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溅星巴克:上周日温哥华鸡毛蒜皮小事引发的命案
这几日温哥华本地媒体都在报道上周日傍晚5时多在温哥华市中心地带那家面积最大的星巴克门外发生的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命案(点击这里查看电视报道)——
居住在大温哥华地区37岁的保罗•施密特带着老婆和三岁女儿来到这家星巴克。老婆进店去点饮料,保罗和三岁女儿在店外等候。
据报道说,这时一个32岁的印度裔在他们跟前吸电子烟。保罗让他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结果就因为这么点儿鸡毛蒜皮小事二人发生了口角,动起手来。一怒之下,印度裔掏出尖刀疯狂刺向保罗,而且是当着三岁孩子的面。保罗连中多刀,起初捂着肚子,挣扎中倒在了血泊里,一动不动。后来被急救拉到医院后因伤势过重而身亡。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家一向人满为患的星巴克,竟然无一人出来劝架或给予帮助。案发时星巴克门外还坐着一男子,慢条斯理地喝着他的咖啡,冷冷地观察着这血腥的一幕,全程无动于衷。更有围观者,不仅不帮忙、不报警,反而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并很快在网上疯传。结果是从华人市长到温哥华警局都出面奉劝大家尊敬逝者及其家属,不要再转发这段视频。
事后保罗母亲伤心欲绝,采访时不肯露面,对冷漠的拍摄者尤其备感伤害。
这个保罗生前为一家搬家公司出苦力工作,一家三口都靠他一个人的收入。据大家描述,他工作卖力,珍爱家庭,容易与人相处,不是一个寻衅滋事的人。
印度裔当场被捕,被检方控告为二级谋杀。令人不解的是,这个人为何去星巴克还要带着一把尖刀?又为何为这一点鸡毛蒜皮小事而杀人?他毁了一个家庭,却也即将把自己送入监狱,少说也得待上个25年。不过,考虑到加拿大的监狱生活水平之高,他这25年至少不用发愁找工租房、吃饭穿衣了。
现在很多人火气大,一点火就着。严格来说,戾气颇重的中国历来更是如此——要吵架需要两张嘴,其中有一人闭上嘴了就吵不起来了。几年前网上有一视频很火,是温哥华天车上一老一少两中国女人骂架(点击这里查看当年视频),还动用了国语、粤语、上海话、英语。视频中,明显那个老太太精神有些不正常,但是那个年轻女的应该还是正常的,她提前下车就结了,但是还不肯下车,站在车门口锱铢必较、毫厘不爽,老太太每骂一句,她都要回一句,少回一句就跟吃了八辈子亏似的。其中有一段经典骂辞——
老太太挥着手,骂年轻女人“蠢货”,道:“You're stupid!”
年轻女人回敬老太太以“那你聪明”,道:“You're smart.”
老太太又重复一句:“You're stupid.”
年轻女人又回一句:“You're smart.”
两人没完没了重复这段无聊、弱智的骂架,令周围乘客不解。
社会上陌生人之间冲突、纠纷哪里都有,但是有个差别很明显,那就是在中国大多是正常人之间发生的,而在加拿大基本上都有一方一看就是精神不正常的(通常是白人),判断他们很容易——相貌歪瓜裂枣、走路离了歪斜、一口烂糟糟的牙,说起话来爱自言自语。你只要到温哥华东区就会看见一群群这样的人,基本上都是瘾君子、流浪汉,政府给他们盖房、给他们吸毒埋单,尽其所能,也还是无能为力。
有一年我来到温哥华东区,掏出相机准备拍唐人街的千禧门,这时两个上述的那种白人走了过来,粗鲁地问道:“What the fuck are you doing here?” 这话相当于是在说:“你他妈的在这儿干嘛?”
他们敢骂却不敢动手抢相机。如果是脾气不好的人就回骂了,但是我和他们犯得着吗?我只是幽默了一下,道:“谢谢你热们情好客地欢迎我来到这里。”
二人无言以对,自讨没趣,也就走了。
前一阵子又遇一不善之人。那天傍晚我正在遛小泰迪宝宝,宝宝撅起屁股正准备大便,这时一百多米远处有一光头白人男子也在遛狗,不过他的狗没拴狗绳,看见宝宝马上冲了过来。因为狗在大小便时是很脆弱的,它们会专注于大小便而不能分神来自我防护,所以此时此刻我一不能把宝宝抱起,而不能硬牵绳带它离开,所以我只能用购物车在这只不拴绳的狗和宝宝之间形成一道护墙,保护宝宝专心大便。
谁知那光头男过来了,气势汹汹地对我说:“下次不准你这样用购物车来打我的狗!”
我当时先是一愣,没缓过神来,但是我也没跟他吵——要吵架或报警的话,他不拴狗绳在先,肯定是他的不对;再者,我何时又用购物车打他的狗了,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问题是,如果要吵架,那恐怕就没完没了了,况且我没搭理他,他已带他的狗离开。回家路上想想还确实挺生气的,可是这都是身边俯拾皆是的鸡毛蒜皮小事,快快忘掉,生活继续。
更有意思的是,几个月以后他遛狗又碰见我和宝宝,远远地还主动跟我微笑打招呼,我也回敬他以微笑。我估计他可能已经不记得我了。
当然,这些人都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那些在你工作或生活中的精神病患者,则是更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