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白花丹的梦想:纪念兰州大学彭泽祥教授

白花丹的梦想:纪念兰州大学彭泽祥教授

博客

引言

前天晚上9点多钟,在美国定居的王静老师给我微信留言,原兰大生物学教授彭泽祥先生仙逝了,享年99岁。上次张耀甲先生去世的消息,也是王老师首先告诉我的。彭泽祥先生 19246月出生于河南省桐柏县鸿仪何乡陈庄村,他跟我们兰大的另一位(被开除的)校友——柏杨先生是河南老乡。

此文纪念彭先生。

彭先生编著《中国植物志》白花丹科中的一种——黄花补血草。

“牡丹花事件”

其实,笔者跟彭先生并不熟悉。在兰大四年期间,他没有给我们上过课,一直觉得挺遗憾的。当然,这在国内高校是很普遍,高水平的教授往往不给学生上课。这跟西方不同,最早来自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9世纪初的理念,科研必须跟教学结合,所以,德国的马普所必须放在高校里,美国也只有高校才能授予学位(不像我国,大量只有研究、没有教学的单位可以授予学位)。这是题外话。

1986年,彭先生的弟子孙继周老师给我们上“植物分类学大实验”(我大学时最喜欢的一门课!)。我们班的19个同学(刘继峰已经不幸去世了)分成6个组,每个组自行采集、鉴定标本。我们组有黄安、肖虹和我本人。我们在兰州买了非常便宜的二手自行车,兰州附近的山川,兴隆山、皋兰山、北山,我们跑了个遍。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们认识了离兰州不远的麻家寺,一个非常美丽的村庄和山沟;那里初春时小溪旁柳丛枝头的黄色花序、龙胆的蓝色花蕾、沙棘的淡橙色的毛茸茸的芽鳞,。。。美极了。如果你在兰州呆了四年而没去过麻家寺,那可是个大大的遗憾。下次回兰州补上吧,只是不知道现在的麻家寺是否依然那些年那样的美丽了。

我们的标本采集,当然也包括校园里的植物,不仅包括校园里的野草,也包括校园里的栽培植物,丁香、连翘、榆叶梅等等。我以为,也包括校园最近栽培的牡丹。因为上课所需,我理直气壮地摘了一枝非常不起眼的带叶牡丹花,夹在报纸里,碰巧被兰大一保卫队看见了。那还得了!保安抓住我的手,恶狠狠说道:“正愁抓不到摘牡丹花的人!”我给他万般解释,这是为我们上“植物分类学大实验”的需要。他哪管你是什么鬼植物分类、什么大实验小实验。他把我带到保卫处,说要严肃处理。这事闹到了生物系,惊动了彭先生。彭先生跟保卫处打电话,据理力争,要他们放人。碍于彭先生的声望,保卫处很不情愿地“饶”了我。如果没有彭先生的保护,那时候我会不会被兰大开除?

“牡丹花事件”当时给我震动很大,彭先生对学生的爱护、他的正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是生性腼腆的我,直到我们班1987年夏天的毕业答谢晚会上,我才正式跟彭先生说了声“感谢!”

83级植物专业毕业答谢晚会(右上角倒数第三为彭泽祥先生)

“惊天秘密”

1985年夏天,我们植物专业的同学们跟植物分类的老师们(张国梁老师、张耀甲老师、孙继周老师、蒲训老师、夏泉老师、沈剑明老师)去甘肃康县阳坝实习。我们19个同学(曾桂芳因参加锦州大学生运动会而没去阳坝),外加在兰大进修的宁夏农学院的李吉宁和张晋宁,被分成个小组,比赛采集标本;每个小组有一位带队老师。实习比赛的结果,由夏泉(彭先生的研究生)老师带队的我们小组赢得了冠军。我们小组的同学包括郑瑛、黄安、雷波、金文一和我自己。我们组有两个农村孩子,我和黄安,能上树、攀岩、爬山、涉水,岂有不赢之理?

有趣的是,我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似乎给了带队另一小组的沈剑明老师(以及别的老师)不错的印象,他看出了我对不同植物种类的热爱,以及那么一点点研究植物分类的灵气。在实习结束前的一个晚上,剑明老师跟我聊天, 他鼓励我毕业时报考彭泽祥先生的研究生。他同时告诉我一个“惊天秘密”;他说,彭先生的办公室有个2米多高的标本柜,里面放满了彭先生认为比较特别的标本,很多都可能是新种。他还说,如果我上彭先生的研究生,以后将彭先生那一柜子的植物宝贝研究清楚,那就可以发表很多新种。在当时,发表新种便是植物分类学上的重大发现。后来的发展,沙坡头考察之后,我们班的黄安被张国梁老师推荐上彭先生的研究生,虽然黄安去了华南植物所(参看笔者之前的拙文“兰州、阳坝、沙坡头:在最美的地方,遇见了您”)。

