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人史观》读后感(五):变法和民变

《中国人史观》读后感(五):变法和民变

博客

中国的历史很悠久,其中经历了无数的政权变更。但对历史影响更深远的,是制度的变更。秦朝的寿命很短,但它创造的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意义深远。按马克思的说法,生产关系要和生产力水平相匹配,制度就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历史发展了两千年,制度一直不变,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试图改变制度的尝试,来自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姑且称为“变法”,来自于民间的,称为“民变”。

秦制的根源,是公孙鞅所作的变法,可归纳为下列十一个主要的具体项目: 一、强迫人民学习最低程度的礼仪。父子兄弟姐妹,不准同睡一个炕上,必须分室而居(炕, 用土坯或砖砌成的大床,设有灶门,冬天可以在其中燃火。北方冬天严寒,一家老幼全睡在上面 取暖)。 二、统一度量衡制度。强迫全国使用同一标准的尺寸、升斗、斤两。 三、建立地方政府系统。若干村组成一乡,若干乡组成一县,县直属中央政府。 四、建立社会基层组织。十家编为一组,互相勉励生产和监督行动,一家犯法,其他九家有 检举的义务。而检举本组以外的其他犯罪,跟杀敌的功勋一样,有重赏;藏匿犯人,跟藏匿敌人 一样,有重罚。 五、强迫每一个国民都要有正当职业,游手好闲的人,包括世袭贵族和富商子弟,如果不能 从事正当职业,一律当作奴隶,送到边疆垦荒。 六、用优厚的条件招请移民。不分国籍,凡到秦国从事垦荒的,九年不收田赋。以求人口迅 速增加,而人口就是兵源。 七、鼓励生产。人民耕田织布特别好的,积存粮食特别多的,免除他的赋税和劳役。 八、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强迫分居(这是增加生产和增加人口的手段)。 九、人际间争执,必须诉诸法庭裁判,不准私人决斗。私人决斗的人,不论有理无理,一律 处罚。 十、对敌作战是第一等功勋,受第一等赏赐。 十一、必须作战有功才能升迁。贵族的地位虽高,商人的财富虽多,如果没有战功,不能担 任政府官职。

现在有人贬低商鞅变法仅仅是“愚民”“弱民”的权术,这是不全面的。从这十一个项目,可看出秦国那时还处在半野蛮状态,落后、穷困、腐败和一片混乱。也可看出变法意义不仅是单纯的改变法令规章,不仅是单纯的只改变上层建筑,而是彻底地改变,军事改变,政治改变,政府组织和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改变,甚至道德价值标准和人生观念都要改变。“变法”是人类智慧所能做到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把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一千年后,日本效法公孙鞅,实行变法,即著名的“大化维新”,使一个跟当初秦国同样落后的古老日本,崛起为一个文明强国。再一千年后,日本效法西方,实行“明治维新”,蜕变为一个现代化强国。历史已显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而不彻底的国家乱,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只有灭亡。

西汉的王莽,开始了一次意义重大的变法。中国历史有一个现象,每一次政权转移,都要发生一次改朝换代型的大混战,野心家或英雄们各自握有武力,互相争夺吞噬,最后剩下的那一个,即成为儒家学派所称颂为“得国最正“的圣君,在血海中建立他的政权。王莽打破这种惯例,他跟战国时代齐国的田和一样,用和平的方法接收政权,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权臣夺取宝座的程式”禅让“,以后很多王朝建立,都照本宣科。西汉王朝在平静中消失,新王朝在平静中诞生,两大王朝交接之际,没有流血。

王莽夺取政权的目的与刘邦不同,刘邦之类只是为了当帝当王,满足私欲。王莽则有他的政治抱负,他要获得更大权力,使他能够把儒家学说在政治上一一实践,缔造一个理想的快乐世界。

王莽的新政可以用”社会主义“来形容: 一、土地国有:私人不准买卖,恢复一千二百年以前已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 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 二、耕地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 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三、冻结奴隶制度:虽没有马上废止,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 数目不再扩大,使它最后自然消灭。 四、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 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五、实行专卖制度:酒专卖,盐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

