已经被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录取,后来就读上海音乐学院,留学美国。现在我能清晰地感受并感谢启蒙老师带我认识了西洋音乐和油画。我的视唱练耳,对乐曲的分辨和理解,对音乐的赏析都受益于他良好的音乐素养。
(我记得他也算“奇葩”。奇葩指数么,在我们的生活区除了“上海男人”,然后就是他,之后就是我父亲。文化人融入文化贫瘠的生活区当真不容易)
启蒙老师后来去了其他城市,再接手的青少年宫老师带我们组建了该市第一支青少年管弦乐团,我是那支管弦乐团小提琴第二声部第二把小提琴手。幕布一拉开,就坐在第一排很靠近舞台中央的地方,光线打下来,完全看不到下面的观众。印象里,当时全市学习乐器数得着的孩子聚齐了也就那么多,从大到小排下来,除了第一声部一把二把琴以外,其他的排位似乎和拉得好不好关系不大,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懈怠练习滥竽充数的那个。
想想还是挺幸运的,那时考级还没普及,老师一路带我们参加各种汇演,参加全国比赛,也拿过奖。记得那次站在省会城市的舞台演奏的时候,老师把他的琴也贡献了出来。随着舞台幕布落下,我的一颗心也落下。拿到个什么奖之后,就和妈妈理直气壮谈判再也不学习小提琴了。理由么:小提琴不是为我自己学的,是为满足爸爸妈妈的虚荣心学的。奖已拿,请放过我!!!
所以其实,我的琴童噩梦不是老师的问题,是我和父母之间的问题。
我的成长期爸爸妈妈非常恩爱,一家四口美满富足。我的爸爸妈妈是我见过的最默契和甜蜜的夫妻。正是因为这样,后来没多久爸爸那边的亲戚一家人来城市投奔我们家谋生的时候,妈妈才会扛起责任,让我爸爸继续他的学术生活,自己毅然选择停薪留职开始做起了生意,在举目无亲的担当起两个家庭的生活。我爸爸是非常棒的老师,也是异常勤奋的人,早起组织学生早操,白天带班上整个学年的课,下班和周末总会赶去陪伴妈妈。我从未见过爸爸睡懒觉或犯懒。妈妈家境很好人又善良贤惠还很开朗,开拓生意起早贪黑异常辛苦,却因为爸爸的陪伴夫妻同心从未有抱怨。家里渐渐安顿了亲戚家,日子也比周边同事的家庭富裕,而且总有花不完的小钱在手上。真是让人羡慕。
那我呢?我家住在学校大院,所以爸爸妈妈大概比较放心我。自从妈妈做生意,就起早贪黑,我就很少见到她。家里开始有生意进账,妈妈成了一家人的金主,有事就开始拿钱来解决。刚开始学琴没多久,我就成了“不差钱的孤儿”,身上总有些零花钱,时不时还有巨款。没有人送我去练琴自己去,也没有人督促我练琴,我自己喜欢读小说和滑冰,小提琴就成了生活里的鸡肋。
转眼间该换琴了。
那时换4/4的琴,几个要好小朋友家庭花了血本儿专门为小朋友定制了小提琴,然而我爸妈却犹豫片刻在这里stop了。有人欠我家钱,要用他家的陈年旧琴抵债。那时候小提琴少,古董琴更是稀有。老师说琴还不错,爸妈就决定留下来给我用。只是那把琴本就没什么姿色,加上和别的专门定制的琴一比,音色就黯淡许多,别的小朋友欢欢喜喜拿着新琴练习,我就特萎靡泄气懒得练。其实那琴不差,是我的心情差。
从此,“练琴”两个字就像噪音一样盘踞在我的大脑。爸爸妈妈说练琴,我就说换琴。显然,这时更能让爸爸妈妈兴奋的是存折上直线上升的数字。我说换琴,他们就说等你拉得像那些孩子那么好就给你定制一把更好的。从此就卡在那里,进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我那把破琴就不可能拉出那种声音来,他们开始应付我的需求。
直到我进入青春期,爸妈随口说一句让我练琴,烦得我有一天直接把那琴砸了,妈妈才相当震惊我的变化,我再也不是什么软萌呆的小可爱了。她始终没有给我换琴,却换来我站在学校楼顶威胁她跳楼,和她谈判。她为了让我再坚持学习,随我开口出价码。我已经拿定主意不再浪费时间学琴,也绝不会进什么音乐学院文工团去迎合别人,我要进京上大学,不需要小提琴什么的浪费时间。艰难的谈判结果,我再学习半年(还是一年?记不清),妈妈答应给我买一辆紫色公主款自行车。那辆自行车三四百块,相当于当时一位教师一个多月的工资。
