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闲话人生(162)第一次游长城

闲话人生(162)第一次游长城

博客

闲话人生(162)第一次游长城

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我是第一次到北京,是武汉市首批红卫兵代表,被安排在天安门城楼右边观礼台等候毛主席接见。与站在广场上的红卫兵相比,在观礼台上离毛主席更近,看得更清晰,特别是当毛主席走到我们这边时,正如广播中所说的“毛主席神采奕奕红光满面朝我们走过来了”,心情更激动!在如潮的“万岁万万岁”的声浪中,发誓永远跟着毛主席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成长!接见活动结束后,马上回武汉投入到“文化大革命”中去了。北京留下的印象就是北京天安门!还有天安门广场上几十万狂热的红卫兵,向着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山呼万岁万万岁!

整整二十年后,我第二次到北京,住了一个多月。

1986年9月22日到10月24日,应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邀请,到北京参加修订分编型初中《作文·汉语》教材,住在沙滩后街55号人教社招待所,得地利之便,晨练绕景山公园跑步,工作之余与张必锟先生,或在公园漫步,或在景山之上,鸟瞰中轴线上故宫等古建筑,听必锟先生讲景山的故事,补上一节北京历史课。

国庆节前夕,刘国正先生参加修订工作会议,讲话最后,请中语室张厚感副主任和王连云责任编辑,一定要安排好张必锟、朱泳燚、李培永三位中学老师节日期间的生活和娱乐活动。

国庆节前夕,上海《语文学习》主编范守纲先生来北京,准备采访张志公先生和叶至善先生。我与他1984年在漓江之秋语文研讨会时而相见而相熟,他因工作关系与全国各地名师都有联系,与朱泳燚、张必琨两位是老朋友了。我们四人在人教社招待所相聚一室,交谈甚欢。

其时,恰逢国庆佳节,人教社准备安排一辆车,送我们四个人去游览慕田峪长城,这是当时新开发的一个景点,曾经去玩过的朋友都说“万里长城 慕田峪独秀”!人们沉醉于那里春天的姹紫嫣红,百花争妍;夏天的群山织翠,流水潺潺;秋天的硕果累累,红叶漫山;冬天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可谓季季有景,景景宜人。我们正是在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的秋天去登慕田峪长城的。

当年,张必锟先生正是耳顺之年、朱泳燚和范守纲两位先生年近半百,我刚过不惑之年。他们三位都是学养深厚、事业有成,热情助我语文教学成长的好师长。四人同登长城,我意追随他们,努力向学,“不到长城非好汉”!

上午八点,我们一行四人,乘坐人教社的面包车去怀柔县的慕田峪。車行两小时到达目的地。从停车场到长城烽火台,高达700公尺左右,石梯1200级。我和朱泳燚、范守纲三人正当壮年,一口气就登上去了。我自觉很轻松,这一方面是因为第一次游长城,兴奋的心情起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不能不说是进京这十几天来,坚持绕景山公园晨跑已初见成效。

我们坐在那最高的一个烽火台台阶上,只见必锟先生上来,满面春风健步走过来,我们看他气色还不错,问他累不累,他笑答:“想想我们老前辈,一点也不累!”正在我们谈笑时,上来十几个年轻人,只见其中一位小伙子,望着蜿蜒起伏的长城,猛一跺脚,大吼一声:“他妈的!长城真长啊!”他的伙伴们大笑。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职业,更不知道他们的文化背景,但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赞美长城的俗语,可谓一语中的!震撼人心!

 直到1994年春晚,著名歌唱家董文华一首《长城长》,终于了却了大家的心愿!

我们漫步在长城两个烽火台之间,远望见不到尽头的起伏在山峰间的长城,近看长城内外秋色宜人,时而即兴抒怀,畅述感受;时而触景生情,我们全无古人悲秋之哀叹,只有现代语文人秋收之喜悦。一想到我们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参加人教社语文教材修订的中学老师,特别令人振奋。走到一个游人较少的地方,拿出王连云责任编辑为我们准备的午餐和啤酒,边吃边喝边聊。

必锟先生非常关心我,想知道我们高中实验班的近况。

85年9月,开学前我曾把自己因学校拆掉初中实验班,再重建高中实验班的苦恼,写信给国正先生诉苦,国正先生于九月三日回信说:

“培永老师:

    来函敬悉。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你有改革的大志,而且扎扎实实地在实践着,积以时日,必见成果。中间出现一些曲折,应在意中。且高中试验另换新班,固然增加了困难,但也会多一点经验,望快然当之。

   征途何处无风雨,更望花繁桃李枝。仅以此二句相赠,匆匆,祝

教安。”

一年多来。遵照国正先生的嘱咐,“快然当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高一年级《文言读本》的教学任务。今年开学初,虽有小波折,已经在我来北京之前解决了。我始终牢记国正先生的“征途何处无风雨,更望花繁桃李枝。”一定要完成高中三年试教,一定要取得优异成绩,“不到长城非好汉”!

下午回城路上,三位师长继续就我这多年的经历,国正先生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大发感叹。一致表示,趁此节庆期间,我们应该去看望国正先生,感谢他安排我们游览慕田峪长城,感谢他对培永的关心和栽培!

当天晚饭后,我们登门拜见了国正先生,表示真诚的谢意。国正先生再三表示本职所为,不必言谢。并立即与范守纲就《语文学习》正在讨论的语文教学问题,深入展开讨论,深刻阐述了他的语文教学理念,我们亲聆謦欬,如沐春风。临别时,朱泳燚请国正先生赐予墨宝,我也趁机再请国正先生赐我一幅,就是他给张中行先生《作文杂谈》写的《序》中的“作文在有法与无法之间”那首诗。国正先生欣然应允,并应范守纲之请,第二天上班时间到人教社大门口与我们合影留念。

我第一次游览长城,秋高气爽,与前辈师长同行,登长城,上烽火台,脚踏铺路城砖,眼观长城内外风光,耳听鸿儒谈笑风生,终生难忘国正先生,遥祝老人家长命百岁!

【附录】《长城长》
---董文华---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你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绿军装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托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心坎上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李培永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