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易圣高岛吞象 (1) - 准确预判甲午战争结局

易圣高岛吞象 (1) - 准确预判甲午战争结局

博客

引子

十二月初的一个傍晚,横滨的天空阴霾夹着昏暗愈加沉闷,大街上整齐的街灯放射出微弱的红光,人们蜷缩着身躯抵御寒风侵袭,尽快向四处走去。晚间开往外地的列车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声,鸣笛向远方驶去。

这座城市有一处闻名朝野的建筑,一个仿照伏羲先天八卦格局建造的庭院,题名“大纲山庄”。方形斋宫式建筑坐北朝南,专为卜筮用的大堂,号“神易堂”。院内围绕中心双鱼八个方位由北向南,中位乾坤,左右兑巽、离坎、震艮,种植花草,摆设器具。

主人高岛吞象信奉跨越三千年的《周易》原著,师法古人,绕开所有后人对易的各种解说,直接根据《周易》卦辞和爻辞易断,不受世俗执念的干扰。高岛氏认为,易经占不是心理学之类和物理现象所能思考,所能理解的东西,纯粹是占者与神灵之间的感应而进行的一种神魂交流的仪式。《周易》来自神的启示,或作为神的赏赐,是神和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他对此认知坚定不移,对《周易》绝对信仰和依赖。

何以大道易占之境?高岛吞象认为一定做到消除妄念静心无虑,寻求至诚。如果稍微有所杂念,即使是使用了古筮法那样复杂而严密的占法,也不能得到神的感应,这叫做“明至诚无息之道”。

第一章 – 甲午战争结局预判

明治二十七年,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底,中日甲午战争如火如荼,胜败未卜。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清国和日本之间为增加各自在朝鲜影响力的一场重大军事冲突。双方各执国力决一死战,从而确立各自在亚洲大国的地位。

明里看,日本现代化明治维新鼻祖,时任日本国第一首相的伊藤博文是此次战争的主导,也是现代化打败腐朽的大清皇朝的至功,打败蛮横的俄罗斯列强的魁首,然而被大和民族称之为“日本易圣”的高岛吞象却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他是幕后巨擘之一。

甲午战争的胜负当然是战争发动者最关心的议题,而对战争胜负的预测至关重要。

伊藤首相是个旧时代的革命者,虽然激进,却又自带并接受传统文化。政府内阁会议上,各路大臣就战争趋向说法不已,主流认为日本必胜,然而历史上战争发生意想不到的逆转比比皆是,因而不能十分确定战争结局,以及以何种方式结束战争。这是攸关大和命运的现代化一搏,要么崛起,要么灭亡,尽管伊藤首相自己置生死于度外,可是战争作为现代日本命运的转折手段则是他的首要事项。

高岛吞象十年前曾经为伊藤出访大清国卜筮,大吉,因而顺利成行,获益而归。加上,他经常参与政占、军占,为政府首脑提供参考,而且得到精准验证,所以在甲午战争预测上就显得有分量。很多政要以及军事将领纷至沓来与他攀谈,以期获得灵感,这一切对高岛冲击力甚大。虽然,伊藤博文没有亲自造访求卦,可是忧国忧民的高岛吞象却不能释怀。他甚至有点儿忧心忡忡,思虑用占卜来预测前景以备政府参考。

盘桓几日,决定占卜。

按照惯例,大事斋戒,沐浴更衣,静心养神,他坚信至诚方可通鬼神。

海面上红日冉冉升起,红霞映射大地,斋宫屋顶琉璃瓦金光灿灿,院内一片祥和寂静。

高岛稳坐占卜台前,燃香闭目,吐故纳新,然后闭气默念:“假尔泰筮有常,假尔泰筮有常,高岛嘉右卫门,大和明治27年良月卯时,问我国与清国战争之结果如何,尚飨。”

反复诵咏,直到必须换气,间不容发,立即把台上的蓍草大致相等揲过两堆,依照算法计数,筮得乾之同人卦。

爻辞曰:“九二:现龙在田,利见大人。”

只见高岛低头扶额深思,脑海里早已显现出昏暗的上界里自己的心魄与鬼神对接,他在仔细聆听鬼神的暗示。

半饷,高岛缓过神来,口中念念有词,断曰:“乾者,两乾相接之象,以人事观之,有刚健纯粹之大人相接之象。今两国战争,彼国虑生内乱,必将遣首相李鸿章东来,与我伊藤首相相盟。谓之“现龙在田,利见大人”。乾者纯阳,四月之卦也,和议之成,其在明年四月乎?”

这个易断对高岛氏来说无疑是天下头等大事,立即起身去谒见伊藤首相,呈上卜筮之辞与断易结果供首相观阅,以资参考。

一八九零年北洋海军的“八大远”可远、镇远、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平远的主力格局正式形成。再加上原有的超勇、扬威两艘撞击巡洋舰和各式炮艇、练习船、鱼雷艇,李鸿章终于经营出了一支亚洲第一的舰队。

前线战争,一八九四年九月,中日双方各十二艘军舰对峙。日本陆海军连续取得六个多月的胜利,清政府失去威海卫港之后,明治二十八年四月,李鸿章果然率团来到日本长门下关,与伊藤首相相见,和议始成。据《马关条约》条例,割让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并赔偿2亿两白银告终。

国际社会此前一直看好清朝,但实际上却是日本方面获胜,而清朝则惨败得归。由于日本大获全胜,西方列强在此战后就以平等的姿态面对日本;而清朝的国际声望则一落千丈,被认为是“东亚病夫”。西方列强看穿了清朝的西方化只是徒有虚名之后就不再手软,开启了瓜分清国的狂潮。

高岛吞象谓然感叹:“十年前,伊藤伯钦差赴清国,筮得乾之五爻,渡清之后,与李氏会,全命而还。今得二爻,知李氏之必来。天命不违如此,岂不可畏乎?”