我家就住学校大院儿,上课铃响了从家起跑下楼再上楼到教室,铃声刚好打住,根本不需要自行车。可想而知,买自行车纯粹是无理取闹的矫情。
最后一次演奏是到我们实习老师所属的大学迎新联欢会。演奏很成功,老师很满意,我最后一次用小提琴满足了身边人的虚荣心。
***************************
和妈妈之间因小提琴的裂痕再未曾修补,没有人再在我面前提小提琴。直到到北京上学,爸爸托人把那把破琴送过来,我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讨厌它。甚至还兑好了琴弦请了当时待我非常好的一位大哥,来看我的小提琴。那位大哥不懂这其中的情怀,也无从了解这一切的迎来过往,在滋啦滋啦声中一副一言难尽的表情。之后那把小提琴又被打入冷宫。
直到婚后待产期间,我特别想念父母,这一切过往开始反转。我把幼时和爸爸妈妈有交集的书和记忆全都翻出来,开始学做父母。前面七个月在北京的工作依然繁重,全身心胎教的最后三个月我住在非常宜居的海边小城,每天饱满着精神给腹中的胎儿讲童话故事,读歌德和莎士比亚,读经诵文,听音乐哼唱乐曲,也不管不顾那是不是胎儿的“噩梦”,每天都充实而幸福。此时音乐的每一个音符都会听得真切,每一中乐器都拨动心弦,第一财感受到年少时学习的伏笔和储备一点点被启发和应用,也开始感怀妈妈当年艰难的坚持。当时的居所距离当地的音乐协会很近,女儿出生后5个月我就开始带她去听小提琴,让她熟悉琴房和旋律,一听就是好几年。
先生很用心,看到我的坚持也了解我的小提琴情节之后,托人定制了一把意大利工匠打造的小提琴。打开琴盒那一天非常感动:琴非常精致很漂亮,尺寸也非常适合我的手指,音色浑厚柔润。随便拉几个音符,拨动琴弦都好听,再也不会有那种滋啦滋啦的噪音了。
我终于有了一把适合自己的小提琴!没有一把好琴,所以拉不好琴的魔咒被破除。
在放下小提琴15年之后,我开始推着女儿往返于琴房练习,想伴随着她的成长彻底解除因练琴与父母结下的梁子。我考级,把证书给妈妈看;我听音乐,给妈妈看我女儿享受音乐的视频;我想感谢她,想告诉她,正是因为当年不懂音乐的她当年艰难的坚持在下一代身上开始有了变相的回报。
小时候妈妈忙,我完全没有和妈妈单独去逛街和旅行的记忆,就计划每年和女儿有一次单独的旅行。女儿两岁多的时候,我俩单独到上海来了第一次母女旅行。其中一站我选择了上海音乐学院,推着小推车散着步悠哉地带她到校园感受氛围,到琴房去旁听。
我随机与学生交流学习音乐的感受,女儿很感兴趣地以她的方式参与,一点都不烦躁。还巧遇小提琴教育家俞丽拿老师的学生小陈老师,亲听音乐家的日常与音乐教育带来的品格魅力。小陈老师还非常Nice地带我们去逛音乐学院的学生经常光顾的音像店。
学音乐的孩子没有坏孩子!老师们经常说。
如今我们在美国生活,两个孩子都有接触乐器,生活中每天都有音符在跳动。家里有大大小小的小提琴散落在家里的各个房间,最小的是1/8的,像玩具一样可爱。此时我已经没有小提琴带来的阴影,时而还会享受着某个孩子像发现宝贝一样去拉响小提琴音符的喜悦。
我没有像爸爸妈妈一样要求孩子们学习小提琴。做为破除了魔咒的家族第一代琴童,我早已了解音乐的领域有多开阔。音乐,不仅是学习和练习,还有欣赏和辨析,与音乐相关的职业更是数不胜数。音乐的节奏融入生活,那跳动的音符比三言两语更能表达情绪;音乐的节奏带动生活,每一天经历的日常都带着旋律的优美与磅礴。
我的孩子接触的音乐形式非常丰富,接触的乐器我们也没有设限,我更倾向于他们自己为自己制定计划,选择学习方案。在音乐教育中,我更倾向于陪伴他们一起学习。他们学习钢琴,我也差不多同时启蒙,我和他们做同学,让他们做我的老师,乐器成为我们交流的桥梁。因为我识谱和手指还算灵活,进步和领悟的速度还时常让大大小小的老师很惊喜呢。嘘!既然钢琴老师觉得我这学生还不错,那我当然不会告诉她曾经遭受的魔咒了!哈哈~~
11/12/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