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的故事
偏心的故事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秋节,夜晚一起讲笑话,贾赦讲了一个偏心的故事,说:一个母亲诊病,郎中怎么也诊不到,结果发现母亲的心长偏了,语毕贾母说是编故事说她。
年少的时候,也听乡亲们讲过一个有关偏心的故事。说一个男人要外出谋生,临走时安顿妻子说:锅底的稀粥有砂碜,吃多了会磨破肠子而死。
一年后,儿子归来,看到母亲脸色红润,身体硬朗,再看媳妇面黄肌瘦。原来至打男人走后,媳妇每天都把锅底的粥盛给婆婆喝,而锅底的粥米多,比较稠。媳妇怕吃到砂碜,只喝上边的稀粥。
年少时听这个故事,觉得儿子孝顺有方,也觉得媳妇自找活该。后来这个故事如影随心,一直伴随着我的人生,每到特定的环境中,触景生情,就想起这个故事,心里就苦辣酸甜,五味杂陈。
偏心人人有,父母亲也难免。
我讲一个身边的故事,一个有关偏心的故事。
母亲皮,父亲邢,育有两女一男。大女儿蕊单纯,小女儿裳机灵,夫妻都喜欢小女儿裳。
蕊和裳还比较小的时候,争一件玩具,裳得不到哭闹。妈妈皮说我用脚踩着玩具,你们两个来拿,谁能拿出去就是谁的。蕊先拿,皮就用力踩住,蕊没拿走。裳拿,皮伪装着用劲,拿走了,皮说:裳劲大,玩具是裳的了。
一次皮去学校接了两个女儿回家,裳有东西吃,蕊没有,看着裳吃。爷爷问蕊怎么不吃,蕊说妈妈没有给她。
一次,裳要穿蕊的衣服,蕊不同意,裳哭闹,爸爸邢知道后,亲自帮裳拿蕊的衣服,蕊说那是我的衣服,爸爸邢说衣服是我给你买的,我想给谁穿就给谁穿,裳喜蕊无言。
一次,给两个女儿各买了一样小吃,裳吃完了又要蕊的,蕊不给,妈妈皮鼓励裳上去抢,蕊把食物举起,裳拿不到急得直叫,邢爸爸上去一把从蕊手里夺下,交给裳,蕊眼巴巴看着裳吃自己的小吃。
一次参加活动,买了蛋糕吃,一人个,还剩一个,妈妈皮在公众场合不好明做,就不断给裳使眼色,示意裳拿走那个蛋糕。
平时要给二女儿买东西,皮妈妈总是打着给大女儿买的旗号,实则到的超市给二女儿买了不少,对大女儿只是问你要什么,大女儿也不说什么,也就没有买什么。如此招数皮妈妈邢爸爸乐此不疲。爸爸妈妈的心思其实儿女们都是能感觉到的,只是不说。
皮妈妈邢爸爸,尤其皮妈妈,总是这样有别对待两个女儿,有时明着,但常常暗着。日久影响到女儿的心身健康,裳越来越活跃,蕊越来越少言,裳越来越娇宠,要风得风,蕊越来越暴躁,自闭,后来游戏上瘾,不吃饭,不睡觉,不上学。爸爸妈妈一味怪罪,却从不检讨自己。
皮妈妈说过一句话:儿女有一个好的就够了。不知此言从何说起,这个够又是何意。多么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语句。
父母亲对儿女有偏心,应该是在所难免,但要有度。“偏小的向大的”,这是老辈们的说法,“老大憨,老二滑”,这也是老辈们的育儿总结。‘养女像家姑,养儿像外舅’,‘一娘养的数百般’,同胞兄弟姐妹秉性区别也是很大的。面对自己的儿女,父母亲要有相当的智慧去应对,去引导教育,其中平等是最难拿捏的,也是最应该做到的。
我有姐姐和妹妹,姐姐大我十岁,妹妹小我七岁,矛盾几乎没有,没有感觉父母亲偏谁向谁,相反姐姐爱弟妹如母。我的父母对我们都很疼爱,各是各的疼爱法,爱姐姐,爱妹妹,爱我,爱儿子,爱女儿,大同小异,我们没有感到不舒服,我想这就是父母之爱吧,这也是我的父母亲的智慧所在吧。以至于在那不利的恶劣环境中,姐姐有幸十八岁进城有了工作,我有幸读了高中,妹妹有幸有了不错的工作,为我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想这就是父母的爱吧。父母的爱是多方面的,是远无止境的,只要父母在,就有爱陪伴着我们,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一旦失去他们,我们就失去了爱的核心。
我有儿女一双,年龄相差四岁。对他们都有阶段性的偏向,但不是偏心。小的时候儿子比较淘,挨打特别多,女儿比较乖巧,夸得比较多,但在衣食住行上没有偏差,在诗礼教育上没有偏差。进入中学,为他们操的心很多,女儿优胜,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把他们都送进了重点大学。五年大学儿子没有花钱,对家庭还略有回报,四年大学女儿学杂费保守算六万人民币。儿子结婚父母基本没有花钱,女儿结婚没有得一分钱的彩礼。后来他们先后都立业成家,拥有了自己的小日子。一家人搅在一起,矛盾是经常有的,但总体上是和谐的,相互尊重的。对于我来说,对于儿女帮谁多,帮谁少,具体事情上看起来明显,但总体上基本一样,至少我心里是都装着他们的。生活中的无奈是很多的,顾此失彼的事也是常有的,但我对儿女们的心基本上是平等的。这个平等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自于我的父母亲的言传身教;这个平等来自彼此的情感对等交流;这个平等来自物质的对等赋予;这个平等来自相互的包容与理解。这一路走来,切身的感觉到做父母的艰辛与成就,困惑与荣耀,以及享受与无奈,感觉到做父母的责任与幸福。做一个好的父母不易。做一个偏心的父母好像也不轻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