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314.华尔街、世贸中心、圣诞街景
曼哈顿南部的变化
斯岛新港
下车地点我不认识。前面有一个很新的大厦在河边。二层传来流行歌曲,走到大厦前看到英文大字斯丹登岛,这是新盖的去这个岛的渡轮码头。走进去,没顾得上看第一层,身旁一个电动扶梯,马上去看热闹的二楼。
刚到二楼就见几对警察带着狗在检查认为需要检查的客人。我的样子和挎包不是检查对象。因为故意走在一对警察和他们的狗前,他们都不看我一眼。但一个黑肤中年妇女旁边走着一个小黑女孩,刚要走进大厅就被叫住,让她打开手提大纸袋,狗的鼻子在带口闻了闻没特别动作,警察就放她们进去了。大厅是候船室,旁边有各色食物的摊位,音乐来自一个食品摊。
在水边有三个登船的大门,这就是说可同时有三条船靠岸,在大厅的北、南两外侧是下船乘客的出口。
大厦共有两层,每层都比一般楼层高。逛完了二楼,静下心来看一楼。二楼大厅之下是码头工作大厅,有非常大的门通向水边,是否运货不得而知、侧面有工作室等。一楼大厅外面是乘客进入大厦的过渡厅,这个厅用各种方式连接一、二楼:有箱式电梯、电动扶梯和一般楼梯。总之从一楼到二楼不会排长队。为了方便往来,近几年乘渡轮免费。这个新码头与20年前我仅坐过一次渡轮的老码头完全不同,非常现代化。那时需买船票,船小,坐位少,我是站在甲板上渡过的。老码头就在新码头旁边,那里没有如此敞亮、也没有电梯。现在也许是货运码头了。
去看华尔街。
出了码头,怎样去华尔街呢?我问路人,他们建议坐地铁去。天已黑,路不熟,应以安全为首。只一站,走出车站就是华尔街。这里的交易大厅及前面有华盛顿雕像的国家纪念厅都和过去一样。
最大的变化是广场上出现了一个不到一米高站立的小铜少女,头发整齐地扎在脑后,双手叉腰、挺胸抬头、神气地、双眼炯炯有神地望着上面交易大厅。有几位游客和这个铜少女照相。从网上查知是2018年一艺术家放在那里的,市长认为这个铜像给可以承担各种压力的妇女鼓劲、不妨碍环境,可以放得长一点。
不像那个铜牛的命运,1989年12月放在交易所大厅前只几天就因为16英尺长7100磅的大家伙,占地太大,被南移2条街放在一个街心公园旁。
与联合国大厦前一样,交易大厅前有围栏也有戒备森严的两个门岗,另有内部人员使用的门。据说白天交易时游客已不能进去看,这与26年前不同,那时我曾买票进去看了紧张的交易活动。
26年前由于时间太少没时间仔细看。这次看到证交所前面用小砖头铺的广场上有一条石板铺的路,从南向北按年代记录了华尔街的发展史。1642年是荷兰人形成的小通道。1660年就有28个房子了,然后有了市场,1845年大火破坏了当时的市场,重建在现在的华尔街。直到1903年股票交易开始了。多有意思的历史记载方法。
又去看了铜牛。最令人愤怒的是2019年9月,有人因对华尔街愤怒,就把气撒在铜牛上,把铜牛右牛角根部砸了一个口子。游客仍然排队照像,照牛头的人少于照牛屁股的人,很多人抓着牛睾丸照,大概要显示是公牛有战斗力。这是一头正在进行战斗的牛,它的头向左,右腿奋力向左冲撞,显得雄壮有力。用这头公牛的形象来为股市打气,让牛市战胜熊市。
世贸双子大厦的巨大变化。
离开华尔街和铜牛后,夏天的夜晚在海边散步是多么潇洒、闲情逸致。我慢慢向南走,沿海边经过炮台公园、几个大餐馆向西走,经过犹太人的纪念堂就到世贸中心。每次到这里就有许多回忆涌上心头。
1993年十月到那年年底我在中国人开的日本松下公司的代销店做文秘及打杂工作。客户大多在华尔街和世贸中心七座大厦内。为减少罚单,让不懂交通规则又不会开车的我去做副驾驶。蒙混警察。
黑人司机让我坐电梯上去看看,对大楼内高级豪华的气派很欣赏、羡慕,1993年出国前在中国是没见过这样大厦的。
911之后的惨景历历在目,然后重建两个大厦,形成现在世贸中心,和911纪念广场、两个纪念水池、写有在这里逝世人名的墓碑。 这里记录了纽约英雄城市的历史,是纽约变化最大的地方。
