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22年的第100篇博文

2022年的第100篇博文

博客

 

这是今年写的第100篇博文。博文是我的笔记本、草稿簿,随手记录所见所闻,感觉感想。时而回头一读,觉得挺有意思,原来某天我有过那样的经历和感受。 

 

2022年,多事之年。从近处说,疫情阴影不散,通胀持高不下,影响小民日常生活。从远处看,世界上战争冲突不断,不少国家陷入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困境,举步维艰。

 

不安宁无形中给人们带来焦虑和失望。虽然我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九斤老太,然而偶尔也感叹今不如昔,因为四十年前我刚到美国的时候,街上少有流浪汉,干干净净,人们显得更彬彬有礼,生活更悠闲自得。

 

 

今不如昔吗 

 

不能以偏概全,是吧?我当时住在富裕的小镇,又躲在大学的象牙塔里,内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无疑我看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故而,过去或许并不那么美好。

 

再说,人的记忆也可能出错,多数人会尽量忘却丑恶的往事,我的记忆里,快乐美好的碎片居多,至于自己当年的穷困、孤独、郁闷、疏离,却难得想起。

 

当我讲述过去的时候,那是用尚存的记忆碎片去还原有关以往的一幅完整图画,重构的过程不免融进我的主观意识和情感。因此,过去的美好多少带点儿私人化的虚构和浪漫。

 

最近,人们在讨论江泽民时代,他执政的十三年,中国相对开放,似乎正在走向世界。2002年当他移交权力的时候,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铺平了道路。可是,又因为他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导致下一届领导人左右为难,无法放手大干。之后按照他的意愿,任命了这届他以为容易控制的领导人。人们不禁感叹,领导是一茬不如一茬,中国社会的进展也是走一步,退两步,一路退到了今天。

 

我出生在崇尚革命的年代。革命,是用激烈,乃至暴力血腥的手段,迅速改变某种局面。快速、突然的剧变充斥着我的生活,主宰了我的命运,也扭曲了我的思维。只要在中国生活过,就一定经历过身不由己、言不由衷、无能为力的压抑和沮丧。

 

来美国后,生活完全不同了,但有些毛病却融入了血液。我没有耐心,做任何事都希望立竿见影,甚至包括无比复杂的社会改良。

 

社会的进退是相对而言。九十年代末,日子过得相当轻松(抱歉,又今不如昔了),美国人津津乐道的是克林顿和莫妮卡的风流事,没有恐怖分子捣乱。中国人忙着下海经商。我那几年写的中文文章可以随意评论“老人家”和革命”,往往是一字不改发表在国内杂志上,而且绝不是地下杂志或自费印刷。那时候,质疑、反省历史是可以被接受的。 

 

现在呢?只能说人类历史的进展不是线性的,而是在螺旋形的,更悲观的说是在绕圈,从光明走向黑暗,又从黑暗走向光明。运气好的人正巧走在通往光明的那段路上,运气不好的则落在走向黑暗的进程中。长寿的人,人生百年(绝无“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欲望),我已走过了三分之二,哪怕命中注定要经历黑暗,也是有限的了。有生之年,不知能否再一次经历由暗至明 

 

个人和社会的变化 

 

前几天,看到许知远访谈钟叔河的视频(博文最后有个片段),钟先生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拍视频的几位年轻人问钟先生,为什么社会进步的脚步如此缓慢?钟先生的回答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脚步特别迟缓,曲折,迂回,艰难,这是因为传统历史让我们肩负重担。 

 

传统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能够延续至今,一定有特别强的自复能力,哪怕衰退了,根系还在,斩不断理还乱。因此,要摈弃传统中的糟粕,修补历史的过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这七十多年来的政治体系和思想,就塑造了不仅是一个生存环境,还有一种思想模式。就像我,难以根除革命的思维,总是希望社会的改变能够迅速、干脆地完成。

 

钟先生还提到了物理学所说的惯性,体量越大的东西惯性越大,社会好不容易迈出了一步,但是传统的惯性会把那一步拉回来。改革不可能在一两代人之间完成,几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试图走向世界,现代人无非是在继续前人的脚步。

