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根敏感神经
文明是一根敏感神经
文:格致夫
4月15下午,正在忙着手头的事,收到几个字的短信:“巴黎圣母院着火了!痛心。”
稍空闲,匆忙打开了美国CBS的火灾现场直播,熊熊烈焰正在吞噬高高耸立的哥特式尖塔……
呆呆地看着,却说不出一个字。思绪不由陷入幻想:如果有无数巨大流量的高压水枪倾泻到那肆虐的烈焰上,情况应该完全不一样……
据报道,巴黎动员了四百名消防队员和6部云梯车在现场灭火,尽管不同角度直播画面中,能够看到的不过一、两支云梯上的高压水枪!面对熊熊烈焰,那简直就是毛毛雨!
无意指责巴黎消防部门的组织动员能力。尽管人类可以造访遥远的太空,可以灭绝无数生物,甚至现有储备的核武足以消灭整个人类自己好几回,但在面对重大灾难的时候,人的能力其实是十分脆弱的!
全世界应该都看到了巴黎民众面对大火的表现,这种大灾难面前自然表露出来的东西,倒是因其百分之百的真实而值得重视。
不分性别、年龄和衣着的巴黎人,在塞纳河两岸,从不同的角度默默注视着圣母院的大火,神情凝重,满脸写着的都是心痛,似乎又都在期待奇迹的出现——他们的圣母院能够安然无恙!
尤其是那些长跪祈祷的虔诚面孔,令人震撼。或许他们自己也很清楚,这样做完全不会有任何作用,但也要以此表达自己心中那份强烈的忧心如焚。
在这个现实、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真情弥足珍贵。巴黎人流露出的这种真情,无论是否必要,甚至从功利的角度,如此敏感的神经(或许有人认为是脆弱)未必恰当,但你不能否认他们展现的是一种文明的行为和够格的个人素养。
我在想,这种行为应该与脆弱的神经毫无关系,或许,折射的恰恰是文明人都该有的一种“敏感神经”吧!
有太多理由令人相信,这场大火炙烤着巴黎人的心!毕竟,这座历经180年才完工的圣母院大教堂,除了其自身历尽坎坷,还见证、承载着巴黎这座从来不曾平凡城市800余年的历史,是巴黎人的精神依托和骄傲……
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赶赴火灾现场时的讲话:“巴黎圣母院是我们的历史,是我们的思想凝聚,见证过无数伟大时刻,是我们文化生命的中心。它像记载着我们的故事的书籍、画作,是所有法国人的大教堂,无论我们是否来过这里。明天我们将呼吁全国人民一起,招募最伟大的人才,重建巴黎圣母院。”
也正如当地居民克莉丝汀·莫罗所表达的:“我不敢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圣母院是巴黎心脏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心脏的一部分。”
当然,作为巴黎和法国之外的人,其感受不会、或无需如法国人这般强烈。但作为大灾难的局外人,或许更能映射出其文明修养程度!
那就看看欧洲、美国等地所谓的大人物是怎样表达的吧。
一向严谨、务实的德国人似乎不会夸张,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却告诉世人:“巴黎圣母院着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国和欧洲文化的象征。”
正在跟欧洲闹分家的英国人——法国人历史上的宿敌,同样不含糊:伦敦市长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今天伦敦与巴黎一起分担!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推特上发文说,她的想法是与法国人民以及正在巴黎圣母院大火中作战的紧急服务人员连接在一起。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在为巴黎祈祷。
川普则在推特上写道:巴黎圣母院大火是如此可怕。也许飞机水罐可以用。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上帝保佑法国人民!
第一夫人梅拉尼娅也发推文表示:看到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为巴黎人感到心痛,为所有人的安全祈祷。
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前国务卿及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也都传达了与巴黎人一起分担的信息。希拉里在推文中说:“我的心去了巴黎。巴黎圣母院是我们作为人类为更高目标团结起来的能力的象征 - 如此令人惊叹的崇拜空间,这是任何人都无法独立建造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法国总统马克宏发出慰问电: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瑰宝。中国人民与法国人民一样对这场火灾深感痛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推文表示:看到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发生火灾的照片深感震惊。他的心此刻与法国政府和人民在一起。
当地时间4月16日,法国多家主流报纸在头版聚焦了这场文化遗产的灾难,法国《费加罗报》的头版标题是《灾难》,《十字架报》的标题是《心已成灰》,《解放报》的头版标题是《我们的悲剧》,《回声报》选择的是《巴黎的悲剧》,《巴黎人报》的标题是《我们的圣母在哭泣》。
16日出版的不少英国报纸也在头版聚焦法国的这场灾难。《泰晤士报》的头版是《拯救巴黎圣母院的斗争》,《卫报》的头版标题是《大火摧毁了圣母院》,《每日电讯报》的题目则是《巴黎为他们心爱的女士流泪》。
中国的《现代快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等均以巴黎圣母院大火作为头版新闻。
这就对了,时间进入21世纪,我们都是地球村居民,面对大灾大难,地球人就该在一起,至少在精神上。突然想起11年前的中国汶川大地震,3千万人的加拿大捐出了6千万加元……
说到精神,有句话说得没错:普通人的生活也不能只是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人,之所以为人,甚至成为万物之灵,至少有一种说服力来自于其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构建!
巴黎圣母院正是巴黎人那首不可或缺的“诗”,更是雨果笔下一曲石头交响曲!巴黎人不能没有这样的诗篇和固化的交响曲,一如中国人不能失去长城,哪怕她没有任何功利的作用。
不仅如此,巴黎圣母院,也包括长城,还是世界上很多不同面孔、不同肤色、不同语言者的“远方”。
今天,巴黎圣母院每年接待高达13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访者!想一想,这座历经800个春秋的建筑,默克尔口中“欧洲的象征”,全世界有多少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为他留有一片领地?
是的,巴黎圣母院灾难性的无情烈火,也会令世界各个角落无数的普通人感到心痛!道理很简单,因为那座远在天边的建筑物也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据最新报道,自大火当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重建巴黎圣母院,仅仅24小时,国内外已经筹得重建资金逾7亿欧元。
最后,有几句或许不合时宜的话。
巴黎人虔诚教徒式的文明展现或许不适合东方的中国人,但起码也应该有一颗良善的心,一颗因文明而敏感的心。
即使我们是无神论者,敬畏之心也是需要的。正所谓抬头三尺有神明!作为人,不可以忘乎所以,不可以自以为是。对他人保持起码的尊重,是一个文明人起码的修养。
面对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即使我们不能设身处地,无法感同身受,也不能与他们站在一起,至少请尊重他们的感情。哪怕保持沉默,而不是说些不合时宜的话,也是自重、自尊的需要。皆因一个人的文明是,且需要一根敏感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