哥伦比亚大学(哥大)
我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上网找各著名大学研究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美国专家、教授。哥大的教授建议我可以把“燕京人”这本书寄给东亚图书馆中国收藏部王主任。王主任告诉我北大带学生实习的张主任希望有一本,我想正好请他带三本到燕京大学北大校友会、社会学系、一位研究燕京大学的历史学家。他约我到哥大图书馆见面。
自从1993年到哥大找工作后,再也没去过。张主任告诉我坐一号地铁,在116街下车。我用有轮的包放了近五磅的四本“燕京人”。对我来说真够重的,上下地铁站爬楼梯仍很吃力。
美国的大学有许多门,很多都没有警卫。我下车邻近的门有警卫,正好向他打听图书馆。老远就看到图书馆门前有一男两女三位中国人,我想这位男士大概就是张主任。真让我猜中了。两位女士是来美实习的北大学生。
张主任带我去看了王主任,并带我看了中国收藏部,真是藏有不少贵重书籍、文物等,在中国没见过的东西。还看了早期中国人来该校留学的老照片。
参观结束,我和张主任聊天,介绍我所了解的燕京。
这次旧地重游,还觉不过瘾。接着又在周六晚上看了大学。1993年在这里发生的事情不停地在脑中回荡。找到丢自行车的大门,去看了曾去找工的计算机系楼、数理大楼。想起被人挤掉的工作。一种苦涩滋味涌上心头。几十年过去了,这些苦难的经历永不会忘却。
哥大扩建了一些大楼。纽约的地皮太贵,被周围单位包围,没法大大发展,这和北京各大学,到郊区盖分校大不相同。国家拨来钱,把大片农田吃掉,盖成了大楼。美国的大学不可能如此,没人拨来钱,大学自己筹经费,很多地方要用钱,不能盖分校去大发展。这是两种不同国家的巨大差别。
北京的大学经费真多,但科研成果和国外相差很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圣诞节漫步在曼哈顿
圣诞节那天过去几年是在老人中心吃午饭,弹一会琴,聊天,玩牌,四点钟关门后天已暗下来,就坐地铁回家了。今年老人中心两点关门,阳光明媚,又不寒冷,正好可以在阳光下散步。我乘车到了57街七大道,下车就见著名的卡纳基音乐厅,这是音乐家梦寐以求的表演厅,代表这个音乐家有这一级的演出水平。
我向东走到第五大道街口的美国最大时装店,这个店的圣诞橱窗是设计得最好的。有专门设计师来布置,年年不同。我来美这二十七年每年都在这里照相,几乎每个橱窗都照下来。然后进去欣赏最高级的上千、上万美元的时装。去看设计思想、去看精心的制作,看缝制的方法等,总能得到很多启发。用于自己的舞衣。
第五大道有各种层次的服装。以他们的橱窗为背景可以照出许多好照片。在洛克菲勒中心对面的大服装店的橱窗是小动画片,永远吸引很多观众,排着长队等着到近处去欣赏。
洛克菲勒中心的最大圣诞树是纽约圣诞节一大景致,世界闻名,吸引世界游客观赏。
还有很多大饭店的布置也很漂亮。有人问为什么类似的东西每年都去看,我说庆祝生日,也看到美国的政治、经济的变化。
从1993年开始直到疫情前2019年圣诞,每年都去。93年与小外甥女、95、96年是和潘姐一起玩的。2000年以后和女儿玩。
93,95,96这三年灯最亮,布置得最漂亮。这是克林顿时期,那几年人们心情好。到了小布什时期,灯很暗,布置得很简单,这时是911恐怖袭击,经济不好。
到奥巴马时期稍好一点,川普时期第一二年灯较亮,后来也不行了。让我感到这圣诞街景,完全反映美国的社会面貌,总的感觉是经济下降,人们精神面貌也不好。
每年我也去梅西百货公司和世贸中心冬季花园照相,梅西橱窗布置很好,特别是进入商店第一层非常漂亮。
年末走在曼哈顿的马路上回想自己、国家、世界的一年情景,展望来年,是非常好的活动。
可惜疫情这两年没有去,节日气氛大大逊色。不知何年才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