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发不留头,信仰的颠覆(十一)
原文再续,书接上回。话说克伦威尔建立私人军队,采取募兵制,两次战胜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确是一代枭雄,可惜卖身犹太金融集团,为权力与金钱出卖灵魂。
1644年12月19日,下院首先通过《自抑法》,规定议会议员不得担任军职。这样,埃塞克斯、曼彻斯特等人被迫交出军权。1645年1月,下院又通过了《新模范军法案》,规定建立一支人数为2.2万的新模范军,其中骑兵约占1/3,统一指挥全军;全军实行统一的军服,统一的纪律,统一的编制;为保证足够的兵员,决定实行强迫募兵的原则等。这两项法案随后获得了上院的批准。由此,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军成立。克伦威尔在托马斯·费尔法克斯的强烈要求下,兼任了副总司令、骑兵司令,因此,克伦威尔是《自抑法》下惟一在军队和议会中同时有职务的人。这使得独立派掌握了军队的实权。当新军由克伦威尔统率时,在邓巴战役(Dunbar)和伍斯特战役(Worcester)中取得两次巨大胜利。1649年共和国在英国成立后,新模范军成为克伦威尔的私人工具。
英国内战结束后,需要建立了一个新政府了,但是还存在着实行立宪政体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克伦威尔的有生之年从未得到解决。这位清教徒将军能够领导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军队赢得胜利,但是他的威望却不足以解决他的支持者中间存在着的社会冲突,不足以使他们对一部新宪法取得一致意见。这些社会冲突和宗教冲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宗教冲突使新教徒内部四分五裂并且同罗马天主教划清了界限。
当克伦威尔开始执政时,1640年组成的议会所保留的成员都属于一个数目不多、无代表性、过于激进的少数派,即所谓的残余议会。起初克伦威尔想要通过谈判来进行新的选举,但是当谈判破裂时,他就用武力解散了残余议会(1653年4月20日)。从那时起直到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为止,曾先后成立和解散了三个不同的议会;采用了两部不同的宪法,但都未能发挥作用。
在此整个期间,克伦威尔靠军队的支持来维系统治,实际上他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但是他多次试图建立民主政体和坚持拒绝别人给他加冕,其目的是表明他不想实行独裁统治,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的支持者们创建不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政体。
从1653年到1658年,克伦威尔使用护国主的头衔统治着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在1654年9月召开的议会中,有些议员企图限制克伦威尔和军队的权力,克伦威尔于1655年1月解散议会。1655年3月,克伦威尔在镇压一次保王党的叛乱后,将全国划分为11个军区,各由一名少将统治。1657年5月25日,议会向克伦威尔提出《恭顺的请愿和建议书》,主张恢复君主制和上议院,由克伦威尔当国王,议员由他直接任命,削减国务会议的权限等。克伦威尔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由于害怕高级军官的反对,未敢接受国王的称号,但同意其他要求。1658年初,克伦威尔再次解散议会,进一步加强独裁统治。
不过如果要实现克伦威尔的议程,也需要这种军管式的统治。
按照克伦威尔的说法,他希望将虔诚的人们统一起来,被包含于内的不只是他本身所属的清教徒教派,还有其它各种教派,甚至是犹太人。这种统一和中世纪所谓的“基督教共和国”理论有些不同。基督教共和国所寄望的是世界由单一政治实体和单一宗教所构成,是一种政治和宗教皆达到统一的状况。而克伦威尔所谓的统一则是单纯希望信仰各个不同教派的人能在政治方面达成统一,而非要求宗教上的统一。而且,克伦威尔并不希望这种统一依靠的是武力和强迫,而应依靠智慧以及理性。
