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教育随笔(117)章熊先生教我讲语法

教育随笔(117)章熊先生教我讲语法

博客

教育随笔(117)章熊先生教我讲语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著名语文教育家章熊先生是北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人教版1982年分编教材《阅读》特约编辑,每年都在人教社主办的全国分编教材工作会议上,给全体执教老师作报告,主讲现代阅读教学理论和《阅读》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创了现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考试之先河。

         1985年暑假在青岛,人教版初中《阅读》和《作文·汉语》试教三年总结大会结束之后,章熊先生对我执教的实验班取得的成果高度肯定,盛情邀请我会后去北京他家里长谈。

        8月20日上午,在北大中关园家章先生家,聆听先生语文教学新观念新方法,先生还特别给我讲了他主持高考命题的故事,后来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详细写道:

        “1984年我接手高考命题,就推出了‘现代文阅读’栏目。一时全国哗然,‘超纲’的攻击声四起。不过现在习惯了,而且较那时有所发展,从获取信息性阅读扩展到文学性阅读(由于文学性阅读的多解性,如何命题有些地方还要进一步研究)。现在我要谈的是一件不为外人所知的事请。人们都以为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不是,我不能贪天之功,应该还历史的真相,把功劳还给朱德熙先生。

        大家都知道那年试题的文本取自摩根(Morgan)《古代社会Ancient Society》,其实细心的人从这本书里却永远找不到相应的章节,那是朱德熙先生从全书中挑选了一些段落组合而成的,天衣无缝。更有甚者,译文里每一个句子都经过朱德熙先生亲手厘定。我至今记忆犹新,真正领略了什么是学者风范!当年朱先生、我、潘兆明(我的前任)三个人坐在朱先生家的客厅里,朱先生找来了原本和译本,膝上放了Webster大辞典;原文与译文一句一句比对,有觉得不够妥帖的,由朱先生斟酌、确定。不仅如此,最后的定稿也是朱先生亲手抄写,由我带到命题组的。正因为如此,以朱先生的威望,这个石破天惊的项目才得以顺利通过,否则以我当时的地位,恐怕就是另一种局面了。”

       章熊先生在北大附中教学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训练的个案,从实践又上升到理论,写成了专著《语言和思维训练》(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从1983年到1985年,每年暑假先生在会上总是讲“语言和思维”的问题。83年在洛阳会议讲《段的教学》;84年在兰州会议讲《简明·连贯·得体》;85年在青岛讲《语言和思维训练》。           

        章熊先生说:“语言、思维、思想之间的关系有点像我们的太阳系——语言围着思维转,思维围着思想转。就像太阳在宇宙里也是一直围着一个更大的天体运动一样,思想也在不断运动着,它所围绕的更大‘天体’,就是社会(随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变化所形成的社会意识)。

         语言、思维、思想三者的关系中,思维是中介,是最活跃的因素。”

         章熊先生一直都是思维最活跃的语文老师,那天,先生告诉我,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从清华中文系毕业后,到北大附属工农速成中学教书时,他给那些优秀工农干部讲语法,遇到困惑,曾去请教中国语言学泰斗吕叔湘先生。

       吕先生想了一下,用手比划着说:

       “我们写文章,常常有几层意思,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句子。”

       又比划了一下,说:

       “修改的时候,觉得句子长了,一拆,成了几个句子。你能不能教学生学会这种本事?”       

        章熊先生用吕先生说的方法教他的学生,成效显著。   

        吕先生说的教语法的方法,看起来很简单,就那样比划两下子,其实并不简单。就是不讲语法术语,从实用讲起。

        正如章熊先生所说:

        “讲话、写东西,简单比复杂难,通俗比深奥难。燕妮曾经问马克思什么是他最喜欢的词语,马克思的回答是‘简单’。这是哲人哲理哲语。把问题谈得很复杂,表明你认识上还没有把握住关键,而与‘简单’相伴随的则常常是豁然开朗。有时你自以为想得很清楚了,可等到落笔,而且追求表述通俗化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的地方根本没有想明白。

        古人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老师自己糊里糊涂,怎么能让学生明白呢?

        语法就是研究一句话“通不通”的问题,而学生写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句子越写越长,句子写长了,各种语病就都来了。照吕先生说的办法,把长句子拆分成短句子,就没病了。

        语法、逻辑、修辞,对一句话而言,就是九个字:通不通、对不对、好不好。

        一句话,没有语病,但是不一定对。比如“打扫卫生”,从语法上来分析,动宾结构,是通顺的。但是,从逻辑上来分析,就有问题,既然是卫生的,何须打扫?然而,这句话已然约定俗成,在这里只是作为分析的例子而已。

        一句话,没有语病,逻辑上也没有问题,但是,不一定就“好”。

        “好不好”属于修辞的范畴,是锦上添花的事。修辞好的句子,一定是通顺的,没有逻辑问题的。

       诚然,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一句一句话组织成一段话,一段一段话组织成文章。如果句子出了问题,那么文章就一定有问题。