笔者昨天查了IPNIInternational Plant Name Index;国际植物名称索引),发现彭先生以Z.X.Peng(正式名字),Pong, Tse SiangPen, Tse Hsiang一共发表了15个命名新材料(nomenclatural novelties;上图仅显示了14个),包括8个新种,2个新变种,3个变种新等级(与袁永明(彭先生的研究生)学兄一道发表),一个新族(白花丹科),一个亚属新等级(豆科)。作为一名老一辈中基于形态分类的植物学家,彭先生的这些成果相当不错。最重要的是,他发表的这些新分类群都很可靠,广泛得到其他植物学家的承认。另一方面,这些发表的新分类群,显然远远少于剑明老师提到的彭先生办公室的标本柜里的宝贝数量。可见彭先生严肃和谨慎的治学。

如泰山北斗

彭泽祥先生致力于教学和人才培养,曾承担《植物学》、《有花植物分类学》、《普通植物学实验》、《种子植物分类学实验》、《植物学教材教法》等课程的讲授、实验、野外实习等教学工作,指导研究生10余人,指导进修教师10余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30余篇。曾担任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植物志》第60卷第一分册白花丹科部分和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甘肃植物志》第三卷的编写工作,针对胡椒科、桑科和荨麻科等繁难科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先生还编写了《甘肃南部种子植物实验》,并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的白花丹科编纂检索表。

1951年彭先生在太白山带领学生野外实习

仅仅参加植物学巨著《中国植物志》或英文版《Flora of China》的植物学家中,兰大校友有18位之多:张鹏云(1946年毕业于甘肃师大,1948年到兰大)、彭泽祥(1947)、傅竞秋(1952)、张耀甲(1953级)、李沛琼(1953级)、于兆英(1953级)、刘尚武(1954级)、马成功(1955级)、周立华,潘锦堂(1956级)、徐朗然(1956级)、廉永善(1958级)、王中仁(1958级)、张明理(1979数学)、朱相云(1980级)、葛学军(1985研)、张丽兵(1983级)和何海(1984级)。这个数字应该是全国高校里比较高的,也许只有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甘肃师大(孔宪武先生的根据地;孔先生曾是甘肃省仅有的两个一级教授之一)等可以比肩。

这些植物学家中,除张鹏云和彭先生本人外,都是彭先生的徒子徒孙。这些植物学家又在各自的岗位培养了大量的徒子徒孙。可以说,彭先生直接或间接为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以及其他相关的领域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才。彭先生这样的人物,笔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学富五车,却淡泊名利

由于承担《中国植物志》第五卷第二分册(耳蕨;鳞毛蕨科)和第六卷第三分册(水韭科、松叶蕨科、石松科、石杉科)的任务,笔者于1993年秋天从成都生物所去北京研究植物所的研究相关标本。那时候,夏振岱先生在《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办公室负责。夏先生知道我是兰大毕业的,她问我知不知道彭泽祥先生。我说,我当然知道。夏先生说,彭先生水平很高,对《中国植物志》帮助很多。我有点奇怪,彭先生只负责了第60卷第一分册关于白花丹科的编写啊,虽然每一个类群的编研都是当时国内顶级的分类学家。原来,除了白花丹科外,夏先生还请彭先生帮助审阅、修改很多卷册的不同类群的植物志稿件。彭先生的植物学水平原来比我们想象的高很多,真可谓学富五车啊。

彭先生做了很多不留名、费时间的工作,帮助过很多年轻植物学家的成长。在提教授职称时,却因为论文篇数很不顺利。那时候的生物系/植物学教研室主任王勋陵先生,抱了一大摞《中国植物志》,跑到兰大职称评委会给评委们、领导们看,对他们说,虽然这些都不是彭先生编写的,但是你们看,《中国植物志》编委竟然请的彭先生来修改,注释各处的对错,提出订正意见,有这样的水平和贡献,这是我们兰大的骄傲。最后终于说动了评委会。

2017年,我们生物系83级毕业30年回兰大庆祝。冯虎元院长安排我给萃英学院的学生们作了个报告,然后去彭先生家里看望他老人家,我非常感谢冯院长考虑到了这一点。见彭先生依然神采奕奕,精神抖擞,我心里非常高兴。但是,他的陈旧窄小的居所,让我心里五味杂陈。在国内这10多年来的影响因子与绩效、工资、职称挂钩的浪潮里,彭先生这样的科学家显然不是“成功者”。