这就是现在左翼推行的“多元文化互相包容”的1.0版本。要基督徒把钉耶稣十字架的犹太人也包容进来,克伦威尔不是蠢而是坏。
其实早在亨利八世时候英国开始了宗教改革,英国与罗马教会公然决裂,确立了英国国教,英国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新教国家。尽管国教中仍然保留了许多天主教的传统,但它更多地体现了新教的思想。其中许多对犹太人不利的标志、学说,如耶酥受难像、圣母马利亚学说、对圣徒和殉教者以及对他们的圣骨的崇拜等,已不再成为修行的一部分。尤其是后来的清教徒更是强调圣经的至高无上地位。
英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威克利夫很早就主张圣经是基督教教义的唯一根据,清教徒把《圣经》尤其是其中的《旧约》(即犹太人的《希伯来圣经》)中所说的话当作上帝的“圣言”,当作自己平时行动的指南。当时的基督徒发现,希伯来语不仅是《圣经》的使用语,而且还认为,上帝在创造世界的时候使用的语言也是希伯来语。为了阅读原文的圣经,提高人们对圣经的理解,人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希伯来文。
自1553 年开始,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官方的命令下开始了希伯来语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希伯来词汇,以及犹太人的思想被引进到英国和英语中,正如威斯特考特博士所说的那样:“丁道尔(William Tyndale, 1492- 1536,英语版圣经的翻译者)凭着自己的直觉感受到了希伯来语和英国语言之间潜在的紧密联系,然后用希伯来人的思想特征来丰富我们的语言和想法”。人们的日常谈话中经常会引用犹太圣经中的谚语,如斯图亚特王朝的政府就被叫做“埃及人的奴隶”。在理解《圣经》,挖掘和学习希伯来语的过程中,犹太人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犹太人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人们更加重视犹太人的作用。与此同时亲犹太倾向在许多基督徒中开始生根,尤其是清教徒。
克伦威尔充分利用手握生杀大权的15年,完成了清教徒的理想。目标如此巨大,没有杀戮立威是不可能完成的。
1649年3月5日,克伦威尔被任命为远征军总司令和爱尔兰总督。8月13日,克伦威尔率领1万2千精兵,分乘130艘船舰,向都柏林进军。8月15日,克伦威尔在都柏林登陆,稍事休整后,即引兵北上,于9月3日包围了德罗赫达。城陷后,克伦威尔下令将城内投降之敌以及男女居民全部杀光。大屠杀整整进行了两天,死难者达3500名左右。卡林福德和纽里的守军不战而降。10月,克伦威尔挥兵南下,夺取另一要塞韦克斯福德,克伦威尔部队攻入城内,在大街和广场上有2000俘虏被他们屠杀。克伦威尔乘胜攻克新罗斯、瓦特福、科克等城镇。年底,爱尔兰的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都落入共和国军队手中。战争进入1650年,克伦威尔又取得一系列胜利。3月,在攻下基尔肯尼后,“天主教联盟”被迫解散。
但是,爱尔兰人并没有放弃斗争。他们利用英国人进军爱尔兰内陆所遇到的山地和沼泽的困难处境,同英军展开英勇的游击战。特别是5月,克伦威尔攻打克朗梅尔时,吃了一个大败仗,2000多英国官兵被歼灭。克伦威尔无论在英格兰还是在爱尔兰的战场,还从未遇到这样大的损失。克朗梅尔战役结束后,英军在爱尔兰的胜利大局基本奠定。这时,英国与苏格兰的关系极度紧张,克伦威尔奉召于5月26日回国。他的后继者继续向爱尔兰腹地进军。1651年6月,北方重镇累特尼被攻陷。1652年5月,西部重镇戈尔韦也陷入英军手中,至此,爱尔兰全境基本被英军控制。
由于爱尔兰被英国征服,复辟势力企图利用爱尔兰达到复辟的梦想破灭了。于是,他们又与苏格兰联合。得知这个消息,1650年7月,克伦威尔远征苏格兰,到1652年5月,苏格兰人停止了抵抗,1654年,苏格兰被合并于英国。征服苏格兰,意味着英国复辟势力又一次被挫败。
