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了美国孩子的现代心理学
眼前少年N的模样让我大吃一惊,温暖明媚的阳光下,他穿着灰色长袖毛衣和黑色长裤,头戴灰色帽子,弓背哈腰,萎靡不振地像个老头,与儿子的一副足球少年打扮形成鲜明对比。N是儿子的童年玩伴,两人一起参加童子军、足球队,直到将近初中毕业。不久前遇见N的母亲,我问起她儿子的近况,她满脸苦笑地说N拒绝上学,天天呆在家里好吃懒做。我于是叫儿子约了N到公园玩,想让儿子给他一些正面影响。不料才一年不见的功夫,N已经颓废如此。事后儿子告诉我N说的都是电脑游戏和怎样搞烟抽之类的,儿子已无兴趣再和他见面。
N的家庭是典型的美国郊区中产阶级,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曾经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只是不太听大人的话,看得出父母对他不怎么管教。比如当N和其他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他母亲会指责别家孩子。N对学校功课提不起劲头,坐不住,但是对玩电脑游戏很有耐力。N的父母这几年来带孩子看医生,最后得出ADHD(多动症)诊断,N开始吃药,越吃越食欲不振,越发消瘦,退出了童子军,也不再踢足球,对学校功课当然更没了兴趣。根据我对N和他父母的了解,只得叹息,N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又一个受害者。
曾经受过严格的心理学训练、享有全美顶尖知名教育专家盛名的约翰·罗斯门,年过四十岁后深刻反省到,美国现代心理学对美国家庭的影响坏处远大于好处。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心理学家推崇各种子女教育方式进入美国家庭,如今的种种数据表明,从那以后美国儿童的心理健康就开始走下坡路,例如儿童和青少年患忧郁症的人均比例从1965年以来翻了五倍。
现代心理学由三个心理学派杂交而来,一是弗罗伊德派,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童年早期的经验造成的;二是人文主义,认为人性本善,鼓吹high self-esteem(高自尊);三是行为学派,把对老鼠和狗等动物的训练方法用在教育儿童身上。
心理学家罗斯门很不客气地指出,弗洛伊德的所有观点没有一个经得起科学的检验,全是胡编乱造。比如,如果一个年轻人对婚姻恐惧不愿结婚,弗派心理治疗师会对他进行心理考古,问起他的童年,总能在他与父母的婚姻之间找出连接,恐惧他的婚姻会像父母的婚姻那样不幸,或是恐惧他的婚姻不会像父母的那样幸福完满。事实是,童年的经历无疑是对人长大后的人格有影响,但不会起决定作用。
罗斯门还指出,认为性本善的心理学家们,误把孩子偏离常轨的持续行为看成是心理或生理问题的征兆。如果你的五岁儿子经常欺负两岁的弟弟,第一个心理学家会告诉你,这个孩子在用行为表达对父母的怒气;第二个心理学家会说他患了童年期忧郁症,生理失调造成的,第三个心理学家会说他不知道他把弟弟弄痛了,只是试图表达对弟弟的爱;……十个心理学家会有十种说法,他们会为他们的假设理论对孩子进行一个个实验。父母们不再根据正常方式教养孩子,孩子的行为问题也就越发严重,心理学家们于是得出诊断:多动症,对立性反抗疾病,童年期忧郁证,……孩子由小犯罪者变成受害者,变成病人,父母为他承担了后果。
其实对于这个五岁孩子的最正常解释就是,他欺负弟弟是让弟弟害怕他,而且知道弟弟被弄痛了,他需要的是父母的管教,孩子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他生来自私,而且是个有自由意志的个体。
现代心理学的另一个谬误是“孩子self-esteem(自尊)越高,学校表现越好”。事实却是,美国学生的自尊越来越高,在国际上的学业成绩排名却不断下降。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过度强调自己的权利,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尤其在受挫折的时候,事情一不顺利就容易把气出在别人头上,而且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希特勒、斯大林都是高自尊的人,截然相反的是无私的特蕾莎修女,总是想到别人。当父母们小心翼翼地维护孩子的自尊的时候,越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越不把注意力放在父母身上。在学校课堂上也是如此,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老师身上,教学才会有效,
这里要说明的是,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是self-respect(自重),和self-esteem不同,前者以尊重和有尊严的态度待人,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像N这样被诊断出ADHD的美国孩子每年有成千上万,据说占全球ADHD人口的40%,美国竟然是“盛产” ADHD大国。连一些当初极力推广ADHD诊断的专家们都不安了,觉得误诊太多,有识人士更是担忧。把教养失调归结为生理失调,家长们乐于在心理学家们的帮助下推脱责任。药商们对大有“钱途”的药物更是炒作广告,欢喜地推波助澜。可怜的美国孩子们就这样被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