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
上篇博文末尾说到“活在当下”,之后就想着写一篇。
这句话经常在说或听说,几年前在中国国内也很流行;微信群里,年轻人当中都在讲,然而可能真正晓得这句话的出处和含义的人并不多,包括自己也是人云亦云。大家想表达的不过是看得开一点,珍惜眼前,知足常乐,生命太短,别活得太累云云,用来开解自己或别人。因而不久“活在当下”在中国就被贴上了“鸡汤”“砒霜”的标签;这种思潮对一个国家的当局自然不利,如果人人都享乐起来了,那谁还会去努力工作活呢,就像后来出现的“平躺”...... 由此看来,“活在当下”在当下真的是被曲解了。
那么,“活在当下”到底说的是什么?
“活在当下” 原本是一句有名的禅语,字面意思和深刻的内含相距甚远,道理其实很简单,可就是想不到。来看一些禅的公案,也许能受到启发。
公案1. --- 活在当下,专心致志,平常的生活就是一场禅修。
公案说的是唐时,有一次,一位修学律宗的律师有源,去请教洪州馬祖道一門下的大珠慧海禅師是否有什么秘诀法门,问答中禅师讲出了自己的修行方式。
有源律師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喫飯,睏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喫飯時不肯喫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这个公案出自禅宗最早的一部书《传灯录》,后来也被合编在了《五燈會元》里,说的就是平常心,同是吃飯睡觉,禅師吃得用心,睡得安稳,而别人可能是心不在焉,不肯好好地吃;睡觉时不肯好好地睡,千般计较,没把心安住。饿时吃饭,困乏时睡觉,专心而已,道理就这么简单,但做到的人不多,结果当然就不同。
专心致志地做每一件事情,过好每一天living in the present, 有乐就享,有难也不会退缩。像禅师专心饮食睡觉用功一样,Steve Jobs 对苹果产品的设计得益于他禅修的过程;瑞士飞行员André Borschberg 受益于静思做到专注,顺利完成了独自驾驶太阳能飞机飞跃太平洋的飞行。真正做到活在当下,其实是很有效率的,并不是无为,与及时行乐也没有关系,只不过做起来并不容易,非每个人都能为之也。
另外还读到过两个“活在当下”的公案,公案2在网上甚至还有英文版,把一个“放下”讲得很精彩。广为流传,据说也是出自《传灯录》,可很遗憾,没找到原文。
公案2. --- 活在当下,放下过去,拥有平常心。
曾有一对和尚师徒行脚云游的途中,路经一条河流,在河边碰到一个女子也待渡河,可无船无桥,女子求老和尚帮她渡河,老和尚二话没说就背女子渡过河去,到了对岸放下后就继续赶路了。小和尚一路犯嘀咕,回到寺庙忍不住问老和尚:「出家人禁近女色,师傅为何要背那女子?」老和尚正色道:「我早就放下了那女子,你怎么还背着?」
老和尚善良,乐于助人,背女子渡了河,过河后放下女子的同时,老和尚的心也放下了这件事,坦荡淡然,可是小和尚却腻腻歪歪的,想了那么多,已经回到庙里了还在琢磨这事。老和尚做到了活在当下,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而小和尚却仍活在过去。
公案3. --- 顺其自然,不为将来提前焦虑。
庙中有个小和尚,每日清晨负责清扫寺院里的落叶。面对天天早起扫落叶,永远也干不完的苦差事,小和尚很苦恼,冥思苦想要找一个解决的办法。
有和尚建议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该落的叶子统统都摇落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再去扫了。小和尚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照着做了;把地上的和摇下来的树叶都打扫了,心想这就等于把明天的落叶也打理了,之后一整天小和尚都很得意。然而,转天当他到院子里去看时,却傻眼了:院子里如同往常,依旧又满地落叶。
此时老和尚走过来,对小和尚说:“无论你今天再怎样用力,明天的落叶还会飘落的。”
小和尚突然明白了:这世上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提前完成的,唯有认真地做好当天的,顺其自然,用力过度,也是徒劳。
公案常被认为是帮助开悟的一把钥匙,但也不是所有的公案都十全十美,可能需要变通吧。比如眼前的上海封城,这种情况下,如果患病者需要每天服药,不提前备好所需的药物可能就糟了,这么说来,如何妥切地理解“活在当下”,还得靠自己去领悟,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同时也是说来容易,行起来难啊。
在平时查找资料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禅宗史通常被称为灯史,而禅宗的经典也常以灯命名,如记叙禅宗世系源流的“五部灯录”:《传灯录》、《广灯录》、《续灯录》、《联灯会要》、《普灯录》,处处提到“灯”。说到灯,人人就会想到灯的光亮和寓意;禅宗以灯做比喻,很形象,传法如传灯火,一代一代传下来,好让智慧的光照亮愚钝的暗。过去没有如今如此众多的现代媒介,只能靠口传,大部分公案的文字记录据说是宋代以后才开始的。
用心插花,周末愉快!
©2022北欧风轻雨绵AllRights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