二十世纪的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了,一世纪的王莽社会主义当然逃脱不了其失败的命运。王莽失败的原因,有一些和苏联类似,有些则不一样。柏先生归纳出下列五项使他失败的原因: 第一、王莽是忠实的儒家学派之徒,而儒家学派的基本精神是崇古。所以王莽的眼光不是向 前看,却是向后看。他对他诊断出来的社会病态的治疗,认为只要吃下古老儒书上所用的那些古 药,就可痊愈。 第二、那个时代还没有推动这么庞大改革的技术能力,像贷款利息和所得税,都是“纯利” 的十分之一,这涉及到复杂的成本会计,当时恐怕很少有人可以胜任。 第三、王莽没有办法控制丧失既得利益者的反击。 第四、王莽机械的迷信制度万能,他认为“制度确立之后,天下自然太平”。他大部分时间 都用在改革制度上,但有了制度没有可性性和操作机制,还是一句空话。 第五、王莽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经济思想家,但不是一个政治家。政治是权力的平衡,要有进有退,有利益交换有妥协,有镇压有宽抚,但王莽不行。

到了宋代,社会积压的矛盾又呼唤变革,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的王安石效法纪元前四世纪另一伟大的政治家公孙鞅,想用革命性的全盘改革,来挽救宋帝国和士大夫自身的恶运,同时也解救倒悬在水火中的平民,他的见解被皇帝赵顼所采纳。赵顼是一个生长在深宫之中的皇帝,属于少数杰出的英明君 主之一。一○六九年,赵顼任命王安石当宰相,变法立即开始。

变法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柏先生把他最重要的措施,归纳十项。 一、确立预算制度,并控制预算。 二、建立政府储蓄食粮制度。 三、建立政府贷款制度。因为这项贷款是用 田中的青苗作信用保证的,所以称“青苗法”。 四、清查漏税耕地和整理田赋。 五、建立平抑物价制度。 六、建立公平劳役制度。 七、加强国防军训练,淘汰老弱残兵。宋帝国的国防军,一部分集中首都,一部分集中边疆, 轮流更调,目的在使兵将不相熟习,以免叛变。王安石强迫老弱退役,废止“更戍法”, 国防军不再轮调,而把他们永久分屯到重要地区,委派专任司令官(镇将),平时负责训练,战 - 295 - 时带兵出征,使上下互相了解,如臂使指。八、更新武器。九、建立并加强人民基层组织,王安石颁布“保甲法”,规定十个家庭组织一个“保”,五十个家庭组织一个“大保”, 五百个家庭组织一个“都保”。守望相助,随时纠察有没有违法乱纪的人。一家有两个青年时, 选出一个充当“保丁”,利用农闲时,集中军事训练。 十、改进考试课目和学校课程。改为考试议论文,培养青年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中除 了教授王安石所著的《三经新议》(三经:《诗经》、《书经》、《周礼》),还教授地理学、 经济学、史学、法学、医学。

具有超人智慧的人总是寂寞的,甚至是悲哀的,王安石的变法还是失败了。最根本的是,这些变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而王安石得不到像商鞅得到的那样的坚定的政治支持。有些变革也缺乏可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被政治对手无限扩大。而宋朝士大夫的言论自由政策,使得很多知识分子为反对而反对,使得王安石无法形成支持变革的”舆论导向“。所以说,言论自由也是个双刃剑。

封建时代最后一次大变革的尝试,是明朝张居正变革。张是明朝所有权臣中,唯一的敢负责任而又有远大眼光和政治魄力的一位,不以自己 的荣华富贵为满足,他雄心勃勃,企图对政府的腐败作一改革。但他没有公孙鞅当时的背景和王安石所具有的道德声望,更没有触及到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制度不合理的核心,他不过像一个只锯箭杆的外科医生一样,只对外在的已废弛了的纪律,加以整饬。 主要的措施在于加强行政效率,下级官员必须对中央命令彻底执行,不能敷衍了事。张居正屡次调查户口、测量耕田、整理赋税,使负担过多的穷人减少负担,使逃税的“乡绅”纳税。又大举裁减不必要的官员,缩小若干机关的编制。最有成绩的是,张居正任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 黄河,任用抗倭名将戚继光守御北方边疆。

