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毛泽东所不喜的上将萧克
【原创】为毛泽东所不喜的上将萧克
萧克将军虽然排名在上将的头一名,其实以萧克的资历和职位来讲,这个安排还是有点委曲了。虽然在大将评衔时林彪曾致信毛泽东希望突出井岗山在我军历史上的地位,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也确实有六位大将(粟裕,黄克诚,谭政,罗瑞卿,萧劲光,张云逸)是从井岗山上下来的,可大将里面原有的分配给红二方面军的名额却没给最有代表性的上过井岗山的红六军团的军团长萧克而给了临时突击提拔的许光达。许光达让帅时也曾提了两个人名,一个是萧克,二是王震,可都没被通过,授衔时明着看军功,资历,职位,暗着看以往的政治表现,军功,资历,职位上萧克都没问题,由此可见萧克是在最后一点上吃亏了。同理,很多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也因为张国焘的原因军衔被人为的压低了。
萧克上将是个老革命,和林彪一样出身于黄埔进修所。萧上将十八岁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并参加了北伐,后在叶挺部效力,并于一九二七年入党,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一路败退上了井岗山并在整编后的红四军任职。从这点看按说萧克该算是主席的井岗嫡系了,可从萧克个人的回忆录来看,萧克对毛主席一直是有保留的支持的,在朱德,和毛泽东在关于前委和军委的争论中,萧克也倾向于朱德一边,而正是在这场争论中,林彪捞到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不过萧克还是凭战功于24岁当上了红八军的军长,虽然比不上林彪的24岁军团长,也算是当时有代表性的年轻将领之一了。
当然单单支持了朱德这还不是主席不喜欢萧克的主要原因。在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萧克受命担任红六军团的军团长做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西征寻求和贺龙部会师。从此萧克作为贺龙的副手开始了和贺龙长达十年的不算太愉快的合作。说起来萧克和贺龙的第一次误会还是因为某次战斗中萧克,王震所部擅自撤退,使贺龙部受到了很大损失。
在西征会师后,萧克贺龙联军所部一路损失巨大,仅萧克一部就从出发时的近万人减员到了不足四千。而这时贺龙,萧克所部真正的救命草并不是中央红军而是当时在川康黔大出风头的张国焘。张国焘当年手下全胜时有八万之众,别看张国焘看别人都从上向下看,对贺龙横竖不顺眼,可对萧克就挺客气,从萧克的回忆录来看,萧克对红四方面军很有好感,萧在回忆录中曾称赞四方面军雪中送炭危急时刻给了他不少的接济,而且萧克对张国焘本人也没甚么微词,而张国焘本人在回忆录中则对萧克表示了赞赏。萧克并对一方面军突然离开四方面军北上表示了不解,据萧克称这也代表了当时红二方面军大多数将士的态度。等张国焘另立中央后,萧还在张国焘手下做了军长,而这时贺龙,萧的政委王震都是支持毛泽东的,以后,毛泽东对萧克有些成见也就不奇怪了。另外还有萧克在红六军团时的后台老板任弼时,当年在苏区也曾激烈的反对过毛泽东,毛泽东对这支由弼时,萧克统带的队伍有所偏见也就在所难免了。
等到张国焘彻底失败后,萧克也回到延安,进了军政大学。抗战时期再次和贺龙搭档做了120师的副师长,萧克这个人说起来还是挺戈的,给贺龙当副手时还向中央告了贺龙一状,说贺在120师搞土匪作风,提拔乡族亲信,这事报到毛主席处中央又给打回到贺龙手里了,和萧克一起告贺龙的王震马上做了检查过了关,当然贺龙那时还打不倒萧克,不过以后贺龙对萧克这个120师的二把手也就没了好脸色。抗战后期萧克还当过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冀热辽军区司令员。萧克在晚年写了本小说浴血罗霄,还得了矛盾文学奖,书中人物一个个鲜活鲜活的,说的就是这段时光的事。