        一句话是不是有问题,从语法上分析就是通不通的问题,从逻辑上说就是对不对的问题,从修辞上看就是好不好的问题。

        判断一句话通不通,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

         常见病有: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谓语和宾语;谓语和补语;状语和谓语等,在组织句子时,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的配合,造成搭配不当的毛病。治愈这种常见病,首先要明白句子成分,及其所处地位之间的顺序。

        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现代汉语一般句子有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许多老师总结了句子成分的规律,还编成了“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我以为,顺口溜固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句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规律,理解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排列顺序的重要性。为此,我这样强调“语序”问题。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比如:“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说的是湖北人喜欢吃辣椒,“不怕辣”;四川人也喜欢吃辣椒,可他们“怕不辣”,还要加点花椒,做成麻辣烫;湖南人最爱辣椒,什么菜都得加辣椒,“辣不怕”。

        汉语的语序从古至今基本没有变,都是按主语→谓语→宾语序列延续下来的,定语在主语或宾语前面,状语在谓语前面,补语在谓语后面,而且它们的重要标志就是“的”“地”“得”。

        为了加强学生对汉语的语序的认识,有必要多讲一点好像是题外但又不是题外的话。

        我们都知道,从宏观来说,天体运动、自然 变化是有规律的、有序的;从微观来说,电子运动也是有规律的、有序的。但是,宏观 是大到我们看不见,微观又小到我们看不见。我们感觉到了世界上万 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有序的,但不一定完全理解。

        为了帮助大家能深刻地理解它,举一个 例子吧。我们都有被蚊子叮咬后抓痒的经历,但不知道是否有同学观察过抓痒动作的 顺序。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上,一般是按从 上往下的顺序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下腹部以上, 是按从左到右或者是从右到左的顺序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腹部 以下,那就是从下往上的顺序抓痒了。当然,如果蚊子叮的是背部,那就要 借助抓痒工具——“老头乐”了。抓痒动作有序的规律性,是人的本能反 应,只是大家平时没有注意观察,看了也没有去认真地想一想,也许想了一下,但没有把它与自己的学习联系起来。如果把它与我们 的学习联系起来,比如说联系语文学习,用相似思维的方法来思考,并研究语文、具体说 中学语文这个整体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针对 不同特点,该用什么方法?那么,按“抓痒”的顺序去“抓”,不是 很简单的事吗?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个“序”字。世界上万事万物都 是有序的。汉语的语句中的语词也一样,自有它的“序”。

        要理解“语序”,就得多读多思,培养敏锐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叶老提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就是强调抓住词语的理解和感悟。语文是以字词为载体,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宝库中寻幽探胜,含英咀华,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时还特别需要一点灵感思维,去体会语言高手们怎样做到“意能称物,词能逮意”,领悟语言的神韵和妙境,养成对语言的强烈兴趣,磨砺敏锐的语感。

         比如,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中,描写蔡芸芝先生有这样一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其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这个“狡猾”是贬义词呀!该怎么理解它的意思呢?这就得记住叶圣陶先生说的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总之,学一点语法常识,在阅读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不断增强语感,感受我们汉语的博大精深和无限之美!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李培永
相关阅读
又一则微信垃圾我对女儿语文一度焦虑,这个课“快准狠”解决难题丨赠有道词典笔(明10点开团)咀外文嚼汉字(209)“巴塞杜”与 “桥本策”宾州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漫步校园关于衰老:五胜肽、六胜肽的作用说说我读小学时的万老师古巴印像 (9)街景推荐一本英语语法进阶书!疑难句、段衔接,涵盖语法的方方面面!Royal Albert的历史钟爱的二战后大钢琴家(四) Mikhail Pletnev思想疆域 信仰的颠覆(七十七)鸡娃圈的法宝! 这套139集的英语语法教学动画,帮助孩子吃透中小学语法知识!瑞士卢塞恩(Lucerne),地标建筑Piano of death and destruction and doom and all of the above奶奶把我扔在火车站,跟我讲,长大了记得去找她曳杖歌,孔球人2022南美南极行(22)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教育信息周刊|习近平: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教育部对青少年科学教育作出部署识是恶门,知是妙门豪斯曼:《诗歌外编》: 第十三首:喔,在行进的路上红色巨谍俞强声出走的前夜美国1万多学校用的大名鼎鼎RAZ,只花1套书钱还配点读笔(明10点开团)一别三年:顺利抵达一只犯了大错的老鼠100元小医生随笔(4)| 奇方之首从欧洲首富到沦陷败落清华学霸整理的400个语法公式,17天吃透高中英语全部语法水木E角丨一周活动速递(4.11-4.17)语法到底几岁学?语法启蒙的这些“坑”,赶紧躲!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