 

路只能是一步一步走的,社会的进步需要众多的人一齐往前走,而在现实中,人们总是脚步纷杂。作为个人,只要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还是可以坚持往前走,哪怕周围的人都调转了方向

 

因此,社会的变革主要来自每个人的内心,首先是个人觉得社会应该是怎么样的,然后为此做出努力,而不是来自外部的“革命”和“洗脑”,来自某个政党、某个派别、某个领袖强加给我们的“理想”和“信仰”。 

 

说说钟叔河 

 

九十岁的钟叔河

 

钟叔河是谁,为什么要听他的?他91岁了,出版人、学者和散文作家。1949年,高中肆业后任《新湖南报》的记者和编辑。1957年,因主张办党外报纸,提倡民主自由而被打成右派。那时有两条路,要么留在体制内去劳改,等待共产党开恩替自己摘掉帽子,要么退出体制自行谋生。钟先生选择了后者,被报社开除公职,他成了一名板车夫,靠拉板车谋生。

 

1970年,又因为“污蔑文革”被判刑十年,1979年平反出狱,去湖南人民出版社工作。当时,中国正处在解冻期,钟先生主编并出版了《走向世界丛书》(20册)。这套书从宽广的视角介绍了欧美文化,书里收集的是中国最早接触西方的先哲,如张德彝(1847-1918),写的笔记。张德彝曾任清朝外务大臣崇厚的译员,一生八次出国,在海外共度过二十七年,每次出国都写下详细的日记。他的日记被收藏在《走向世界丛书》之中。《丛书》中的内容都以游记和笔记的形式出现,当时出版界对钟先生的创举和气魄非常敬佩

 

钱钟书先生也看了这套《丛书》,尤其对每本书前的叙论觉得有意思他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个“钟叔河”,其古文、国学底子是怎么修成的,但还是觉得文章好看。于是关照读书》总编董秀玉,如果钟叔河什么时候从长沙到北京,带去钱家见见。这太让人匪夷所思了。钱先生不要见人是大名在外,他家的门上,挂着小链条敲门以后,门打开了,但是主人隔门缝朝外看,多数的来者都被拒之门外。钱钟书邀请钟叔河做客不算,见了面还鼓励他,把那些叙论结集单行,并愿为之作序。序言的开头是:“我首次看见《读书》里钟叔河同志为《走向世界丛书》写的文章就感到惊喜,也起了愿望。”  

 

这个愿望就是钱先生给钟叔河的信上说的:“弟素不肯为人作序,世所共知,兹特为兄破例,聊示微意在年轻的钟先生面前钱先生在信笺上按旧式礼貌的习惯,称自己为“”。(以上这两段话摘自彭小莲、汪剑合著的《编辑钟叔河:纸上的纪录片》,我做了一些文字的改动。)

 

钟先生说,虽然他最好的年华(26到48岁)都花在拉板车、写检查、坐牢、劳改上了,但是从1957年到1979年,他不必做命题作文,也不必按一种模式思想,从而有时间自己去阅读、思考。他阅读了300多种1911年之前中国人亲历西方的记载。1979年出狱后,他把20年的积累编辑成书,奉献给读者。 

 

钟先生认为,作为个人,重要的是要用常识和良知去对待身边和世界上发生的事。我们或许改变不了世界很多,然而如果每个人都做那么一点点,还是可以积羽沉舟的。 

 

个人改造社会 

 

这使我联想起胡适一贯提倡的个人改造社会。这种“改造”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而不是来自暴风骤雨般的革命或运动。胡适说

 

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现今的人爱谈“解放”与改造”,须知解放不是笼统解放,改造也不是笼统改造。解放是这个那个制度的解放,这种那种思想的解放,这个那个人的解放:都是一点一滴的解放。改造是这个那个制度的改造,这种那种思想的改造,这个那个人的改造:都是一点一滴的改造。

 

