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者的悲歌
知道您在欢度春节,但我们也不能忽落盛世中的悲剧。先来看两张截图。
图一中的事情发生在2016年。
图二中的事情发生在2021年的春节。
这两件事情本没什么联系,之所以把它们联系起来,是因为都发生在临沂,都是因为几千块钱而死亡。说明在这个地方几千块钱就能将一个人推入到悬崖的边缘,稍不冷静则会坠入死亡的深渊。
徐玉玉的死亡,直接原因是死于骗子的行骗,根本原因是死于对穷困的恐惧。她深深体会到学费的贵重,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大半年积攒下来的血汗钱。每一分钱都饱含着父母的劬劳和期望。也许9900块钱是徐玉玉这辈子见过最多的一笔钱,竟然被骗走了,她的精神肯定瞬间就崩溃了,没有了这笔钱就意味着失学,意味着父母的辛苦和自己整个学生时代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她的精神世界陷入黑暗、绝望和恐惧里,最后竟因此而死。
而除夕那天,刘某向同村同姓老板讨要6000块的工钱,之前已经讨要过多次,这次仍未成功,最后产生争执,一怒之下将老板夫妻及其儿子儿媳和两个孙子全部杀害。他的残忍直逼草寇武二郎。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为了区区6000块,竟然干出如此丧失人性的事情?
记得鲁迅曾在一篇短文中说,他本来以为张献忠是一个杀人狂魔,经他仔细分析,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张献忠本来不是一个天生的杀人狂,起初他和李自成起义时,并不怎么杀人,对士兵和百姓还爱护有加,后来李自成攻入京城,随后清军入关,眼看着自己将成为末路之徒,毫无胜利的可能。于是他分明感到,天下已没有了自己的东西,现在是在毁坏别人的东西了,这和有些末代的风雅皇帝,在死前烧掉祖宗或自己所搜集的书籍古董宝贝之类的心情,完全一样。他还有兵,没有古董之类,所以就杀,杀,杀人,杀……
在那时的人看来张献忠是个恶魔似的“大人物”吧。彼时“大人物”的心理路程如此,放之到小人物如杀害六人的临沂刘某身上也是如此。
在山东,春节是一个特别隆重的节日,要购买大量的年货,一是用来过年吃喝,二是为了走亲访友,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要相聚,相聚之时还要给对方小孩红包。买年货要用钱,包红包要用钱,有孩子的还要准备下一学期的学费,有地的还要准备下一季的化肥。所以在春节没有钱,那就会失信于孩子,遭亲友嗤笑,甚至土地上的麦子都要比别人家的矮两节。于是春节前几天会产生一种奇怪的现象,债主拼命讨债,欠债的拼命躲债(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老板因资金链断掉而发不出工资)。欠债的家门口往往被堵得水泄不通,唯有妻子和孩子在唯唯诺诺地应付。因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大年初一到十五不兴讨债,除夕之前讨不到,那就过了十五再说。
所以说刘某的这六千块钱就是他的救命稻草,也是毁掉他人性成就他魔性的稻草。没有这六千块钱,他无法满足孩子伸手要买新衣服的愿望,他无法面对妻子失望的眼神,更无法接受亲朋好友的耻笑。作为一个男人,这是最基本的责任,也是最大的体面,所以他务必要在除夕最后这一天要到钱。
然而也许老板视他为更低一级的人物。有些人平时受尽别人的蔑视和辱骂,一旦自己翻了身有了一点X和钱,就非要把自己以前遭受过的屈辱再在比他弱的人身上实施一遍,心里才能平衡。记得以前有位新东方老师在走路去学校的时候,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溅了一身泥水,他很委屈,打电话给他妈妈,他妈妈安慰他,以后咱也买辆车,溅别人一身。
韩信之所以被景仰两千多年,是因为他有平常人所没有的宽广的胸襟。他得势之后不但没有惩罚当年让他受尽胯下之辱的屠夫,而且还封屠夫为自己手下的中尉。他的这种胸襟如今在很多人身上都看不到了,都变得心小眼小睚眦必报,特别是在得势的人身上表现得最明显。临沂这位杀人犯的老板身上就流露出了这种缺点,不但不付工钱,还在言语上对刘某进行刺激,目的就是羞辱刘某,以解心中以前被别人污蔑和打击而产生的愤恨和委屈。他的目的达到了,同时也把自己和家人推入死亡的深渊,家人何其不幸!
在如今的乡村有两类人,一类人是物资富裕,精神贫瘠,更多的一类是物质和精神双贫瘠。一旦这两类人产生矛盾,一方高高在上不肯让步,一方卑微绝望没有后路,很容易发生致命性的打斗,目前这一对矛盾还处于无解状态。
但我坚信会有这么一天,徐玉玉同学的钱被骗了,但很快就被追回来了,即使追不回来也可以去无息贷款完成学业,绝不会因恐惧贫困而死亡;当刘某要不回工钱时,有某X门为他仗义执言,即使真的要不回来,也会马上得到一份救助基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他绝不至于拿刀去杀人。我们永远都不需要武二郎再现。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吧?为什么惨案总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发生呢?
读者您的家乡是什么情况呢?
作者微信:qinkeyu8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