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装的时代:七夕。。。
盛装的时代:七夕
曾经有个时候,流氓们都还读书写诗。一言不合一脚踹过去的场景,地上爬起来的那位,摸一下流出来的鼻血,嘴里可能说出来的,还是“兄台身手那么好,一定对得上对子,写得出好诗吧”。。。
那个时候男生追女孩儿是比文采。那个浪漫教主,曾经跟着当时的男朋友后来的老公浪迹天涯到撒哈拉沙漠的作家三毛,在男友求婚的时候,给男朋友戏讥“看得顺眼,千万富翁也嫁,看不顺眼,亿万富翁也不嫁。” 。。。“一见倾心的,到贴银子也嫁“。。。
两千年前就有白富美,那个妖娆妩媚,性感迷人的卓文君,看上穷小子司马相如。不惜与家人决裂,和穷小子私奔。不怕吃苦不顾脸面挽起袖子拢起头发,进进出出的当垆卖酒,倒贴穷小子,甘之如饴,心甘情愿。。。
当然,据说穷小子司马相如是个帅哥,会琴棋书画,也懂得撩妹的各种技巧各种手段。。。
现在的男孩女孩,过早知道生活的真谛,活着,房子车子票子,先搞定了再说。至于心动的感觉,可以当饭吃吗?可以坐私人飞机住五星级酒店吗?。。。无论男孩女孩,现在都不会蒙着眼睛只听心跳就进入婚姻。。。
七夕的背后其实是个凄惨的故事。据说天上的王母娘娘有个漂亮孙女,精于纺织的美丽仙女贪玩下凡,不小心嫁给了一无所有的放牛娃。王母娘娘觉得门不当户不对,天庭震怒,把孙女(织女)抓回去,牛郎挑着一双儿女紧紧追赶,王母娘娘生气,“还有完没完啦?”拔下金钗空中一划,一条银河顿时流淌,河水无情,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隔河痛哭相望。王母见他们哭得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一周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王母生气,连传令官一起罚,罚七月七日这一天喜鹊必须在银河上给牛郎织女搭桥。。。一年牛郎才能够挑着一双儿女去鹊桥上见仙女一面。这是多么悲伤的故事。一年一回,值得么?现代人一定等不及。。。
故事的起因现在看来也违背法律。牛郎是在老牛的教唆下去偷看仙女洗澡并且偷偷抱走仙女的衣服,才和仙女半推半就成为一家人。生儿育女,男耕女织。今年是牛????年,老牛有没有感觉有点负罪感????)
那个放牛娃一定长得不像癞蛤蟆,也不会像猪八戒,一定顺眼看着英俊潇洒,让仙女觉得值得下凡值得下嫁,呵呵。(按现在的说法,总要图一头吧。如果没有钱还长得丑,那就只有去面壁思过啦。。。)
傻女人可以不顾一切,男人的心到可能百转千回。。。
相传,卓文君那年当垆沽酒,赚够了银子让司马相如去京城,这个穷小子的确有才,写出《子虚赋》得到当时的皇帝,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帝王的侍从官。封官进爵后,赏尽京城的灯红酒绿,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的妻子。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两地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忆亦无意,知道夫君在暗示自己,以往的情意已经淡漠,不再忆起过往的旧情了。才女如她,心凉似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诗一首:”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原来出处在此!前面原来还有二句“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
据说,卓文君又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当年卓文君“长发绾君心”念诵这封诀别书,的确不是哀求。据说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惊叹妻子才华横溢。遥想昔日起于青萍之末,夫妻恩爱之情,良心发现,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之事。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还算一个有始有终的好结局)
。。。。。。
**********
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1] ,新寡,好音。故相如缪如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犹足为生,何到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酒肆),相如自著犊鼻裈(围裙)与保庸杂作,器于市中。卓文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请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相如字),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保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这个典故流传甚广,人们常以此比喻美女卖酒,或表现饮酒和爱情,同时也常用来描写蜀地风情。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瞎写一段,逗大家周末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