然而,儒家思想下的中国传统政治,是反对任何改革的。尤其是明朝(十 六世纪),正是大黑暗时代,对改革的反对当然更加强烈。张居正所作的这种外科医生的手术,严格 地说还谈不到改革(更谈不到高一级的变法了),只不过稍为认真办事而已。但他所遭到的反对, 却同样可怕。一是丧失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如被裁减的人员,被增加田赋的“乡绅”和一部分不 能作威作福的宦官。另一是习惯性的反对,儒书上“利不十,不变法”,已成为阻止改革的借口。 不幸的是,张居正又因为父亲亡故的守丧问题,触犯了儒家的礼教。

张居正的失败是注定的,当时的社会背景绝不允许他成功。他失败后,十年的改革成果,逐渐化为乌有。一切恢复原状,黄河照旧泛滥,戚继光被逐,边防军腐败如故,守旧的士大夫、乡 绅、宦官,一个个额手称庆。

中国的朝代,总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柏先生总结出的规律是,朝代初起,生计勃勃,其第二,三代领导人是个瓶颈,如果过了这个瓶颈,能维持很长时间,但随着时间推移,出现很多矛盾,如果不能通过变革改变这些矛盾,将积重难返,最后通过一场大动乱,重新达到平衡,开始一个新朝代,周而复始。如果中国不能引进新的机制,历史将永远这样重复着。

柏先生将中国历代民变,在性质上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官逼民反的抗暴群众。第二类是饥饿的群众,饥馑在中国历史上占 重 要 地 位 , 它是大动乱 大革命的原 动力。第三 类是自卫性的联合,县城和村落,为 避 免 官军的奸淫烧杀,联合起来,武 装自卫,当力 量 够大的 时 候,或对抗政 府的政令,或作为 与 政 府 合 作 的资本。第四类是 既 得 利 益 者的反击,像刘 望、刘永、刘 玄,本来是西 汉 王 朝 刘 姓 皇族,因新政 府 的 兴 起 而 降为平民,他 们 连 做 梦 都 在 盼 望 摧 毁 现状,恢复过 去的权势。第 五 类 是 野 心 家,大野心家如公孙述、刘秀,想当皇帝。小野心家如力子都、爱曾,只求在一方面称霸过瘾。

这样的过程,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无数次,比较著名的有:一,秦汉交际间的大混战,以陈胜起义起,六国余孽纷纷参与,混战几十年,最后刘邦得胜建立汉朝。二,东西汉之间的大混战,最后得势的刘秀,其皇族身份其实有疑,但也算应了天命,开启了二百余年的东汉王朝。三,黄巾大起义,这是第一次以宗教名义为号召的民变,最后也变成群雄争霸,三国归晋结束。四,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历史,主要矛盾不是民变,而是民族矛盾,很多少数民族逐鹿中原,民族融合。五,隋唐之际的大混战,以军阀李渊获胜,次子李世民夺嫡成功,建立了唐朝。六,唐末以黄巢为代表的大起义,摧毁了唐朝,然后陷入五代十国的大混战,最后被其中一国宋统一。七,元末大起义,真正的英雄是刘福通为代表的农民起义者,但刘福通并未能推翻元朝,南方军阀混战,最后朱元璋夺取了胜利果实,建立了明朝。八,明末大起义,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军甚至攻入了北京,但最后被外族入侵,中国被满族征服,清朝成立。

前述的民变,并没有什么新的思想,只是历史一遍遍重复而已,历史真像有个公式,代入一个数值,就会出现特定的结果。但到了清朝的太平天国,有了一点不同。

太平天国的政治号召,可分为下列三项: 一、把满族人逐出中国。 二、取消大部分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三、建立一个基督教的社会。 在这种要求下,太平天国做出种种使守旧的顽固派痛心的剧烈改革,诸如:禁止妇女缠足; 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崇拜偶像和崇拜祖先;禁止娼妓;禁止男子娶妾;禁止人口买卖;禁止饮酒; 禁止赌博;禁止迷信巫师巫婆;割掉辫子;厉行土地改革;创立田亩新制度;收土地为国有;照 人口平均授田;创立新历法,废止阴历,改用阳历。这一连串的措施,使中国平空跃进到一个新的境界,清政府对这个跟普通民变不同的新生力量,大起恐慌。但西方那些基督教国家,却十分兴奋,又加上对清政府的恶感,他们都盼望太平天国成功。一八五三年,法国大使朵博尔隆到天京晋见洪秀全,对太平军的严格纪律,以及安定的社会秩序,至为惊异。