笔者2017年拜访彭先生

兰大植物园

可能很多兰大校友,特别是年轻校友,并不知道,兰大老生物楼后面曾经有个植物园(和温室)。规模虽然不大,但那是个让身处大西北、却热爱植物多样性的学子可以憧憬热带雨林、放飞理想的地方。如日中天的兰大生态学专业、国家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功臣——赵松龄先生觊觎兰大不大的校园里那个宝地已经很多年了,生态室不差钱。幸亏有彭先生的多年抗争,植物园才一直保留着。彭先生认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大伯克利分校,都有自己的植物园以及相关的植物学研究,兰大植物园不能毁掉,而且要更好地利用起来。

离开兰大22年之后,2009年笔者受刘建全教授之邀,回兰大作学术报告。笔者提出要去看看植物园,建全教授才告诉笔者,兰大植物园不在了,原来的地方建起了逸夫楼。听罢,一种失望与惆怅涌上心头。今后,少了一份回兰大的念想。

白花丹的梦想

被子植物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全世界大约有30个属,700多种;在我国有7个属,大约50种。彭先生承担《中国植物志》白花丹科的编写,是该科的权威。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Ceylon leadwort)在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重庆,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和夏威夷有分布。

初秋时节,白花丹的小花洁白如雪。虽然广布,但很少引人注目。比起其他鲜艳的万千种花朵,白花丹的小白花给人以冷淡、孤独的印象。白色的小花,就注定了只能是配角!但别忘了,在寂寞的山谷角落里,白花丹也有梦想

说来也巧,难道因为研究白花丹而铸就了彭先生淡泊如水、不趋名利却兢兢业业的志趣?显然不是,彭先生1947年考入兰大后,便扎根兰州一辈子,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植物学研究与教学,追逐着他白花丹般的梦想。世间的诱惑太多,或名或利,可有几人是长久的追梦人?

哈佛每年毕业生大约30-50%去了投资银行或咨询公司工作,每年挣着6位数的美元年薪。可等到这些金钱以及相关的物质带来的兴奋感消失后,年轻人们幡然醒悟自己志不在此。这时候,早已习惯了“精英生活”的他们,想要换一份自己更喜欢但薪水不高的工作,谈何容易。他们手上已经被戴上了“金手铐”。

记得还在国内时,听过台湾大师李敖先生讲的一个故事,他说他在上海某个大学演讲前,看到校园外灯红酒绿以及商业味道浓郁的校外街道,他担心这样的环境怎么让学生静得下来读书。笔者当时庆幸,我们在兰大的四年,相对闭塞的兰州和像世外桃源般的校园,给了我们僻静的环境,使我们远离喧嚣,远离诱惑。即便是吃一碗盘旋路上28分钱的带缺的大腕盛的兰州拉面,或者和政路上一顿32分钱的半斤水饺,或者是一盘18分钱的用花生酱调出的酿皮子,我们都会回味许久。

不放弃梦想,哪怕是极其卑微如白花丹般的梦想,也许正是兰大和兰大像彭先生这样的老师们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

99岁高龄的彭先生走了,我们其实不必悲伤,反倒应该庆祝彭先生的差不多一个世纪的追梦人生。

致谢  冯虎元、袁永明提供部分信息和照片。

Mainz员。微信:gonggashan1. email: [email protected]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feiteng
相关阅读
Cancer Research | 中山大学彭穗教授团队揭示肝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调控机制金秋英伦行(6):剑河朔流,智慧之水永活什么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罗马游记4: 攻略碎语强悍的女性红楼梦大学申请篇 第8章杨东平:纪念过去是为了反思,回首是为了继续前行我的同事李占元医生(下)站在凡尔赛宫的油画前莫辜负这大好春光Ai帮我注册游戏节目版权5035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鏖战幕府山 4性用品测试员(修改版小小说)昼夜Clin Microbiol Infect | 王建祥教授领衔完成国内首个大型前瞻性mNGS在AL粒缺发热应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费城Penn\'s Landing,仿古游船【北京美国中心活动】与历史学家 Calinda Lee 博士的咖啡时光:纪念六月节,6月9日晚上7:00-8:30我家有女初长成---如何保护女儿【北京美国中心活动】与历史学家 Calinda Lee 博士的咖啡时光:纪念六月节,6月9日,星期五,晚上7:00-8:30建筑的梦想:把软肋变成铠甲|筑格精选枪响之后,兰州没有兰州拉面七绝。春秋写意徐荣祥教授赠我的著作及金船花卉摄影,花儿朵朵往事并不如烟(二)国别分会丨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 中日“友谊杯”乒乓球比赛在北京举行两首合唱:《你的眼神》&《红豆》(古詩詞英譯) 虞美人 寄公度 – (宋)舒亶兰州大学,谁在「恶意构陷」是不是也该查一查?和AI对话3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