如此军威之下,加上前文提到的荷兰的拉比马纳色.本.以色列(Menasseh Ben Israel)积极配合,双方上演一出好戏。在出版《犹太人的心愿》(The Hope of Israel)引起轰动后,马纳色不但表达了希望尽快允许犹太人进入英国的愿望,而且还向克伦威尔请求亲自去英国与其谈判。克伦威尔同意了他的请求并给他发放了通行证。
1655年马纳色在儿子和几个拉比的陪同下抵达伦敦。到伦敦后,他首先印刷了一份“谦逊致辞”,即一份递交给英国政府的正式请愿书。在这份请愿书中,马纳色为那些对犹太人的指控比如血祭、高利贷和强迫基督徒改宗做了辩护,然后请求英国政府允许犹太人可以在英国自由活动和定居,以及毫无限制地举行自己的宗教活动。但当时提交这份请愿书时克伦威尔不在,没有引起议会足够的认识。
两星期后克伦威尔交给议会一份请愿书,这份请愿书是马纳色写给他的。在请愿书中马纳色提出了七点期望,主要包括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拥有公开宗教活动的自由,获得一块墓地,给予与本国公民一样的自由贸易权利,指定一个官员负责检查犹太移民的护照,保证他们向国家效忠,犹太人之间发生冲突可以上诉到民事法庭,取消那些正在使用的反犹法律。议会把这个请愿书交给了一个委员会谈论。委员会基本上同意马纳色的请求,同时提出了七点限制性要求,如不准犹太人诽谤基督徒、雇用基督徒仆人、担任公职等,以防止犹太人在各个方面对英国造成伤害。从中看出,他们本身并不反对犹太人重新进入英国,而且克伦威尔也支持这件事情,但国内毕竟有许多人敌视犹太人反对重新接纳他们,最后决定召开一个由各界人士参加的大会进行讨论。
1655年12月4日,白厅会议在克伦威尔亲自主持下开幕。参加会议的人都是当时重要的人物,与会者中人数最多的是宗教界人士,如在第一次会议中就有16个清教教派的领导人参加,此外还包括了外交人员、律师、商人、大学教授等。会议一共开了五次,其中前四次会议是秘密进行的,第五次是公开的。
在前两次会议中,教士们强烈反对接受马纳色的请求,他们对犹太教十分恐惧,认为允许犹太人进行公开的宗教活动是在亵渎基督,而且犹太人会诱惑蒙骗英国人皈依犹太教。一部分温和的人虽然同意犹太人进入英国,但要求对他们的活动进行限制,只有小部分人同意无条件的接纳。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克伦威尔在第三次会议时增加了几个支持接纳的人。最后一次会议中,商人们强烈反对犹太人进入英国,他们表示,如果让外国人商人尤其是犹太人到英国,会极大地伤害英国的利益,那样只会导致外国人越来越富,本国人越来越穷。由于各方的分歧太大,无法达成共识,会议只能在争吵中结束了。
虽然马纳色的努力最终失败了,但历史好像和犹太人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没过多久犹太人重新定居英国的愿望还是实现了。事件的起因是,伦敦马兰内社团的一个西班牙籍成员被告发是西班牙人,于是他的财产在英国同西班牙交战时被没收,他提出申诉说自己不是西班牙人而是逃避宗教裁判所的犹太人。与此同时,克伦威尔接到了七位犹太领导人的一封请愿书,他们请求他允许犹太人“不受任何干扰地在我们自己特定的房子里作私人祈祷”,以及“在该城市之外我们认为方便的每个地方”设立一处墓地。但是国务会议没有理睬,不过把那个犹太人的财产归还给了他。
这件事意义重大,因为官方在明知一个犹太人身份的情况下竟然没有把他驱逐出境,而是默许了犹太人在英国的公开存在。因此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隐姓埋名后,犹太人终于被英国重新接纳了。正如罗斯说的那样:“这是一种典型的英国式妥协,也就是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然而作为一种可行方案,却出乎意外地令人满意。正因为如此,犹太人终于在这块土地上重新站稳了脚跟”。
可以说,克伦威尔手段已经隐含满清入关以后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政策,要么接受犹太人,要么杀头,当然他的手段要圆滑一些,还搞一些所谓英国式妥协。
虽然克伦威尔自甘堕落,做犹太金融集团的傀儡,但能力超群。而相反现在的拜登政府有克伦威尔的才干吗?
