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2018
玫瑰花季,又逢端午。
这些顺着墙根种下的瑰红粉红爬藤玫瑰和蔷薇,没用太多的打理,转年就铺满了墙。在瑞士种点东西好像不太难,不知道是土壤还是气候的原因;以前只会瓶中插玫瑰,现竟也能种出这样茂盛的玫瑰来。
这些年,在瑞士生活的中国人渐渐多了起来,看着亚洲店铺也越来越多。家中先生有意无意中听说城里又一家中国店新开,回来兴冲冲地相告,说是这家店有现做的粽子卖,周末得去买。在瑞士每天匆匆忙忙过日子,入乡随俗,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因为没有的“大气候”,过节的观念慢慢地淡了... 先生反倒开始在意起来,积极地替我找回节日的感觉,心里不觉暖起来。
赶去中国店时,现做的粽子已经卖完了,老板娘热情地介绍说店里还有新鲜的粽叶,这也是少见,于是买了一包。随口和老板娘聊起买不到正宗红豆的难,不料竟获老板娘馈赠,还是上海小红豆呢!回来后慢慢熬煮,没想到头一回私制红豆沙就成功了!小红豆没用Mixer打糊,只用了勺子压碾,刻意保留豆的粒状,好让它的颜色和口感都是记忆中的那种 --- 闪亮的皮,糊中带粒 (见图),然后加入店里买来的红糖,调成微甜;通常买的听装成品豆沙不光是色黑,还甜得发苦,夺去了红豆的味道。
明日端午,写下入城开博第一篇,做个纪念。
2017年就曾试着上文学城注册一个账号,可当时网站上好像暂不接收来自欧洲的request,注册没成功,一放就是一年。前几日忽然又想起来,随便点入试了一下,不料这次成了,匆匆忙忙地,连笔名也没想妥。
记得当天正下小雨,风徐徐而来,是个柔和愉悦的雨天;然后想到应该注释个位置,东欧,西欧,中欧好像都有点脱不开政治色彩, 而南欧和北欧不错,可明明又不在阳光灿烂的南欧海边...... 就北欧吧,匆匆填上, 过后细想觉得不妥,可修改已不可能了。
严格说来北欧是斯堪地纳维亚四国,广义上最多再加上英国、爱尔兰、爱沙尼亚等,一共十国,怎么也算不上瑞士呀,而文学城的笔名一旦注册就无法更改了,得嘞,北欧这顶大帽子就这么顶着吧;不过勉强为自己找些理由也不难:若以阿尔卑斯山脉为界,我也算是生活在欧洲的北边了,在这一带的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养成多以这横断南北的Apls确定;这说来和中国也有些相似,秦岭也曾是划分中国南北方的一条地理分界线,南北两方的人和生活习惯也是很不同。
自己动手包粽子,到海外后这是头一回,小时候学会做的事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