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纳的主要作品
从新闻上看到,2021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纳(Abdulrazak Gurnah)。古纳1948年出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1968年,他21岁时流亡到英国,之后长居英国,在那里开始写小说。他的小说多数是用英文写的,主题往往离不开非洲和难民的生活。古纳退休前是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Kent)英语文学系的教授。
(照片来自网络)
古纳写了十多本书,其中最著名的有《天堂》(Paradise, 1994 年)、《羡慕宁静》(Admiring Silence,1996年)、《海边》(By the Sea, 2001 年)和《遗弃》(Desertion, 2005 年)。他的好几部作品都被提名入围英国小说作品的最高奖项布克奖(Booker Prize),如《天堂》、《羡慕宁静》、《遗弃》。
我没有读过古纳的小说,得知他获奖后,看了几篇有关他作品的短文,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他几部著名作品的梗概。
《天堂》以东非殖民地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非洲男孩优素福成年的故事。优素福12岁的时候,父亲为了还债把他卖了,他就此成为契约奴隶,在叔叔的商店里做工,跟着贸易大篷车徒步跋涉。一路上,他目睹了部落战争、迷信、疾病、儿童奴役,爱上了一名年轻的女孩。两个年轻人虽然相爱,却无法结合。那个女孩为了还债,被迫嫁给了年长的优素福的叔叔。评论说,这部少年成长和爱情悲剧的小说充满活力,古纳通过少年的眼睛,描绘了非洲殖民地的穆斯林、印度商人、欧裔农民、土著部落之间复杂的关系和仇恨。古纳用这一富有讽刺意义的书名,记录了如伊甸园般美丽的非洲大陆,如何遭受了全方位殖民的历程。
《羡慕宁静》探讨了难民的生活情感经历。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叙述者来自桑给巴尔岛,逃亡英国(这跟作者本人的经历相像)。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桑给巴尔难民,在英国流亡了20年后,重返家园,心酸地发现自己一直游走在文化的边缘。叙述者在英国,跟情人艾玛生育了一个女儿。艾玛出生于中上阶层,本人在读博,具有强烈反叛资产阶级的倾向,叙述者常为艾玛和她的父母讲述一些充满异国情调的故国往事,这些往事基于他的记忆碎片,在讲述中加入了神话的色彩,使他的故国听上去纯洁美丽而富有风情。与此同时,在给桑给巴尔家人的信件中,他小心翼翼,省略了自己跟情人的关系。42岁的时候,他跟艾玛和女儿关系紧张,也厌倦了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这时候,收到了母亲的来信,告诉他坦桑尼亚政府将大赦像他一样非法离开该国的公民,母亲希望他能回去。他回到故国,发现自己编造的“美好记忆”跟现实相差甚远,意识到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之中。后来他接受了故国政府的一份工作,跟一名年轻的医学院学生结婚。当他向妻子透露了艾玛和女儿的情况,家人觉得他羞辱欺骗了他们,他决定再一次远走他乡。回到英国后,发现艾玛有了新的情人。这篇小说,评论认为,非常到位地描写了流亡者的情感疏离。叙述者放弃了原生家庭,而又无法在感情和文化上与新家庭融为一体。故国带来的美好回忆往往是经过美化的,让流亡者长期生活在虚幻中,却还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记忆是真实的。
《海边》讲述了65岁的桑给巴尔商人难民奥马尔的故事。奥马尔为了逃离专制暴政逃往英国申请庇护。在英国机场,他出示了签发给他的表亲穆罕穆德的签证,官方断定这一签证无效。有人给他支招,英国官员问讯的时候,可以装作听不懂英文,蒙混过关。这时候,英国官员找来了精通斯瓦希里语和英语的拉蒂芙做翻译。拉蒂芙是穆罕穆德的儿子,60年代逃到英国避难,后来成了教授和诗人。这些年来,他跟桑给巴尔的家族断绝了所有关系。在跟奥马尔的交谈中,拉蒂芙了解到,由于奥马尔得罪了权势者,被赶出家园,受到追捕,最终被关押在集中营。好不容易从集中营获释后,却依旧遭到权势者的迫害和威胁。古纳的小说描写了后殖民世界的痛苦和悲剧,那里的人民总是处在令人震惊的混乱中,从而产生出源源不断的难民。
《遗弃》讲述了两个跨越文化和种族的爱情故事。第一个爱情故事发生在1899年。英国东方学家马丁来到了桑给巴尔,他的索马里导游在沙漠里遗弃了他,多亏印度穆斯林两兄妹发现并解救了他,他跟两兄妹生活在一起,备受照顾,直到政府官员终于找到了他。政府官员把他救出沙漠后,他又一次回到沙漠向两兄妹表示感谢,马丁比较开明,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不以为然,爱上了印度妹妹,美丽的雷哈娜,他们开始了一段越轨的恋情。叙事然后跳到了1950年代,桑给巴尔摆脱殖民统治的前夜,说的是两兄弟的生活。哥哥获得了奖学金将去伦敦留学,弟弟则陷入了一场充满激情,却被禁止的爱情。弟弟爱上了一个离过婚的女人,那个女人是马丁和雷哈娜的外孙女。据评论文章说,这部小说通过马丁和雷哈娜不可想象的结合,以及这一结合带来的持续影响,探讨了非洲从欧洲殖民统治中的崛起。
接下来,打算找古纳的作品来读一下。估计他所描写的难民在两种文化边缘的徘徊,以及情感上的疏离和自我流放,会让同为移民的我们,产生一些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