等到解放战争打响,贺龙是晋绥军区的司令员,萧克就当了个军政大学的副校长,仗仗挂个名,可临阵指挥决策却没了份,有点可有可无。到了1949年萧克算是终于解放被分配到四野当了个参谋长,可这时全国都解放的差不多了,连刘亚楼都从参谋长转到兵团司令了去过打仗的瘾了。萧克不过是烧了个冷灶。虽然赶上了衡宝等战役,但命令都是林彪亲自下的,萧克能独挡一面的机会怕是微乎其微。
一晃时光到了开国后,萧克这个土地革命时期的军团长,抗日战争时期的副师长,革命半辈子到头来就混了个上将中的状元,看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师长都是元帅,旅长里当大将的有两个,副师长里聂荣臻是元帅,红一方面军其它的几个军团长级干部除了死了的和转民职的剩下的则都是元帅,就算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萧克的职位也高于黄克诚,罗瑞卿等,更别提解放初才是省军区副司令的许光达了。说到底就是用许光达把萧克的位子硬给挤下去了。真不知道萧克这个叱姹风云曾和贺龙聂荣臻平起平坐的红六军团军团长120师的副师长当初戴上这上将肩章时是甚么滋味。
授衔以后,在担任作训部副部长和国防部副部长的日子里,萧克又因军事条例正规化的问题和上司彭德怀顶上了,萧克本人曾给国防部彭德怀写了封信,为军事科学院喊冤,又说学习苏联条例坚持正规化是必要的。萧克然后又在作训部开会批判彭总的亲信张宗逊上将,结果萧克的这些举动就被主席点名了,一句话;“萧克这个人在历史上一贯不正派。”这之后就轮到黄克诚代表彭总整萧克了。萧克这人还挺硬气,整他他也不服软,气的黄克诚就说:“要多开几个会,深入讨论下”。批判完毕,萧克下放被迫离开军队到农垦部当副部长,属于有待遇有车有房就是没权的闲差一类。
过了一年,彭总也倒了,据说挺后悔整萧克的,叫人递话过去让萧克别放在心上,萧克晚年在回忆录里对整张宗逊也表示了悔意。整来整去谁也没捞到好。
等到文革开始,本来就靠边站的萧上将又靠的更边了,估计将来萧上将死后悼词里不会有甚么和林彪四人帮一伙进行坚决斗争类的词,因为萧上将这个台下的早,那时候怎么也轮不到他和林彪,四人帮去火线斗争,其实,萧上将在回忆录里也提到自己在1959年后曾觉的林彪的一些提法不妥,可自己没勇气去说,以萧克对毛主席一贯的态度来看,这大约还是可信的。
文革后,萧克再次出山,72年做了军政大学校长,之后是一届军事科学院的院长,谁都知道这些地方就是给高干的养老院。算是荣誉退休。回头看看萧克的老政委搭子王震,同是上将,这风光就不能同日而语了,王震文革时都没倒掉,中央委员照做,文革后凭着和小平的关系,不但政治局进去了,出来后又去人大当了阵副委员长,以后到中顾委做了副主任,这立场可不是一般的正确。比起来,萧上将虽然没有以上的光圈,最后还戴了顶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荣誉虚衔,总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萧克将军退休后喜欢写传记文学,和军史研究。以后还但任了八路军系列从书的编辑工作,萧克的名言:“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人为地歪曲事实。真理只有一个,是不能以某种‘政治上的需要’来改变的。有些同志喜欢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甚至制造材料,歪曲事实。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研究历史要“不唯上,不唯亲,不唯权势。”
另外,萧上将对子女的要求也是很严的,就算是有亲戚想走个关系当兵萧克也不肯点头,萧克并热心于家乡的教育建设,晚年还为家乡捐赠了图书馆。
当然萧上将还有比别的位都高明的地方那就是能活,这显然是和他乐观霍达的人生态度显然分不开。到现在,能称的上是红军时期我军高级将领的就剩下97岁的萧上将一个了,仅从这点上讲,萧上将已经跨过了所有同时代的人。