因此,胡适希望人们具备一种“真实纯粹的唯我主义,要使你有时觉得天下只有关于你的事最要紧,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这便是胡适心目中健全的个人主义,只有把自己铸造成器,方能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就是最有益的为人。人的本能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当人们具备了自由独立的人格,自然会不知足,不满于现状,敢说老实话,敢攻击社会上的腐败情形。

 

胡适总结道:“日的世界便是我们祖宗积的德,造的孽。未来的世界全看我们自己积什么德或造什么孽。世界的关键全在我们手里 (蓝色的文字摘自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胡适先生去世六十年了,今天读这些文字,仍有醍醐灌顶之感。平庸如我,能力有限,遇到淫威,目睹不良,或许无法阻止,但至少可以选择不加入罪恶的行列。

 

我十分欣赏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里的老夫妇,他们在杂木林里建筑了小木屋,院子里种了各种果树和蔬菜,两人用心地生活,享受生活中细小的美好和温馨。老先生多年来一直堆肥,他的心愿是能为后人留下改良过的土壤。 

 

倘若我们能以一己之力,留下干净一些的空气和水,留下肥沃的土地,留下一丁点儿做人的智慧,留下一点诚实、真诚、善良、勇气的印象,也算是为延续世界文明做了努力。

 

火炬接力 

 

回过来说钟叔河先生的一段经历。我的书柜里有一套钟先生主编的《周作人散文全集》(共15册)。对于如此有争议的人物,竟然敢为他编了全集,钟先生的胆略和对文化纯粹的爱可见一斑 

 

六十年代初,钟先生在长沙城里拉板车,一天只有几毛钱的收入。有一天歇脚的时候,在街头的书摊里看见一本小书《希腊神话与英雄》,作者是周遐寿。他随手拿起来读,读着读着,不仅忘记了劳作的辛苦,还读出了周作人的气息。他掏出一天拉板车的全部收入,买下这本旧书。因不知道周遐寿是谁,把给作者写的信寄给了出版社,出版社很负责地把信转给了作者。不久他收到了作者的回信,作者是周作人,周遐寿是他的笔名。 

 

周作人在给钟先生书写的条幅中,引用了英国作家和评论家蔼理士 Havelock Ellis)的一段

 

在一个短时间内,如我们愿意,我们可以用光明去照我们路程的周围的黑暗。正如在古代火炬竞走里一样。我们手里持炬,沿着道路奔向前去,不久就要有人从后面来,追上我们,我们所有的技巧,便在怎样将那光明固定的炬火递在他的手内。我们自己就隐没到黑暗里去。 

 

说得太好了!为了那不灭的文明之光!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海风随意吹
相关阅读
我们#关爱心理健康#系列博文接下来关注....正念!秋日暖阳舰艇周:散谈两种美主力战舰和更新美国现在开始技术封堵中国,是否太晚了?非游记(二)2022年,不容错过的50篇干货 | 笔记侠新商业知识年度榜单每秒1000000000000000000次运算!Cerebras新超级计算机打造世界最大1350万核心AI集群Will China able to withstand the trade sanctions?塔林~童话时光"微环境"研究2022丨美国年资助项目超2,000篇,癌症、衰老、药物输送领域多点开花我刚遭遇了一宗电讯诈骗2022年心血管科必读指南共识20篇|年度盘点榜单 | 真故2022年最值得阅读的10篇故事那年火车上的故事(下集)(七)里尔克诗译: 让这黑暗成为一座钟楼 - Let This Darkness Be a Bell Tower莫扎特音乐会世界上最短的5篇博士论文?他狂妄好色,骂胡适太监,写的一手好书法,成就一代国学大师70年代我们当地体育运动点滴。我们#关爱心理健康#系列博文接下来将带来什么?股市在2022年的所有忧虑,在2023年第1个月烟消云散。新片《百花》观,题外话有感四通桥:罢免独裁国贼这40篇硬科技文章,帮你封存2022年本国的外国总统用脚丈量曼哈顿(四):第五大道上的 Salmagundi Club在美国257.30万,生活费、忍,选!所以,和蠢人吵架争辩是非,该罚退休才知人生好【29/50】法国 意大利的11城11天的打卡游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