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活化石的故乡小镇
写了外婆的回忆后,意识到自己曾经生活的小镇那几十年好像没大变化。
小镇在四川中部,是全县最边远的场镇。可能是因为离县城和邻近的城市都远,四周的农民又有买卖的需要,小镇的规模比周围其它场镇都大,快赶上半个县城了。
小镇是一个移民场镇,最早的历史只能回溯到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小镇是附近地区客家人的大本营,居民和附近农民大多是客家人,另外有一小部分叫"永州人",来自湖南或湖北某个地方。
小镇的布局过去一两百年沒大变过,主街叫正街,有一公里长短。中间丁字路口分岔就是外婆所住的横街,横街中段再分岔,向右就是第三条街花街。倒退百年,清末民初时小镇有三大公共场所,三圣宫,莲池宫和南华宫。
三圣宫在正街街头,外地人到来时最先看到的就是三圣宫。三圣宫最体现华人有神就拜的特点,里面供奉孔子老子和释迦穆尼,儒学道家和佛教共处一处。到三圣宫,拜孔子保佑升官发财,拜老子求心平气静,拜释迦穆尼求来生荣华富贵。一趟烧香进供,物质精神和后世几方面的神灵都打点到了,其实古人也很懂时间的利用。49年后,三圣宫的孔子老子和释迦穆尼像给搬走了,但因为老的砖木结构特別结实,就改作了打米站和粮站仓库。
莲池宫在外婆那条街的尽头,以前供奉的是送子娘娘观音菩萨。国人过去的观念是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子为大,所以送子娘娘的庙堂莲池宫过去也从不缺香火。抗战时期民国政府提倡新生活,观音菩萨所在的莲池宫改建为供女孩上学的女校。母亲当年即在女校上学,直到53年高小毕业。女校和正街街尾的男校合并后,原址改为粮站仓库,一直使用到九十年代后期。
南华宫在花街的尽头,是客家人的宗祠,其布局一直到我生活的六七十年代基本上没啥改变。门楼是砖木双层结构,底层是门厅,二楼是一个大戏台子,三面院坝环绕,当年可以从三个方向看戏台子上的表演。院坝有四个篮球场大小,正对面南华宫主建筑以前供奉客家人最先来到小镇安家落户的列祖列宗们,还有就是祭拜的大堂。
院坝左右是两层楼的厢房,过去外地客家人远道而来拜祖先,晚上需要地方留宿过夜,厢房估计就是香客们的落脚之地。六十年代小镇人口增加后,公办的镇中心小学容纳有限,镇上利用南华宫的两侧厢房办了一所民办小学,属于集体所有制,老师算合同工,不像公办小学老师是铁饭碗。
镇上有两个政府机构,镇政府和公社政府。公社管小镇附近的农村,公社政府所在地是民国时候的镇政府,大门特别坚固牢实,估计是为了对付民国时期很常见的匪乱。镇政府所在地是过去大地主的庄院,最里面一进当年保留得最好,三层楼的砖木结构,外墙是很厚的砖墙,里面木楼环绕天井,凭栏互望时一如老电影中的场景。
七零年以前20年,镇里几乎没出现过新房屋。本来66年要动工兴建二层楼的镇医院,地基都挖出来了,水泥和砖也运到工地,但文革打倒走资派后没人再管。工地材料雇人看守,到七零年两派大联合成立革委会后才复工。现在回过头去看,医院除了规模大以外,外观和做工不要说和地主庄院比,就是南华宫三圣宫也赶不上,品味倒退好几百年。
现在想起来,小镇最兴盛的时候应该是四十年代,外公外婆靠做夏布生意赚钱,建起了三层的木结构楼房。楼房在同一条街上最高,其余都是两层或只有一层。不是因为外公有钱,而是后面有別人房屋,所以只能往上发展。49年后小镇既没发展,但也没破落,靠吃过去的老本。
从49年到79年的三十年,全国各地场镇这一级可能算是最幸运的了。场镇居民要嘛是手工业者,要嘛是小生意人,赚些小钱但算不上资本家,没土地所以当不了地主。有公私合营但规模小,油水不大,斗争不激烈。周围农村则是革命的另一个场地,运动当然免不了,土改,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四清,然后是文化大革命。相比之下,场镇就像台风的风暴眼,农村天翻地覆,但小镇生活相对平静,但代价是几十年一直是活化石。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五湖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