太平天国是第一个有西方文化因素的民变,和具有西方因素的变革”百日维新“可以并列,是全新的社会革新运动。但一个具有两千年儒家传统的国家,是不太可能因为一场革命而被瞬间摧毁的。清政府在满洲正规军瓦解后,乞灵于汉人的民兵(团练),即地方性的自卫组织。清政府一位汉人副部长(侍郎)曾国藩正在他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县为他死去的老娘守三年之丧。他 是一个典型的儒家系统士大夫,对太平天国破坏那些固有生活方式的行为,强烈地反感。他以恢 复传统生活方式——他称之为“维护名教”,作为政治号召,组织以湖南省人为主体的湘军,攻击太平天国,成为太平天国唯一的劲敌。

最主要的是,太平天国由广西起兵到天京定都,只不过短短的四年。领导阶层固然都 是杰出的人物,但他们的成功过于迅速,从烧炭工人贫农,转眼间成了帝王将相,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可以说没有经过严重的折磨和必须的训练,使他们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定都天京后不久, 他们就走上黄巢、李自成的覆辙,立即开始腐败,习惯于他们所反对的堕落生活,而且被权力摆 布得发狂,开国的领袖们大部分死于自相残杀。太平天国成长得太快,所有的领导人物,没有国际背景和国际视野, 他们不知道利用外国的援助

李秀成死,太平天国灭,建立政权十四年。 太平天国所作的改革,至少使中国跃进一百年。然后,缠足、辫子、娶妾、吸食鸦片, 等等其他被维护的“名教”,一一恢复旧观。只有一件没有恢复,那就是清政府手中的军权,从此转移到汉人手中。

柏先生讲到清末为止了。我用柏先生的思路来分析一下清后的历史:辛亥革命不能算民变,而是兵变和民族革命的结果,这是太平天国后清朝的军队掌握在汉人手里的结果,也是汉人民族主义发展的一个结果。

但辛亥革命是个大变法,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北洋政府基本属于一个西方式的民主政府,也实行了与秦式帝国体制完全不同的地方自治联邦政府形式。国共两党都不是民变组织,开始时只是属于持有不同政治观点的党派。以后国民党联合共产党通过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了一党专政的国民政府,虽然国名还是中华民国,但新政府是个既不同于秦式帝国体制,也不同于西方民主体制的政权,可以称之为党国体制。因此国民革命也是一场变革,性质属于兵变,是一个政治集团利用军事方式消灭了当权的政府,并完全变革了其体制。

但国民党的统治力比较弱,其实际控制权只在中央军的炮口范围之内,大约是华东六省一市,别说新疆西藏,就是山西,广西这些汉地,也不在蒋介石的控制之下,而在军阀手里。

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北伐)中和国民党合作,后来被抛弃然后割据为独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赋予了其运动”民变“式农民起义的意味。农民成了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支持者,土地革命是中共最主要的革命述求。和太平天国类似,共产党也有了西方文化的成分,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型态,引进了苏联共产党的组织方式。和太平天国不同,共产党有了国际支持,强大的苏联在道义上,物质上帮助了中共。

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巩固了自太平天国以来的对封建主义的打击,缠足、辫子、娶妾、吸食鸦片等等一去不复返了,君主主权也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其建立起来的政权形式是和国民党类似的党国体制。共产党的革命应该归类于民变性质的。

秦式帝国体制存在了两千多年,西式民主体制在中国只存在了二十年,经过国民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确立了苏式党国体制。不知道这种体制能存在多少年,但现代事实上采用党国体制的国家很多,除了中朝越古这些共产党国家,俄罗斯,土耳其等也是实际上的一党制国家,党国制的势头正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期望党国体制马上灭亡的可能性很渺茫,但党国制未来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这是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必须遵循的规律!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朱头山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