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回国的老海归
通常定义下的“老海归”是指40年代出国深造,50年代回国的留学生,少数人60年代初回国也被算作老海归。1966年文革开始后回国的人鳞毛凤爪,据不完全统计,只有三人,其中一人叫林福孙。
林福孙,1932年生于青岛,父亲曾获密西根大学航海工程硕士。抗战爆发后全家人搬到昆明。云南解放前夕他还在上高中,因参与进步组织成为国民党政府眼中钉要抓他。父亲闻信连夜把他送到香港,由亲人凑足路费又把他送到美国。
林福孙在美国读完高中,在欧柏林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念建筑,取得学士学位。他三岁的时候曾患过猩红热,医生眼看着他奄奄一息,却束手无策,只好为他祷告。没想到他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让他深深感悟到神的关爱,所以又到耶鲁大学读神学,获得硕士学位。他在伯克利时遇到一个历史系女生麦贤慧,跟着林福孙到耶鲁读了历史硕士。二人结为夫妻后,于1961年一同回到香港。
在香港传播福音的同时,林福孙在新亚书院主持学生工作。1964年,林福孙再次远渡重洋,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哲学。两年后,妻子麦贤慧放弃了在香港的工作,到英国陪读。1967年,林福孙取得了博士学位,中国文革正如火如荼,夫妻二人却决定回到中国大陆。一个是牛津博士、一个是耶鲁硕士,被派到成都红旗橡胶厂当普通工人,每月工资39块。他们相互支撑,度过了七年艰苦的岁月后,于1974年双双调入四川师范大学任英语教师。
1976年,林福孙回到了香港,在一个建筑事务所出任设计师。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林福孙看到中国物流运输十分落后,决定把欧美先进的集装箱运输技术引进到国内。夫妻二人到广东投资,成立了中国生产集装箱的第一家企业-广东大旺华侨集装箱有限公司。
林福孙2012年去世,享年80岁。
林福孙的堂兄林鸿荪也是老海归,布朗大学数学硕士,1950年回国,文革中自杀。
另外两个文革期间回国的是施正信,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1966年回国;钱寿华,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博士,1967年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