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独上西楼 (五十七)高考
无言独上西楼 (五十七)高考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第一次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这一年,冷尚正十八岁,他参加了高考。
尚正跟二哥尚生比较像,偏重理工科。他是一个少言寡语,心无旁骛的人。不论家人还是同学,他都很少交流。每天除了念书学习就是踢足球。对跟他一起踢球的同学也不交往,踢完球就回家。在学校里,他的成绩从来都是第一名,无人能及。高考成绩公布,冷尚正毫无悬念地通过了录取分数线,而且他的成绩名列北京市前十名。
二战结束后,核物理变成了全世界都关注的学科。尚正觉得自己有能力学好物理,他希望自己在核物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一番成绩。所以他报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物理系。不久,录取通知书来了。他被北京农业大学录取。尚正特别不理解,自己报的志愿跟农业风马牛不相及,而且自己的高考成绩入北京大学绰绰有余。为什么他被北京农业大学录取?带着种种不解,他去请教了校长。高中三年,冷尚正从来没到校长办公室去过。今天,为了自己的命运,一向不善言辞的他有一种豁出去的感觉。
校长对冷尚正这个学生并不陌生。高中的三年里,他从来都是年级第一名。老师同学对尚正的评价也都还可以。因为他从来不与其他人来往,大家觉得他很傲慢。如果他不是学习成绩卓然,大概对他的评语会从“骄傲自满”改为“性情孤僻”。至于为什么北大物理系没有录取冷尚正,校长也很清楚。
考大学前,学校让每个考生填写表格,其中有一项:家庭出身。冷尚正想当然地填写了“教员”,因为他父亲曾经是大学教授。老师问尚正:“你父亲是教师吗?”
“是的。”
“他在哪里教书啊?”
“他曾经在北平中国大学教书,那座大学被政府关闭了,他目前在家里,没工作。“ 尚正对父亲被要求写认罪书这一段经历完全不知情。他认为是学校被迫关闭才使父亲丢掉了工作。
”你父亲不工作,你家的经济来源呢?“老师问道。
”我母亲有房子出租,我们家的日常生活费用靠母亲收的房租。“
”哦,那你的家庭出身应该是“房产主”,而不是“教员”。”老师说。
校长知道,冷尚正的家庭出身决定了他不能学核物理。他能够被北京农业大学录取已经是很幸运了。房产主虽然被内部划为剥削阶级,但当时还是人民内部矛盾。比起地富反坏,国民党军政人员还是好多了。而且,冷尚正学习成绩优异,高考名列全市前茅,完全没有上学的资格似乎说不过去。但是核物理是国家机密工作,学的再好也不能让他这样的人参与研究和开发。然而,让他去学农业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1952年以前,上大学是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学生向大学提交报名申请,各大专院校根据学生的高中成绩和本校的入学考试成绩自由录取学生。许多学生有可能报几所大学,而且被其中几所大学同时录取。录取后,学生可以从中选出自己最想去的大学。这样,政府就失去了控制权。1952年,政府为了防止出身在阶级敌人家庭的孩子混入高等院校,开始实行了大学统一入学考试,统一录取,以便政审。
校长不能把实话告诉尚正。他不能说高考本来就是为了防止像你这样的学生进入敏感学科。家庭有问题的学生一旦进入那些学科,不仅是白白浪费了国家资源,还有可能给阶级敌人培养了人才。
校长和蔼地对冷尚正说:“北大物理系的名额有限。你去学农业也很好啊,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科学地发展农业对祖国和人民都很重要。”
“是不是我的考分还不够高,所以进不了北大物理系?要不然我明年再考一次怎么样?我一定好好复习,争取考全国第一!“
”不必再等明年了。你今年考的就非常好了。不要浪费一年的时间去复习那些你已经学的很好的课程。把这一年用在大学里多好!“。
如此反反复复,冷尚正终于明白,自己学物理,搞核研究的梦想这辈子是不能实现了,尽管他还是懵懵懂懂,搞不清到底为什么。
他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北京农业大学报到,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版权归蜗牛湖畔所有,未经本人允许,不得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