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出版前的话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出版前的话

博客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出版前的话

 

          一九八八年六月的一天晚上,正与来南澳探亲的父母一起用晚饭, 突然接到素不相识的杨汉勇先生从悉尼打来的长途电话。经杨先生自我介 绍,我才知道他是《华声报》的负责人之一。

          杨先生的头一句问话即是:“您一定知道《华声报》,而且一定也是 我们的读者吧?”对于这个问题,我简直又羞愧、又窘迫,不知怎样回答 才好。作为一个长住在澳洲的华人,当然不会没听说过《华声报》;但是 要说是该报的“读者”,那是完全称不上的。《华声报》创刊至一九八八年, 至少也已出了一、二百期,我看过的不会到五期,怎么配算他们的读者? 对于华人自己的报刊,不但不积极投稿支持,竟然连消极地作个读者这点 义务都未尽到,又怎么不使我感到羞愧和窘迫?(注 1)

          杨先生听我在电话中支支吾吾,就接着说:报社以后将会每期按时 寄赠给我,并希望我今后多向该报投稿。

          《华声报》杨先生的热情、慷慨倒使我很有“无功受禄”之感,于是, 搜索枯肠、挖空心思也得写点东西出来。

          其实以前,我这支笔倒是有点“意到笔随”的,每年十万二十万字的 译著、随笔在各地陆陆续续发表。然而,不知怎么,后来我这支笔变得越 来越笨拙,越来越沉重起来。所以,除了心血来潮还胡诌几杂文、随 笔之几乎什么都不写了。

 

 

          在那之前的几个月,我在一次旧书大拍卖到一国学蒋彝 先生十年英国旅居时所写的 The Silent Traveller in London(中译伦敦杂碎》,直译为《哑行者在伦敦)。后来,我发现蒋彝先生用 “哑行者”(The Silent Traveller)字作书名写了一套游记性的随笔。蒋 彝先生之所以自称为“哑行者”,并不是为他不会英文者不愿讲话, 而是根据老子《道经》五十六中“知者不者不知”的意思的 一个名号。从中,我会作者不自己作为一个主角来写 ,从而指手划脚夸夸,而宁愿作为默默无“”的旁观者来观察西 方风情人,对比远在万祖国记录自己的感受心情。

          蒋彝先生是位学者,学贯中西;他又是一位画家的是有西洋 水彩画风味的中国水墨;他也是一位书法家,会,字体 清秀;他是一位诗人,写的是古诗律诗句,通俗易懂中有中有情;他是一位散文家,我看过他的两本散文隽 永流畅今中为一见闻触类旁通

          读了蒋先生五十多年前的游记、随笔,倒有点起我重新提笔的 兴致先生在伦敦旅居了五年,他即景抒洋洋数言记下所感; 当时我在南澳首府阿德莱德市也已住了五年有了,其中不但看到了五、 六半球春夏秋冬,也看到了南半球种种风土人情,到了人生的 甜酸苦辣,为么不像蒋先生那样,一点一、一情一记述出来? 我的经历及感受,人的共鸣、使人得到启示,也未知。 《华声报》杨先生的电话,了我笔写《南澳散记》的催化剂

          在一九八八年中的五个月里,我一口气了这《南澳散记》, 寄澳洲悉尼《华声报》,连了一年。作为一名语言学家语言教师, 写这本文学性散文实在有点“不务正”。然而,出,在澳洲 一发表,竟然好在悉尼、墨尔本各华杂志上出。《南澳 散记被誉为是“开放在南半球的一中华异花(墨尔本潮报》), “很有特色散文佳作”(墨尔本《汉声杂志)至是“于全世界的”, “生读到的得的作之一”(悉尼《华声报》)。这篇评论评得那 散记了澳洲文坛最佳散文,倒使我有点“受宠若惊”起来。

          其实,回想此书动机,完全如最近刚故世的当代伟大家阿 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 1900-1990)在他的音乐著《音乐想像(Music and Imagination)中所说的一样,是“自我表”而已。当然, 科普兰说的是音乐的作,但道理跟一样,所以引如下:

 