伊藤首相自然轻松,对亲家高岛倍加欣赏,于是兴致勃勃地来到“大纲山庄”以倾听分享易断心得,自觉是人生一件快事。

两个人分别相让品茗,继而高岛氏简明扼要地讲述他的卜筮过程及得出易断的体会。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结合《象传》:“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如伊藤君所知,九二爻处二位,也就是说,一位潜龙勿用,而到了二位阳气发现,有龙出渊,意指现于地上之义也。

在圣人说,潜不终潜,龙有屈而将伸之机。曰“在田",因有其德,而犹未居其位也。此处讲的“大人",以其有人君之德,故称大人。

此爻变则为离,离是火,是文明之象,卦变为同人,以文明之人而与人同,故曰“利见大人"。盖刚健者,性之德;文明者,学之成;中者居之宜;正者位之得。然有其德,而犹不自以为足,欲见九五之大人,盖期勉进其见识,相与赞成天下事业,是龙德始见于世,立身显名之时也。五者君上之定位,二者臣下之定位,此卦二五皆以阳刚相应者,盖有故也。乾之为卦,其体则纯阳圆满,其时则刚健日进,其爻则二五共备刚中之德,同德相助,谓之两刚相应之例。乾之卦,处九五之位,以明德御众贤,丸二之臣,承奉君意,以尽力于国家,并法天德,以治国家,以其志望之同,而两阳相应如是。上下之大人,合志济世则其化之所及无有穷极也,又此爻备天地人三才之妙义,“现龙"者,谓得天之时,“在田”者,谓得地之利,“利见大人”者,谓得人之和也。

天皇在上尊为帝,而伊藤君国家之大梁,实操国柄,德才兼备,天赋大任,天时地利人和,正是蛟龙起飞之时,九二与九五两刚相应,大和崛起实乃大势所趋,无人能当。再,西方列强压境,清国内乱迭起,无有良策。加之慈禧太后动用军饷打造颐和园,导致国库亏空,大臣无一能言,十二艘战舰如纸船般的摆设,岂有不败之理。

伊藤首相听着亲家一番高谈阔论,无不句句可心,字字合意,仰首大笑。“天助我也!”

上面两次提到明治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伊藤伯奉命赴清会晤李鸿章,议题为去年发生的朝鲜事件进行沟通议事。高岛吞象问筮结局如何,筮得乾之大畜,本想赶在伊藤伯出发之前呈上,可是道路阻塞,没能呈上,然后交他人代为转交。

爻辞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高岛吞象断:九五之大人,与九二之大人,其位相应。《易》以阴阳相应为例,二五共属阳爻,以我国之大人,与清国之大人相会论事,其必能深虑远谋,两国平和。且本五爻之背,即坤之五爻,其爻辞曰 “黄裳,元吉”,是含彼我大人之心忧,关黄色人种之安危,互相扶持,两国大人留心于此,是即两国人民之幸庆也。

乾之《大象》曰:“君子以自强不息:"凡筮得此卦者,要知太阳之运行,无须臾之间断,故以进为先,可以制胜也。今我国先派使巨,则先鞭在我,我进而论事,以法乾之健行,故其胜在我,必可得好结果也。

此时横滨商人立川矶兵卫刚好有要事赴天津,高岛吞象立即托以此占,转交书记官伊东氏,呈之于伊藤伯。当时清国和日本没有达成协议,伊藤伯正整装归朝,接到此占,大有所感,于是要求与清国再开和战一决之议,乃得如议,才不辱使命而回。

高岛吞象尽管与伊藤博文是亲家,见一次面也是不容易的。明治维新以后的政局不稳,百废待兴,又要全面学习西方,作为首相忙于公事,无暇分身。但是对高岛吞象的卜筮还是信他几分,作为迟疑不决的事情多少有点儿参考,甚至是鼓励,或者借口放弃。

可是最后一次的卜筮伊藤博文没有采纳,结果遇难。

一九零九年十月,伊藤博文前往哈尔滨秘会俄国财政总长,协商两国在东北的利益冲突。高岛吞象私下立即占卦,易断有凶险,不宜出行。然而,两国大事,不可随便取消行程,伊藤首相如约赴会,结果被朝鲜爱国义士安重根刺杀身亡。

高岛受到极大刺激,本来就绝对信仰《周易》,依赖这部天书作桥而通达神灵,再加上他确实筮得不利,然而世事无常,伊藤首相还是去了,一去不返。

禁闭在他的“神易堂”,高岛吞象几日不思茶饭,深深体悟人世无常,静下心来为自己的未来行止占了一卦,得天山遁卦,变爻为上九。“遁卦”意指君子当识时而退,可得亨通,哪怕是小人,亦当守持贞正方得有利,所谓君子识时而退,是意指小人将逐渐得势,君子最好要知机退避,上九的爻辞:「肥遁,无不利。」,故“恒成高岗而匿影于林泉”,则无所不利。

高岛深谙易理,依此遂毅然退隐,在明治维新政局动荡不安的年代,终能保持名节,安享余年,享年八十二岁,被后人尊为日本易圣。

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为政府政占或军占得此殊名,下章讲他的成圣之路,颇有意趣。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梧桐之丘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