西南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加里.凯利周二在接受ABC新闻采访时表示,没有员工会因为公司的疫苗任务而被解雇。不过其实该航空公司于10月4日宣布,所有5.6万名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员工需要在11月24日前接种COVID-19疫苗,否则将面临解雇。
首席执行官还告诉美国广播公司的乔治-斯特凡诺普洛斯(George Stephanopoulos),"没有证据 "表明任何类型的反对授权的示威活动导致了假日周末的大规模服务中断。超过2000个西南地区的航班被取消,导致数以万计的乘客滞留。"根本没有证据,"凯利说。"我们的人正在非常努力地工作,他们做得很好,我为他们感到非常自豪。"
他确实承认,疫苗任务是 "非常有争议的",而且不是他的公司所希望的。"凯利说:"这是一项政府授权,是一项总统令,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按照规定的最后期限来遵守。这位首席执行官上周告诉员工,航空公司别无选择,只能遵守该政权的疫苗任务。凯利说:"西南航空公司是一个联邦承包商,我们没有可行的选择,只能遵守美国政府关于员工接种疫苗的规定,而且像其他航空公司一样,我们正在采取措施来遵守,"。
白宫 上个月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所有联邦雇员接种疫苗,但尚未发布针对私营公司的行政命令,或联邦法规。拜登在9月9日公布了他严厉的计划,强迫所有员工超过100人的私营企业让他们的员工接种实验性的COVID疫苗,否则将面临每周一次的测试。一个月后,白宫、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或劳工部都没有就所谓的任务发布官方指导。
在周二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凯利表示,西南航空不会解雇任何拒绝注射的员工。"我们不会因此解雇任何员工。我们正在敦促我们所有的员工接受疫苗接种。如果他们不能接种疫苗,我们敦促他们寻求便利,所以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支持我们的员工,"他说。
大家不要小看这小小报导,西南航空总裁这样说的意思是他从未想过要强制豆苗,是老拜迫他的。这可是由主媒报导,意味西南航空与老拜划清界线。更重要的是机师工业行动令公司让步,开先例给其他公司及集团。
拜登政府空有克伦威尔的抱负,需要完成犹太金融集团强行全民打疫苗,推行疫苗护照的计划,但可惜志大才疏,明显事前计划不周,令西南航空这些犹太八旗企业想配合也不能,短时间内,如何找那么多机师替代?难道为了犹太的伟大事业倒闭?
目前欧美已经进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现在美国有些学校推行所谓不能搞性别歧视,每个人都可以随便选择性别,然后可以自由进入该性别的厕所。弗吉尼亚州48岁的水管工斯科特-史密斯于日前被捕,因为他在劳登县学校董事会会议上提出抗议,试图告诉其他父母他的女儿在女厕所被一个「穿裙子的男孩」强奸,而校方人员对此矢口否认置之不理,并叫来警察抓捕了这位父亲。这个就是美版“留发不留头”。欧美白人如果还不反抗推翻犹太金融集团,以后连猪狗也不如。
有时想想,2016年川普当选总统,四年后,被迫离开白宫的同时也把他加冕成为美国保守派的当然领袖,出来后清洗共和党,打造以佛罗里达与德克萨斯州为核心的保守基地,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德州一直是布什家族大本营,所以老川推行德州的审计还需要老川不断敲打,而德州州长也排除万难签署行政令,禁止强制疫苗,包括私企。这是和白宫直接唱反调,州权和联邦权之争。 ???
下回我们继续说英国光荣革命的故事,英国人如何一步步被犹太金融集团俘虏,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