          “为什么创作音乐对我的灵魂如此重要?是什么使作曲 成为那么绝对地有必要,因而与其他日常活动相比,别的 一切都是不那么重要了?为什么创造力的冲动永远不会满 足?为什么一个人永远都创新?对于第一个问题——创造 的需要——答案总是一个——自我表现;这是用以证明一 个人对生命的最深感觉的基本需要的。......每创作一部作 品随之而得到的是一种自我发现。为了了解自己,我必须 创作。......而且,正如艺术家是通过他的创作来发现自我 的一样,世界是通过艺术家来发现自我的。通过艺术家的 创作,世界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实质。”

         

          也许正是艺术自我和世界身存在的这互关系使我选择本书定题:南澳,以及特形式:散文。我选择南澳是 为我住在南澳,是我文章的出发点,也是我要世界。然而, 我又不南澳,而。于是,我就只能采取散文形式, 以自线索,要生过的环境 —— ”前、“”后和“” 中的中西方世界连接起来。在写作中,我尽量抛切束缚包括 形式的和内容的。我以为,我这样的形式内容为“零乱”、 “中无人”。但是,意不到这正是评论推崇欣赏的,并 是我的特风

          文章写了,也在报上连完了,但是情并没有完。朋友朋友朋友都来索散记》的影印得我既欣喜,又不。 于是,大家怂恿我将成书。出成书当然是正我意的。然而, 不知是那东西“生不时”是有,自从该至今一年 之中,我联系了不少,都讲现散文销路,不。我没有到:要出本书来会本书更难呢!

          不料正在我此书无望之时,中版公司忽慧眼独 定出此书了。这使我有点出望。在这,我除了向该出社的全编辑心感只能祈求我的这的作者 的祖国在他的地一样欢迎,从而使那个好心的出社不要 因此书的出了。

          本来,着出便,我大大斧凿删削,无我素来 不会删改自己的字,看来看去只作了一些细小而已,其他让 她保面貌美丑!

          我想出了娘胎,是都已,无法再了。 不怎样,他都是一个一无二的果嫌他不,除了生一个之 恐怕无他矣!

 
                                             一九九 O 年十二月十一

                                             于阿德莱德

 

注 1:其实在我开始为《华声报》(周报)写“南澳散记”专栏前,已经为墨尔本的《汉声》杂志(月刊)写了几期稿。杨汉勇大概看到了《汉声》上我的文章,才想 到来向我约稿的。不久,墨尔本创办了澳洲第二份华文报,名《海潮报》(周 报),也来约我为他们写稿,于是我就在 1989 年元月开始为他们开了一个“东城 随笔”的专栏。这么一来,那时,我就为澳洲的“两报一刊”同时刊登专栏。“两报一 刊”,在“文革”时是家喻户晓的名称,指的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 《红旗杂志》。当时,全国最重要的文章,都先在这“两报一刊”上发表。所以, 我后来常对人说: 我也为澳大利亚的“两报一刊”写过稿,而且是同时为三份报刊写稿。这在澳大利亚大概还没有第二人吧!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Ohjuice
相关阅读
什么叫大环境?大环境就是美国敢站出来的人多得多,早得多,于是就有了大环境。苗头不对就赶紧上,就不会蔓延成大灾。帮替老大挖坑的出一馊主意《最后的诗歌》:41: 幻想的丧钟[搬运工] 网文大佬的益生菌19信息合订本老歌从不听妈妈的话,到听AI的话……就怕看到合订本打还是不打,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回顾过去一年的时事热点,《阳光少年报》2022合订本来啦!《出版人周刊》发布美国年度出版行业调查报告,行业面临多重挑战渔歌子:亲朋故土俱平安美国今年出版总收入下降,桑德斯将出版《对资本主义生气是应该的》|文化周报足球笑话:赌球葡萄牙Nazaré 纳扎雷,美丽海滩疫苗副反应,忍耐拒阳性小心!老大二毬二杆子二愣子得很, 下令动家伙的可能性很大白纸革命背后一定有人官宣分手45天后,泫雅把脸填成了翻版前夫哥?影响影子连年增长,覆盖多学科!Wiley中国医学:出版我们是认真的!祝【爱在深秋】完美收官:江湖笑今天的午餐和晚餐《山居续忆》:第二十三章:在维也纳寻找舒伯特 (四)黄永玉大师刘向红:美国华人执业医生协会东湾活动散记86岁的白人老太太喊我“妈妈”How has China managed to remain strong?在彷徨和愤怒中呐喊,中国不再沉默徒步往返于优胜美地山谷与冰川点任正非:发表于1994年的《赴美考察散记》马克谈天下(344) 世界杯小组第二轮比赛观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