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加拿大移民的故事
作为某一文学社的编辑和当值主持人,我很幸运能够及时获得第一手材料。当我在美篇上把文友们的一篇篇佳作贴上去时,在万千感慨之余,我的心更多的是激动、敬佩和鼓舞。透过那些生动真挚、翔实感人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我们那一代移民独立、乐观和勤勉的优秀品质,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我们用智慧而辛勤的双手,开创了一片积极健康的新天地,稳稳地立足于加拿大这个第二故乡。
纵观来自中国大陆的华裔移民,大部分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后(1995-2005)移民来到加拿大的。那个时期,正是加拿大政府首次全面开放对中国大陆的技术移民政策。因此我们或从中国直接申请移民加拿大(如冯教授、刘教授、杨老师、乐天派、小涟漪、Frank、Edith、Michelle等),或从美国进入加拿大(如Diana、爱米、Lucky、清晨花瓣雨以及我自己等),还有从欧洲或其他国家转道而来的(如姜尼、铁木尔等),另外也有负笈海外留学加拿大再留下来的,例如Sam和李教授等。
初到异乡,难免要面对许多艰难困苦,但我们没有气馁和退缩,而是迎着困难而上,努力适应环境,并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从那些栩栩如生的描述中,我们知道原来文质彬彬的大学教授冯老师也曾经去农场拔过草割过菜,去工厂做过搬运工,还闹出过一些笑话。Sam当初留学过来时,一边在餐馆打工一边学语言,好学不倦的他最后学得一口地道顺溜的英语。另一位大学教授刘老师,移民后为了生活,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苦心琢磨起电话推销来。而最励志最阳光的莫过于姜尼的故事了。从欧洲移民过来的他,本想摸着石头过河,甚至边找边打退堂鼓,没想到找工的过程非常顺利,仅仅两周就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让我们这些为找一份合适的工而到处碰壁的人望尘莫及!
如果说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在移民初期责无旁贷地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那么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性,除了要和丈夫一起撑起一头家之外,很多时候还要承受与孩子家人暂时分离的痛苦。然而透过女人柔弱的外表,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坚强的心,和一份份散发着光辉的母爱。大学教授李老师在英国和加拿大攻读时,曾有过人际间的困惑,经受了东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爱米在多伦多餐馆"帮厨",刷的碗比其半辈子用过的碗的总和还多。Diana先是孤身一人在多伦多打拼,等到和丈夫孩子团聚时,女儿已经长大长高了许多。清晨花瓣雨在儿子才几个月时留学美国,后来一家人移民加拿大了,她又要和年仅三岁的儿子分别,那份母子间的深情和不舍跃然纸上……Edith孩子的成长历程,寄托了我们移民父母对孩子满腔的爱和希望,她为培养孩子而付出的无数心血,换来了一个聪明懂事、前途无量的名校大学生。
移民的故事千千万万,其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异乡的孤寂无依,在移民初期尤其显得突兀和明显。幸运的是,我们昨天的艰苦打拼,赢来了今日的安宁幸福,还有我们及下一代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信心。我衷心祝福我们所有的人,在加拿大这块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上,平安、快乐、健康。
当我打完了最后一行字,我走到了窗前。屋外春光旖旎,春花烂漫。家门前的小草坪,经过春雨好几天的浸润,显得是那样的绿油油。我忽然看到邻居家的几个孩子,踩着单车,带着一路欢笑声,往小路尽头骑去,而路的那头,就是那个广阔的社区公园了。就让我暂且放飞我的思绪,跟着孩子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