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追韓劇《再婚之慾望》
最近這是腫麼了,居然也看起了韓劇。明明是賺女人情感和 Fantasy 的東西,也讓耄耋連着看上了。
要怪應怪世界大環境,連年的左左,痛斥不公和不平,表面尋求毫無邏輯的 Feel Good,實則製造仇恨與對立的現實,最先反映在好萊塢,大片季節,通通讓位 Netflix 之外國廉價片。形形色色的外國片,完全沒有好萊塢的 DNA,英文對話雖說基本上標准到毫無口音的地步,可遣詞用句跟本像是讀小說一樣精准,演技所帶來的真實和不完美的完美,基本上看不到了。
說到好萊塢,自然離不開奧基卡。近年的獲獎作品可謂濫芋充數,最直接的證明,就是頒獎紅毯愈發是走過場,今年乾脆狗屎黃代替了紅色。甚至連滿月可能都不到,獲獎影片就被人遺忘,根本懂不懂為什麼獲獎。馬來西亞人 Michelle Yeoh 捧走女主小金人,成為一時熱議,說實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認為是政治正確性的結果,實在太難。畢竟亞洲住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市場前景廣闊,左左天地,大有可為。
再有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湊熱鬧,父母親都安葬在台灣,卻要在俄中聯盟的當下,逆世界潮流而動,掃哪門子墓,祭哪門子祖,祖宗喃還是祖國喃。一九四九年被對手揍得鼻青臉腫,逃至台灣島,好在前朝有開明人,決定走自由民主之路,搖搖晃晃居然硬是走通了。台灣也成了世界華人政治標桿,有人總結過,台海一邊的國家領導人是兩千多張選票 100% 通過選出來的,而另一邊則是兩千三百萬張選票,任何人都毫無勝算保證,在選民失望和激動混雜情緒下出爐,區別一目瞭然。
腫麼了的世界,一點不給人喘息,又報出美國前任總統被大陪審團投票通過,提起刑事訴訟,首創將世界自由民主的领袖押上公堂。這種事情,通常是專制與落後國家政治體制的家常便飯。成王敗寇,被奉為真理的政爭理念,居然也要從此在美國開始實踐。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傳出槍聲,又是學校。接下來就是新聞媒體蒼蠅般的嗡嗡,社評人呼籲控槍的陳詞濫調。有的地方,也許會有人走上街頭,搖旗吶喊,公開挑戰憲法第二修正案,刷刷存在。
算囉,還是看電影,追韓劇。
這回追的是《再婚之慾望》(Remarriage & Desires),當然,中文譯名,又是自己隨心所慾。
影片的主角叫金喜善,Kim Hee-Sun,雖說不是韓粉,但這個大明星還是耳熟的。劇情自然不是本人評論的重點,按老規矩,直接談印象深刻的觀感。
第一是時髦,影片的鏡頭捉捕,都市高速與街頭、綠化滲透在建築物裏、夜晚的燈光的拍攝,匠心獨具,宏大的氣勢,就是讓觀眾第一時間就生活在現代化社會,而不是慢抒情懷的鄉村。市景辦公樓,高層高景,落地窗之外,現代都的脈動,一覽無餘。影片音樂和歌曲,是否本身就是英文原作,還是有意整點泊來的洋調調,反正為時髦助力就對了。
第二是炫富,這次與《黑暗榮耀》不同,不再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洞洞的階級划分。而加入了公司 CEO,大學教授,國會議員,會所東家,律師,名媛等社會主流。豪宅的裝備自是富麗而不堂皇,典雅得體,骨子裏就讓你覺得買不起。庭院前,以及主人翁出行帶步,不熟習車的人,還真的不能與我們這種靠造車混飯吃的人一樣,一眼就能看出座駕的品牌。總之,該劇堆砌了不少名車,這要是不算炫富,實在說不過去。
第三是仇恨,東方影片,總是脫不了皮,老愛在仇恨上打圈圈。聰明才智,好像不用來算計人,就會浪費了似的。不過該片與《黑暗榮耀》不同,不是單打獨鬥的周密策劃,而是利用自身的職業、行政和政府權力,外加些許的以受害搏同情,再謳歌仇恨。也許作者沒有歌頌仇恨的原意,但影片中的現代社會,讓人感覺,這絕對不是陽光和不設防的樂園。
影片所演譯內容,基本上與觀眾之間是有膈膜的,觀劇者無時無刻不會不清楚知道,那是在演戲,在給觀眾愉樂和享受。基本上沒有什麼帶入感,因而很難通過觀劇產生心靈碰撞與交流。這類影片,大概永遠不可能達到电影藝術的奥斯卡水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華西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